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玲
江蘇省徐州豐縣人民醫院超聲科,江蘇豐縣 221700
臨床上, 下肢動脈血管栓塞屬于一種常見的血管疾病,發病原因錯綜復雜,通常認為和靜脈壁損傷、血液高凝狀態以及血液淤滯等存在密切相關性[1-2]。 受以上各種因素影響,促使患者下肢靜脈管墻壁、下肢靜脈血流發生異常,主要表現為下肢發冷、腫脹以及疼痛,對患者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均構成了嚴重威脅[3-4]。 研究顯示,若不及時對此類患者進行準確診斷,一旦血栓脫落,便會直接導致肺栓塞,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5-6]。 鑒于此,臨床需要及時尋找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對下肢動脈血管栓塞進行準確診斷[7]。 該研究以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來該院診治的62 例下肢動脈血管栓塞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下肢動脈血管栓塞經彩超檢查診斷的準確性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62 例該院診治的下肢動脈血管栓塞患者,均經術后病理證實為下肢動脈血管栓塞, 對其彩超檢查診斷資料行回顧性分析。 所有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下肢發冷、疼痛、麻木、腫脹等癥狀,體格檢查結果顯示足背動脈微弱,體溫明顯降低。 排除臨床資料不全、存在精神或者意識障礙的患者。患者共62 例,男42 例,女20 例;年齡39~86 歲,平均年齡(58.96±3.29)歲;病程1 個月~2 年,平均病程(1.05±0.12)年。
所有患者均采用GE-LOGIQ E9 彩色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查,探頭頻率為5~10 MHz,患者檢查體位取仰臥位,稍微抬高患肢,使其處于外旋、外展位,將探頭放置在小腿、腘窩、大腿前內側以及腹股溝等位置,沿著血管走行,依次長軸對股總動脈、股淺動脈、腘動脈進行檢查,然后再對病變血管行短軸檢查,主要對管壁、管徑、血管彈性、血栓位置、大小、范圍以及內膜是否有斑塊形成、是否有異常回聲存在于管腔內等進行仔細檢查,與此同時,經彩色多普勒顯示出管腔內血流是否發生變化, 注意充分暴露檢查部位,并對比兩側肢體變化情況。
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診斷醫師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結果,并以圖像情況為依據,了解患者下肢是否有動脈血管栓塞情況出現,若發現動脈內存在回聲,則提示血栓形成,若頻譜呈現為不規則波浪狀,則提示有缺血表現出現。 除此之外,要以動脈血管內血流回聲、血流信號以及管壁情況為依據,對其行急性期、慢性期類型判斷。 通常情況下,急性期動脈血管管腔為半封閉狀態,管壁沒有增厚情況出現,出現線狀血流信號,血栓回聲具有規律性[8]。慢性期動脈血管管腔明顯縮小,血管壁則增厚明顯,血流信號微弱,出現較強血栓回聲[9-10]。
將所有患者的彩超檢查結果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照,分析經彩超檢查診斷下肢動脈血管栓塞的準確性,同時對下肢動脈血管栓塞分布情況、栓塞原因進行分析。
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將彩超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照,診斷準確率為100.00%(62/62),其中急性期患者30 例,慢性期患者32 例,見表1。

表1 彩超檢查診斷結果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diagnosis results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examination
血栓栓塞分布于腘動脈、脛后動脈、股總動脈、股淺動脈的患者分別有13 例、14 例、9 例、26 例,分別占20.97%、22.58%、14.52%、41.94%,見表2。

表2 血管栓塞具體分布情況分析Table 2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distribution of vascular embolism
血管栓塞原因為風心病合并瓣膜狹窄、心肌病、房顫、冠心病、其他原因的患者分別有16 例、6 例、24 例、13 例、3 例,分別占25.81%、9.68%、38.71%、20.97%、4.84%,見表3。

表3 血管栓塞具體原因分析Table 3 Analysis of specific causes of vascular embolism
臨床上,下肢動脈血管栓塞十分常見,發病急,且病情進展迅速,老年臥床患者、糖尿病患者、手術患者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群體[11]。 研究顯示,為了確保下肢靜脈血管栓塞患者及時獲得治療, 避免病情進一步進展后出現肺栓塞,需及時尋找一種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診斷,避免血栓擴散,保證患者生命安全[12]。
以往臨床通常會采用CT 血管造影檢查方式來對該疾病進行診斷,通過對血管栓塞情況、范圍進行觀察,進而對疾病情況進行評估, 雖然該診斷方式能獲得一定診斷價值,但同時也有局限性存在,例如檢查費用較高等。近年來,隨著我國超聲技術水平提高,超聲檢查在下肢動脈血管栓塞檢查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該研究對62 例下肢動脈血管栓塞患者的彩超檢查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并將其診斷結果與術后病理結果進行對照,結果顯示,彩超診斷下肢動脈血管栓塞的診斷準確率為100.00%(62/62),血栓栓塞分布于腘動脈、脛后動脈、股總動脈、股淺動脈的患者分別占20.97%、22.58%、14.52%、41.94%;血管栓塞原因為風心病合并瓣膜狹窄、心肌病、房顫、冠心病、其他原因的患者分別占25.81%、9.68%、38.71%、20.97%、4.84%。周軍慧學者[13]經研究也發現,彩超診斷下肢動脈血管栓塞的診斷準確率為100%(64/64),血栓栓塞分布于腘動脈、 脛后動脈、 股總動脈、 股淺動脈的患者分別占21.88%、23.44%、14.06%、40.62%; 血管栓塞原因為風心病合并瓣膜狹窄、心肌病、房顫、冠心病、其他原因的患者分別占25.00%、9.37%、39.06%、20.31%、6.26%, 這與該研究結果高度相似, 進一步證明了彩超檢查在下肢動脈血管栓塞診斷中的有效性。 究其原因,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較高分辨率,同時成像清晰度高,可用來對患者下肢動脈血栓情況、血流信號以及血管管壁情況進行仔細觀察,進而提高疾病診斷準確率。 除此之外,該診斷方式還可用來對血管栓塞分布情況進行分析, 為疾病的臨床診治提供重要依據。
綜上所述, 下肢動脈血管栓塞經彩超檢查診斷的準確性高, 同時還可用來對血管栓塞分布情況與具體原因進行分析,能為該疾病的臨床診治提供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