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紫薇,盛益江,尹加園,郭耀元
(湖北理工學院 藝術學院,湖北 黃石 435003)
標準作業時間指在規定技術條件下,完成某一工序所需要的時間[1]。生產過程中,作業人員的動作分為上肢動作與身體其他部位動作[2],在制定標準工時的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動作分析必不可少。動作分析是將某次作業的動作分解為最小的動作單元,以對作業進行定性分析,省去不合理和浪費的動作,制定安全、正確、高效率的動作序列,形成合理、經濟的操作方法,使作業標準化[3]。
在工作場所布置合理、工具及設備高效運轉的環境下,以動作經濟原則為前提,利用秒表測定法與攝像測定法,對作業人員從身體使用方面進行觀測,有利于制定標準工時。標準工時是編排服裝流水線、提高勞動效率的重要技術支撐。
對湖北省黃石市美島服裝有限公司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實地調查與人員訪談,發現美島女裝公司近年來都處于虧損狀態,主要原因在于工人效率的提升達不到與工資上漲所匹配的效益期望。鑒于這種情況,提高美島企業流水線的生產效率迫在眉睫。
美島服飾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縫制車間的工藝流程為:縫制→熨燙→檢驗→手縫作業→檢驗→PDS終檢(由日方工作人員參與并控制的檢驗車間),PDS檢驗合格后方可包裝入庫。
本研究的女西服總批量為358件,批量裁剪工序耗時1天,流水線機縫生產時間為6天,由三班9名縫制工人及1名驗收工人組成,手縫工序在機縫開始到機縫完成2天完工。該批次的每一件女西服都分為九大工序,每個工位的作業人員各司其職。過手縫車間是在機縫與手縫工序之間的準備車間,縫制車間在20日內完成任務,手縫作業在后續兩個工作日內完成。車間的進度及日產量由生產管理部門進行實時記錄及反饋。
在女西服的縫制過程中,有做荷包、绱袖里子、表縫收省、做袖子、肩擺、绱袖、前片、绱領以及做掛扁這些工序。在這些工序當中,绱領與绱袖工序不僅涉及內外層面料的縫制與銜接、衣身與袖籠吃量的把握,還需要熨燙工人合理控制里外勻。兩道工序不僅復雜,而且對女西服的外觀及品質的好壞有直接影響。因此,本研究中的女西服瓶頸工序就設為绱袖與绱領工序。
實驗方案中,涉及绱袖與绱領工藝中各工序的工時測定是在美島女西服流水線上通過視頻拍攝的方式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參考視頻是在優酷網站上尋找的。參考視頻中,各工序的步驟與美島企業的女西服生產工藝相吻合,而且符合女西服生產的一般工序流程,因此該視頻能夠作為優化工時的參考。實驗方案如圖1所示。

圖1 實驗方案及步驟流程
2.1.1 绱袖工序的動作分析
對美島女西服流水線與優酷網站上女西服绱袖視頻進行比較分析,得到女西服绱袖的動作如下:
(1)左手拿衣片放置在縫紉機臺上,右手拿兩片袖片,一版放置在手上,一版放置在縫紉臺上。
(2)右手將袖片塞進衣片,兩只手比對好袖片與衣片的位置,放置在壓腳下。
(3)調整雙手位置,起針回車,縫份0.3 cm。
(4)雙手調整布片,拉直衣片,開始縫紉。
(5)縫制過程中,左手拉直袖片,右手撫平袖片的吃量,確保袖片的長度與衣片保持一致[工序(5)包含在工序(4)內,同步進行但不停頓]。
