封世洋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發展,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水平受到密切關注。基于此,本文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形成的因素出發,深入剖析其影響因素,之后從多方面提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問題的預防措施,最后提出相應的應急處理方案及措施。希望通過本文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急處理方案及措施提供新思路,推動軌道交通運營體系建設,改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現狀,最大程度的預防和減少軌道交通事故的發生。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急處理;方案;措施
引言
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領域作為一種特殊性服務行業,其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設施設備的運行安全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的形成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人為因素、設備因素、環境因素、管理因素四個方面。
一、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形成的主要因素
1.人為因素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主體主要包括兩類人員: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工作人員與城市軌道運營系統以外的人員。一方面,相關工作人員作為城市軌道安全運營的關鍵影響因素,其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的提高至關重要。在實際的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工作中,事故的發生通常是由于工作人員操作的失誤造成的。目前,軌道運營工作人員對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停于表面,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嚴重不足,以致于當軌道運營出現突發狀況時,無法及時做出科學正確的應急措施。另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系統以外的人員,例如乘客。由于我國人口密度基數大,城市實際客流量也相對龐大,擁擠、襲擊、跳軌等事故頻繁發生。以“擁擠”為例,在城市軌道運營管理工作中,曾出現乘客被擁擠人流擠出站臺,被列車壓過當場死亡的事故。此類事故的發生,與相關人員對安全認知的不足、配合程度低以及失誤等都有關系。如何提高乘客安全意識與工作配合度成為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值得深思的問題。
2.設備因素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作的進行少不了設備的參與,一旦各個工作部門之間的配合出現問題,將造成不可估量的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消防系統、供電系統、通信系統與信號系統等設施設備共同構成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體系。其中消防系統是軌道運營安全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該系統覆蓋面廣,涉及噴淋設備、消防栓等方面,為及時控制突發火災,解決消防問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供電系統出現問題,軌道交通運營系統將會因為車站中用電設備以及配電裝置的使用出現故障而癱瘓,危及乘客及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通信系統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作中相當于“信使”的角色,其可以實現各部門之間相關信號轉變、通信交流的目的,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傳遞;信號系統則是軌道交通運營的“指揮官”,正因為有了正確統一的信號指揮,列車交通才能高效準時的運行。一旦信號系統出現錯誤,將導致列車運行出現根本性錯誤,嚴重阻礙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3.環境因素
在實際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工作中,環境因素分為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兩部分。其中外部環境又被分為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兩部分。一個秩序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于維持乘客的安全感與依附感,提高乘客對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從而實現提高工作效率與管控質量的目的。與此同時,自然環境的不利影響也會導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作無法順利展開。例如:1995年日本大阪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地震,導致該區域軌道交通線路全面受損,甚至出現列車脫軌事故,人員傷亡慘重。另外,城市軌道運營內部環境則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由空間與設施設備等共同構成的人工環境,其包括站內綜合環境與作業環境。站內綜合環境受噪聲、濕度、照明、通風等因素的影響,是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工作人員的工作地點。其中任何一種因素處于非正常狀態,都將會威脅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4.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是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減少軌道交通事故發生的關鍵因素,其根本目的就是最大程度上降低軌道交通事故導致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如果將管理因素看作一個系統,那么管理的關鍵則是將乘客、工作人員、設施設備的管理使用等有機的串聯在一起。在這個系統中,工作人員及設施設備都應該被科學管理,一旦管理工作出現差錯,終將導致整個軌道交通運營系統的崩潰,增加軌道交通事故的發生。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當建立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控制對設施設備的管理與應用,間接地減少軌道交通事故。
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問題的預防措施
1.加大對乘客與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
當前,在城市交通軌道運營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務是:加大對乘客與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乘客作為軌道交通事故的直接影響者,乘客素質對軌道安全運營具有很大影響。我國已經出臺的相關政策中,明確表示對于乘客阻礙城市軌道交通正常運營工作的行為需要承擔安全責任。因此,加強乘客及軌道交通工作人員的法制教育、安全意識教育勢在必行。
2.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作人員的培訓
由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工作內容涉及面廣、影響力大,并且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因此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但從目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工作現狀來看,其管理者絕大多數并未受過專業培訓,其綜合素質水平有待提升。管理部門應根據軌道交通運營組織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在員工培訓結束后,聘請專業考核人員對員工進行能力考核,對優秀員工提出表揚或物質獎勵,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保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3.引入新工藝、新設備,構建智能化管控平臺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加大設備系統的資金投入,引入新工藝、新設備,采用先進設備及監測體系,構建智能化管控平臺,全面監控軌道交通設備運營狀況,通過云計算、大數據、PC和手機移動終端等措施,實現“軌道交通+信息化”的全面提升,有效減少和控制軌道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學會借鑒其它城市在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工作過程中成功案例的經驗,采用先進軌道運行設施設備,為城市軌道交通的正常運營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人員應完善軌道運行設施設備管理及養護制度,逐步實現設備養護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最大程度的提高設施設備養護質量。
