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野
摘要:火災事故對于人們人身以及財產安全具有嚴重的威脅,在撲滅火災后最關鍵的任務就是調查火災事故,在火災調查過程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可是兩者具有相應的區別。二者有效綜合,能夠查明事故的起因以及相關責任人。因此,本篇文章將針對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在火災調查中的行蹤進行分析。
關鍵詞:直接證據;間接證據;火災調查;行蹤研究
證據能夠體現案件的真相。在火災調查中,需要搜集可靠、全面的證據,從而查明事故起因以及責任人的具體行為,保證事故處理質量。起火因素的識別一般是在明確起火點、起火物、火源、時間以及特征等因素與環境的基礎上開展的。其事故事實通常是逐漸明確的。火災現場事實可作為查明事故的前提。火災事故偵查人員看通過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精準合理的證明事故的真相事實。清晰掌握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為調查人員搜集證據提供有利依據,降低證據搜集的盲從性。
一、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概述
1.直接證據
直接證據是收集的證據與案件逐漸存在直接的關聯,可以具有針對性的體現案件事實。通常狀況下,利用直接證據與案件關聯非常緊密,無需說明或法律推斷輔助。其特征具有明顯性,無需推理分析,同時證據類型基于言論為主,獲取具有一定的難度,且數量不多。
2.間接證據
間接證據是證據與案件并不具備直接的聯系,不能具有針對性體現案件事實。要與其余證據進行關聯,或是通過說明和法律推斷才可以體現案件事實。即便間接證據不能直接體現案件實際情況,可是與直接證據相比,間接證據數量比較豐富,而且搜集過程相對難度較低。若間接證據可以構成完整的證據鏈,就能夠體現案件的真實情況。可是間接證據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必須要與其余證據關聯,才可以體現其價值[1]。
二、火災調查中存在的證據
在火災調查過程中,火場中所體現的起火源證據分成直接與間接兩種。直接證據重點是可以對火災事故發生原因展開直接有針對性的單獨憑證,包括當事人證言、音視頻、火災發生痕跡等都能夠體現發生火災的因素。間接證據是火災事故中,無法直觀體現出造成火災發生的因素以及事故現場聯系較少的證據,其內容具有多樣性[2]。
1.證明火災事故因素的直接證據
直接證據是火源或可以點燃起火源的物體。最為常見的及時火爐、打火機等等。通常在火災后,由于起火因素較多,一些起火物在燃燒后就不存在了,唯有和點火有關的設施。因此,在火災調查過程中,若要收集直接證據重點要在和點火有關的設施殘留物著手。例如起火源屬于電氣類型,就要重視檢查相關線路是否出現漏電的情況、一些設施設備運行狀況;若起火源屬于化學物質,就要重視檢查相關的化學殘留物。發生火災事故必定存在起火源,在勘查過程中要仔細找尋證據,通過證據展開合理的分析,進而找出和火災相關的科學論據。
2.證明火災事故因素的間接證據
間接證據是通過某種行為或是某時間導致火災證據。因為事故因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火災之后是尋找有關物證具有很大的難度,例如起火源是火柴,煙頭、物體自燃等等,此種狀況若要直接收集證據非常難,就要有間接證據給予支撐進行勘察。易燃易爆氣體、環境條件、濕度、溫度以及時間、地點等情況都可以當做間接證據條件。在此種狀況勘查過程中,沒有直接證據,在通過勘查后明確某行為或是過程時,關聯火災事實,把相關證據展開整合分析,通過和相關證據展開綜合,推斷出火災出現的間接證據。
三、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在火災調查中的具體應用
在火災調查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務必要對此高度重視。當前,在運用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差異。調查人員要基于實際出發,建立科學有效的證據體系,切實體現火災發生的因素。
1.建立以直接證據為主的證據體系
建立以直接證據為主的證據體系,就必須要重視直接證據,通過各種類型的間接證據對直接證據展開補充,意識到直接證據的可靠性,同時運用直接證據展示事故的真實狀況,有針對性的體現事故真相。所以,在火災事故調查過程中,調查人員務必要對直接證據的搜集調查極其重視,加大此項工作的調查力度,并且合理運用直接證據,體現其優勢特點,第一時間確定引發火災的原因。要特別注意,由于火災事故真相并不明確,在運用直接證據時,單一的直接證據難以充分體現火災事故狀況,也無法判斷直接證據的真實性以及可靠性。例如,在當事人對火災發生因素描述過程中,若僅有一人就難以判斷其言詞的真實性。在此過程中,就要有其余證據給予支撐,進行分析,確定其言詞的真實性。所以,在火災調查過程中,調查人員即便收集到直接證據,也無法將其當成唯一的證據,要合理運用間接證據,對其進行分析研究,通過間接證據補充與分析直接證據,,讓證據體系根據嚴謹性,明確體現火災事件的真相。
2.建立以間接證據為主的證據體系
在火災調查當中,若未能收集到直接證據,唯有不多的間接證據來支撐,此種狀況下,就可把間接證據展開整合,同時通過分析、判斷尋找引發火災的因素。直接證據的優勢非常明顯,搜集直接證據可以減少工作量,可若未能收集到直觀證據,就需要對間接證據構成的證據體系展開分析,確定火災發生因素。在運用間接證據時,建立證據體系要做到幾個方面。首先,不同種類的間接證據都務必要具有真實性、可靠性。其次,間接證據與事故關聯的密切性,可以一定程度決定事故調查能夠順利進行。再次,每個間接證據都可以體現火災案件的某一環節。然后,火災事故的重點內容務必要有間接證據給予支撐。還要保證間接證據與案件事實存在必要的關聯,若出現錨段就務必要對其分析,找到矛盾發生的原因,同時指定相應的對策來完善。最后,要經過間接證據查明原因,房子其余可能性結論的存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火災調查中,無論直接證據或是間接證據都必須要仔細、全面的搜集,將二者有效結合,對火災事件的證明更加有效。通過火災事故的實際狀況,首先需要搜集直接證據,對未能搜集到直觀證據的事故,就必須要搜集間接證據,把間接證據展開匯總、整合,構成間接證據體系,讓各項證據點能夠互相關聯,對證據展開推理,讓其能夠充分體現火災案件的真實情況,有效施展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價值優勢。
參考文獻:
[1]謝友華.淺談火災調查中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運用[J].今日消防,2020,5(5):116-117.
[2]劉笑顏.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相關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0(2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