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平 由濤 王鵬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尤其是進入“十四五”時期,國家對企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新的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應用框架協議采購的模式,統籌規劃物資、工程、服務等項目的采購。本文從分析框架協議采購的優勢和實際應用為出發點,介紹了企業應該如何有效實施框架協議采購以及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要點,并對框架協議采購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期望為企業在采購領域的經營管理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手段,達到降低采購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框架協議采購;企業;管理
框架協議采購,是指對技術標準統一、采購頻次高的采購項目,可通過相應采購方式形成長期協議,約定包括采購單價、協議有效期、預估執行數量等內容,并以框架內執行訂單或寄售方式實施的采購。
本文通過總結框架協議采購在企業采購運營管理中的優勢,闡述和介紹了企業如何能夠更好的應用框架協議方式進行采購,并對將來企業在加強集約化管理中進一步運用框架協議招標采購進行了規劃和展望。
一、框架協議在企業物資、工程、服務項目采購中的優勢
(1)框架協議招標,減少了重復招標,將多次招標變為一次集中招標,提高了物資采購效率,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等[1]。
(2)框架協議招標有利于企業生產中使用的設備、備件、材料盡可能規范化、統一化、標準化的采購、有利于增加供貨廠商集中度,有效降低采購成本以及管理成本[2]。
(3)通過標準化采購帶來更多的增值效益,同時也大大降低裝置以后運行的維護成本和其它隱性成本。
(4)通過選取優秀的框架協議或短名單供應商,有利于保證項目整體進度和服務質量,也有利于與優質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5)有利于企業內部生產系統的資源優化配置。例如廠內的控制系統、工業電視、火災報警、呼叫對講等電信系統,利用框架協議可以實現全廠的標準化和整體集成,減少接口界面,達到全廠配置最優化[3]。
(6)確保裝置運行過程中關鍵維修、運營服務的質量、進度,提高裝置運行的穩定性。如企業壓力管道探傷、換熱設備清洗、大型專業化裝置的外委托管運行等,通過框架協議采購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隨時開展檢維修,不必一單一招影響進度和質量。
二、框架協議采購在企業管理中的實際應用
1.實施框架協議的基本原則。
(1)框架協議采購要求企業提前做好謀劃,統計好歷史數據,掌握需求規律,整合技術標準、規格型號、材質等統一或同質的設備、材料或者工程、服務項目。在此基礎上合理預測并集中物資或服務的需求,通過降低采購頻次提高采購額度,以獲得更多的價格優惠或更好的服務質量[4]。
(2)框架協議采購要謀求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穩定供應渠道,優化供應商隊伍。
(3)框架協議招標要充分競爭,通過一定的門檻提高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但在入圍后要充分競爭,選擇性價比最好的優質供應商。
(4)通過定期的考核評價,從供貨質量、服務質量、工程建設質量、履約周期等方面,評價供應商水平。通過業績考核激勵供應商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對于有風險的供應商應加大現場考核力度,規模、實力和服務不達標的供應商要逐步淘汰[5]。
2.如何建立框架協議。首先要確認協議清單,即哪些項目可進入框架協議。
(1)從必要性來講,框架協議通常應用于:一是維護成本較高的標準設備,通過簽訂協議使維護更加便利,同時降低維護成本。另一是全廠性的系統,有必要規定一家生產商作為供方,以確保系統的標準一致、性能統一、匹配良好,充分發揮總體功能作用。例如集散控制系統(DCS)、電信等,這些全廠性系統的采購包括硬件、軟件的供貨和后續服務有必要選擇框架協議進行系統整合服務。
(2)設備采購和設備維護進入框架協議要考慮具有可操作性,通常要有足夠的技術支持,以便完整、清晰地提出采購標準和要求,確保供貨的設備或材料質量規格適合項目的需要,運行維護滿足安全、高效運行要求。框架協議的實施要能滿足整個項目整體進度要求。
3.框架協議招標如何采購策劃。要想成功實施招標采購工作,提前進行策劃是十分必要的。策劃過程中必須遵循客觀性、全面性、有效性等原則,尤其對實施中可能出現的難點、風險進行周密分析準備。相關內容包括:
(1)投標人資質設置。設置合適、合理的投標人資質是招標投標工作的重要環節,資質設置的高低合適與否直接關系到招標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如果資質門檻設置過高,滿足條件的且自愿參與投標的潛在供應商可能存在不足風險,招投標工作就不能順利開展;相反,若資質門檻設置過低,一方面在質量、進度上存在不能滿足招標人要求的風險,中標人如果不具備相應的實力就更難保證項目的正常實施,同時,還存在由于參與投標企業太多,浪費人力、物力資源的問題。在招標采購實施前,應由熟悉招投標的業務人員、技術人員充分分析當前市場資源狀況,各潛在投標單位工作負荷情況,尤其對在同行業中具有相關業績的潛在投標單位進行調研分析,明確項目到底需要一家擁有何種資質的供應商才能滿足要求。
(2)最高限價的設置。框架協議招標采購設置最高限價(包含單項價格的設置)是防范價格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而確定采購價格是否相對合理的最佳途徑則是通過相互博弈的充分競爭。最高限價設定過高,形同虛設,過低則易造成流標。在信息發達的今天,通過開展多渠道市場調研和詢價,掌握市場價格和主要原材料行情走勢,再參考歷史價格,有助于最高限價的合理設定。在實際應用中,對于包含多個項目的框架協議招標采購,在設置合理單項控制價的基礎上,為防止投標單位“投機取巧”,一般還補充單個項目的預估工作量并要求所有單項價格同比例下浮。
(3)招標采購工作范圍劃分。根據《招標投標法》的相關規定,一個確定的工作范圍只能對應一個中標人。所以,在進行招標策劃時,必須劃分合適的工作范圍。招標工作范圍的劃分決定了合同承包的內容。因此,招標工作范圍需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主要考慮招標內容專業的要求、工作量的要求、項目實施地域的特殊性等等。關于工作范圍的劃分,一般應遵循以地域范圍為主,主體不同的原則。