三、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急處理方案及措施
1.事故監測與預警機制
由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事故的發生具有偶然性,因此相關部門應做好軌道交通運營事故的應急工作,建立健全的事故檢測與預警機制。
(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運營服務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探測火災早期特征、發出火災警報信號,為人員疏散、防止火災蔓延和啟動自動滅火設備提供控制與指示的消防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按中央級、車站級兩級調度管理,中央級、車站級、就地級三級的控制方式設置,對全線及各建筑進行火災探測、報警和控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負責實現火災探測、向線路運營控制中心發出火災警報、報告火災區域、與ISCS及BAS系統配合或獨立實現對消防設備的聯動控制。
通過此系統,可盡早發現火災、實行消防救災。
(2)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運營服務
設置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以下簡稱BAS),對通風空調設備、給排水設備、自動電扶梯、電扶梯動力照明設備等車站機電設備進行正常運營時的自動化監控和管理,以及火災時接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以下簡稱FAS)信號,實現對救災設施的模式控制。
通過以上系統可及時掌握軌道交通運行狀況,并對軌道交通運營數據進行技術整合,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預警機制,對不同等級的突發事件采取不同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提高突發事件應急速率。
2.事故應急聯動與救援
一旦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出現突發事件時,相關運營單位及主管部門應及時啟動相應的突發事件應急聯動與救援機制,以便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突發事件危害的擴大,盡可能地降低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事故應急聯動與救援機制包括應急決策指揮、應急協調部署、分級負責與響應、溝通與動員以及地面公交應急聯動五個方面,從多方面切入,保證軌道交通突發事件的最低損失。
根據國內外軌道交通相關規程規范,地鐵防災救援相關要求如下:
(1)從國內外城市軌道交通列車火災事故救援流程來看,列車在隧道內運行過程中出現事故或火災時都盡可能將列車駛入前方車站,在前方車站疏散乘客,利用前方車站的消防設施滅火和排煙。
(2)從國外城市軌道交通方面的規程、規范來看,美國現行NFPA130中明確規定了兩類基本疏散方案,即采用側向平臺加聯絡通道方案和沿線設緊急疏散樓梯方案。
(3)在救援疏散平臺的寬度上,各國的標準不完全統一,美國三潘市BART疏散平臺的寬度約為0.6m,德國的相關規程規范規定平臺的寬度一般情況下為0.6m。《地鐵設計規范》(GB50157-2013)5.2.2第6條規定,當區間隧道設置疏散平臺時,最小寬度為:單線(設置一側)一般情況700mm,困難情況550mm;雙線(設于中央)一般情況1000mm,困難情況800mm。
從現行的規程、規范還可以看出,在強調事故或救援疏散的同時,也非常重視相關系統應急聯動的配合,建立事故應急聯動機制。
3.事故事后恢復與重建
事故應急聯動與救援工作完成之后,還要進行事故事后恢復與重建。因為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發生后,往往會對事故現場造成破壞,想要將其恢復就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一般情況下,城市軌道交通事故事后恢復與重建工作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其主要任務是根據國家頒布的相應救助與補償政策,妥善處理突發事件導致的人際、財產糾紛等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正常進行,保證城市軌道交通的運營秩序。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提到的有關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問題的預防措施包括:加大對乘客與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意識教育的力度、加強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工作人員的培訓、加大資金投入,采用先進設備及養護計劃、加快有關軌道交通運營法律法規的制定。除此之外,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急處理方案及措施可以分為事故監測與預警機制、事故應急聯動與救援、事故事后恢復與重建三個階段。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組織應從多方面出發,全面改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現狀,最大程度的提高軌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水平,推動軌道交通運營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泉葉.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應急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4.
[2]田茂. 城市軌道交通設備系統建設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9.
[3]鄭登科,劉桂海,鄒勝蛟. 軌道交通應急公交接駁疏運研究——以重慶市為例[C].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交通治理與空間重塑——2020年中國城市交通規劃年會論文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交通專業研究院,2020:916-924.
[4]徐鈺坪. 市域軌道交通一體化應急管理關鍵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9.
[5]沈菲.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探究[C].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萬知科學發展論壇論文集(智慧工程一).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61-68.
[6]邵灌康. 城市軌道交通防踩踏事故預防與安全對策研究[C]. 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第十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大會論文集.中國智能交通協會:中國智能交通協會,2016:136-142.
[7]龍希希.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管理研究[C].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軌道交通學組.智慧城市與軌道交通2016.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軌道交通學組:北京國建信文化發展中心,2016:106-113.
[8]余博.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中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
[9]周瑋騰. 擁塞條件下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流量分配演化建模及疏導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
[10]劉華勝. 城市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協調優化關鍵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5.
[11]李曉玉. 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中斷事件時客流疏運公交聯動研究[D].吉林大學,2015.
[12]彭玲云.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應急管理研究[D].長安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