(6)右手按下回車片,回車0.2 cm。
(7)右手拿起紗剪,斷線。
(8)右手拿起腿上的另一片袖片,將袖片塞進衣片里,兩只手比對好袖片與衣片的位置,放置在壓腳下。
(9)重復(3)——(7)工序,縫制另一邊袖子。
(10)完成之后,翻轉衣片,檢查袖子的整體外觀,再將袖片翻轉回去。
(11)拿起縫紉機臺上的墊肩,比對好墊肩中點與袖山頂點的位置,將起點對應的位置放置在壓腳下。
(12)起針回車,縫制0.1 cm。
(13)開始縫制,雙手調整衣片與墊肩的位置。
(14)回車縫制0.1 cm。
(15)拿起紗剪,斷線。
(16)重復(11)——(15)工序,縫制另一邊袖子。
(17)拿起剪刀,剪去兩邊袖片與墊肩多出的毛邊。
(18)縫制結束,將衣片放置在下一道工序的位置。
2.1.2 绱袖各工序的工時比較及優化
為了盡可能減少誤差,在作業順暢的情況下,實測9名工人在縫制作業中3次绱袖工序需要的工時,一共得到27次绱領工藝的工時,求取均值,得到绱袖工序的平均加工時間為213.5 s。對視頻中的工序按照動作分析進行劃分,得到18個不可分工序的工時(表1),實測工時明顯高于參考工時,因此美島企業的女西服绱袖工藝在作業時間上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

表1 4種情況下各個工序的工時統計
通過實驗數據與參考數據的對比,可以發現4個無效動作。
(1)檢查绱袖情況的工序里,兩只手的動作不協調,出現檢查了一邊又反過來再檢查一邊的情況,一只手的動作屬于無效動作。
(2)拿取墊肩時,手指比劃找中點屬于無效動作。
(3)剪去衣片與墊肩多出的毛邊時,操作不精準,存在無效動作。
(4)縫制過程中,整理衣片時停頓縫制的動作屬于無效動作。
無效動作導致的工時浪費有:工序(1)中的工時浪費為2.2 s,工序(4)中的工時浪費為4.2 s,工序(8)中的工時浪費為1.4 s,工序(10)中的工時浪費為2.8 s,工序(11)中的工時浪費為1.7 s,工序(13)中的工時浪費為1.2 s,工序(17)中的工時浪費為4.1 s。
根據動作經濟原則,對绱袖工序進行優化設計。
(1)拿取衣片與袖片的時候,右手拿取兩片袖片,一片放置在與衣片相對應的位置,而另一片應該放置在縫紉機臺上離右手位置相近的位置,以防袖片掉落以及方便拿取。
(2)绱袖的兩片完成之后檢查的部分,應兩只手一起協調作用。兩只手分別撐起兩只袖窿,觀察绱袖的整體是否美觀以及查看有無線頭。
(3)墊肩放置在绱袖工序之前,應從之前的工序中找出中點并做上標記,以便在绱袖工序中直接縫制。
(4)在剪去多出的毛邊步驟中,布片的毛邊應在之前的工序中做到這一點。到了绱袖工序,只需要剪去墊肩多出的毛邊。
(5)在縫制過程中,拉伸布片的動作過多,存在工時浪費。因此,在縫制的時候,由左手拉伸布片,右手捋平袖片。同步進行,不產生停頓。
除了消除無效動作并優化,根據動作經濟原則以及沙布里克分析法,可以得到一個極限工時的數據。理想狀態為設備配置全在合理擺放位置以及最新、最優的運作狀態,員工操作十分熟練并且處于最優工作狀態,所有的輔助工具與操作人員的距離為一個合理值,員工操作流程不存在無效動作以及無效車針運作時間。改進方案所得工時與極限工時如表1所示。
實驗拍攝27次绱袖視頻,平均所用工時為213.5 s(為避免極端數據對平均工時的影響,去掉最高值與最低值)。經過優化之后的工時定額為187.8 s,經過優化之后提升的效率為12.03%。
2.2.1 绱領工序的動作分析
對美島女西服流水線實地拍攝绱領視頻及優酷網站上的女西服绱領視頻進行比較分析,得到女西服绱領的動作如下:
(1)左手取衣片,右手接住衣片并翻轉衣片在縫紉機上放平,兩只手將裁片推到壓腳下面,將起縫位置對準針尖。
(2)右手拿領片,翻轉開來,將兩片的面對好。
(3)起針回車,做縫0.4 cm。
(4)開始縫紉,兩只手縫紉時調整衣片位置。
(5)修領內角,將衣片與領片的位置對好[縫制一側時,(4)(5)兩道工序需進行兩次。]
(6)調整衣片位置,將領片展開與衣片對齊。
(7)剪去尺寸標牌。
(8)起針回車,做縫0.2 cm。
(9)翻轉衣片,縫制另一側,重復(1)——(8)工序。
(10)檢查縫制好的領面,放到下道工序位置。
2.2.2 绱領各工序的工時比較及優化
實測27次绱領工藝的總工時,求取均值,得到绱領工序的平均加工時間為191.8 s。對視頻中的工序按照動作分析進行劃分,得到18個不可分工序的工時(表2),實測平均工時明顯高于參考工時,美島服飾企業的女西服绱領工藝在作業時間上存在較大的改進空間。
實測绱領工序中出現的無效動作有4個。
(1)取衣片過程需要翻轉衣片。
(2)修領內角的動作幅度過大,手與輔助工具的距離過大。
(3)整理衣片的動作過于頻繁,從而浪費了大量時間。
(4)將衣片與領片重疊的過程中有著時間浪費。
绱領工序的工時浪費有:工序(1)中翻轉衣片的工時浪費為1.5 s;工序(2)中拿取領片的工時浪費為0.4 s,比對衣片與領片位置的工時浪費為0.9 s;工序(4)中整理衣片的工時浪費為3.2 s;工序(5)中修領內角的工時浪費為0.3 s;工序(7)中單獨進行工序的工時浪費為2.3 s。
針對上述4個無效動作,绱領工序的優化方案為:
(1)衣片的翻轉應該在上一道工序進行,以使绱領作業人員更加方便地進行縫制。
(2)衣片與領片的放置位置應該離作業人員距離更近,避免動作幅度過大,導致衣片不慎掉落的現象。
(3)比對衣片與領片的位置時,應先把衣片放置在縫紉機壓腳下壓好,再拿領片比對,避免衣片放置時由手部動作導致衣片位置偏移所引發的失誤。
(4)縫紉過程中,整理衣片不應過于頻繁。在衣片縫制線跡順直的地方,拉直衣片,不需要再整理衣片。
(5)修領內角時,輔助工具應放置在距離手近的地方,方便拿取。
(6)剪去尺寸標牌的工序可以同修領內角的工序一起進行,避免二次拿取輔助工具進行操作。
以參考工時為依據優化后的各工序工時明顯縮短。另外,根據動作經濟原則以及沙布里克分析法可以得到一個極限工時。理想狀態為設備配置全在合理擺放位置以及最新、最優的運作狀態,員工操作十分熟練并且處于最優工作狀態,所有的輔助工具與作業人員的距離為一個合理值,員工操作流程不存在無效動作以及無效車針運作時間。改進方案所得工時與極限理論改進工時如表2所示。
通過分析無效動作,绱領工序得到優化,優化后的效率計算:實驗拍攝27次绱領作業視頻,平均所用工時191.8 s(為避免極端數據對平均工時的影響,去掉最高值與最低值)。經過優化之后的工時定額為167.6 s。經過優化之后,作業效率提高了12.61%。

表2 绱領的標準工時參考與實驗數據對比
通過對服裝企業的實地調查以及錄像分析,找出了女西服縫制中绱領與绱袖工序的不足之處:作業人員動作不規范、場地配置及設施擺放存在問題。對女西服的绱袖與绱領工序進行了動作分析,找出其中的無效動作以及能改善的動作,并得到了可以提高绱袖與绱領工序生產效率的優化方案。绱袖工序效率提升了12.03%,绱領工序效率提升了12.61%,為美島服飾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