(4)采購方式。框架協議的招標采購方式有公開招標、邀請招標以及詢價采購。一般的招標采購采用資格后審查方式,如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確定短名單,需要嚴格充分的供應商資格預審選擇合適的投標方,供應商應有足夠的業績、資質等級和售后服務能力以及合理的生產負荷。資格預審可以通過資格預審函、技術交流和訪問已實施業績情況來實施。
4.評標方法。通常的評標方法有:綜合評估法、最低價格評審法。框架協議招標采購需要分析不同項目的具體情況,選用合理的評標辦法。
(1)綜合評估法。適用于技術較為復雜,管理和實施要求較高的項目。根據經濟、技術、商務等各項指標科學合理設定分值權重。其優勢在于一是引入權值的概念,評標結果更具科學性;二是有效防止壓低價的不正當競爭。其弊端體現在評標因素及權值難以合理界定,且賦予了評委較大權利,缺乏對評委的有效約束,可能出現“人情標”。
(2)最低價格評審法。適用于技術成熟、標準統一的項目,實施難度不高的項目。滿足招標文件要求的技術內容規定的標準下,投標價格由低到高依次排序確定中標候選人。其優勢在于:一是較大程度的節約了采購資金;二是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其弊端體現在評標價格最低,卻不能保證服務和質量最優;可能出現部分投標人為了獲得中標機會,刻意壓低投標價格或是低于成本報價,導致相應的服務和質量無法保證的現象。
5.框架協議的實施
由于框架協議的服務周期一般在1至3年甚至更長周期,所以在框架協議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對供應商質量、進度的考核,對供應商風險分析、服務評價工作尤為重要。一般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實施方案是否滿足現場需求,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采購人必須組織專業人員對供應商的實施方案進行評審,實施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服務工作是否能順利完成。
(2)供應商是否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提供了與項目實施相符合的備品備件、材料等,質量是否滿足現場要求。采購人應對此進行驗收,確保項目高質量完成。
(3)供應商是否按照招標文件配置了足夠的人員,人員配置是否滿足項目需求直接影響服務的進度。
(4)通過供應商對幾個項目的完成情況,對供應商在協議期完成所有項目進行風險辨識和服務評價,分析框架協議的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或不足并制定應對措施。評價供應商的服務能力,是否能保質保量完成全部框架協議約定內容。
在框架協議的具體實施中,雖然框架協議約定周期較長,為確保服務質量和進度,一般協議約定對供應商進行月度或年度評價,評價合格后簽訂下一服務周期協議。如:一個框架協議招標周期為3年,但是在招標文件中明確為合同每年一簽訂,一個合同服務期結束后,采購人對供應商進行考核評價,考核合格后方可簽訂下一年度框架協議。此類框架協議實施方式,可有效督促供應商按照招標文件履行協議,提高服務質量,確保服務進度。
三、企業框架協議采購的未來發展趨勢
1.隨著框架協議采購優勢的凸顯,未來企業加大集約化采購是大勢所趨。為持續提高企業競爭力,可以試行同行業國企或央企之間聯合進行框架協議采購,秉持“共商”采購方案,“共建”采購資源,“共享”采購成果的理念,進一步發揮框架協議集約化采購的優勢,實現買方與買方,買方與賣方的合作共贏。
2.近年來,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升,企業可以進一步擴大電商框架協議采購比例,提高企業在采購方面的信息化程度,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的線上有機統一、全流程有效監控。電商采購平臺還可有效縮短配送周期,減少采購商品的二次轉運,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四、結語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國際型大公司紛紛創新采購管理體制,全方位地從采購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入手降低采購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率。尤其對于國內企業來說,“十四五”期間國家對企業經營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質增效更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在提質增效的措施中,如何進一步發揮集約化優勢,加強戰略采購行為管理、努力實現降本增效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戰略采購行為管理中,通過集合企業的工作內容簽署框架協議并與相關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符合公司采購業務的發展和轉變趨勢。
實行集約化招標采購,簽訂一系列的框架協議,鎖定一定時期內的市場資源,在執行過程中通過下訂單的方式,提高了采購效率。尤其對于生產類企業,框架協議的簽訂有利于解決企業在日常生產運營中及時消除生產安全隱患,在保障企業生產需求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對企業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要求和提高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陳宇航.框架協議招標采購模式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6(8):182-183.
[2]于品端.框架協議采購在石油企業中的實踐[J].絲路視野,2017(34):187.
[3]李瀟.框架協議招標下的創新招標模式構建[J].價值工程,2017:(11):205-207.
[4]吳笑非,吳禮戶.企業推進框架協議采購的策略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1):8.
[5]李海婷.框架協議招標在煤制油化工公司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化工貿易,2017(22):104-105.
作者簡介:楊平(1971-),男,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大學專科,工程師,從事企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