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第六小學 張琳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模式整體都發生了變化,調整了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將更適宜的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高度重視,在數學課堂上,小學教師要善于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構建更加靈活有趣的情境,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數學,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模式上做出了積極的創新和改革。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對課堂教學有很多積極的作用。所謂的問題情境就是將數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相融合后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效率。因此,小學教師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是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可以實現數學理論知識的立體化呈現。雖然小學數學的知識難度不大,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較低,對于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問題的學習難度很大。小學數學教師通過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將數學理論知識融入立體化的情境中,實現數學知識的立體化呈現,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二是創設有效問題情境,能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對于學生并沒有吸引力,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興趣和主動性,與學生的興趣特點完全脫節。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是從小學生的興趣出發建立多樣性的教學情境,把數學問題和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實現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有更好的發展,必須提高教師對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學理念的認識,讓教師了解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教學的意義。既能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技能訓練,又能使教師的數學教學水平向深層次發展,也為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小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是很高的,若只是系統化地講述問題,就很容易分散小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按照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不恰當的。在課堂上的氣氛活躍起來后,教師要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再激發到一個高度,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理念,快速地創設有效提問情境,提升小學生的活躍度和積極性,及時將問題歸納總結,達到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目的。小學數學教師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就會使數學知識更簡單化地呈現,使學生高效掌握。小學數學教師還應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理性地對待數學學習較差的學生,積極鼓勵和引導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給予小學生學習進步的空間。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時,應增強趣味性,既激發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情境教學活動中。例如手工游戲就是數學課堂中具有趣味性的活動,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喜歡折紙的心理,在創設問題的同時學生手動折紙,一邊折紙教師一邊講解逐步將學生的注意力帶入問題學習中,保持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思考和探究。這樣創設的問題情境就是有效的問題情境。像這樣,小學教師可以從手工游戲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不但開發了小學生的智力和操作能力,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多了互動交流,互動式的課堂增加了課堂教學有趣的氛圍,使小學生在身心放松中學習。不僅有效培養了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挖掘了小學生學習潛力與發展思維創新能力,讓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得到了有效發揮。
小學階段的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性,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時,要有目的地進行問題難度分層,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問題情境中學習和收獲。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將分層教學靈活地運用到小學課堂中,將創設的問題情境與分層教學融合,既可以把小學數學中難度較大的應用題具體化展示,還能培養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在分層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有效幫助不同水平的小學生能在問題創設中思考,得到深層次的鍛煉,也促進數學教師將理論知識從時間、空間方面進行深度和廣度的擴展延伸。小學數學教師善于運用分層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能給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提供同樣的機會,讓每名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避免出現好的學生難度低,差的學生難度大的情況,使數學學習能力不同層次的小學生都有積極的學習興趣,每名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中的進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實現創設有效問題情境的教學目標。
教學改革新的階段下,教師在設計數學問題情境的時候,必須告別以往單純理論知識教學的現狀,應緊緊圍繞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天然性聯系,圍繞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生活中選擇最佳的生活素材,在學生熟悉的場景中引出問題、開展教學。與其他的問題情境教學模式不同,基于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應用,一方面由于情境場所學生比較熟悉,可促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化問題情境中,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另一方面,在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逐漸積累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提升了數學的知識應用能力,真正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小學數學的問題情境教學模式下,教師可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教學手段等,選取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素材、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帶領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不斷加強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的問題情境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深化數學學習中的重難點。另外,教師結合生活化的情境,提出探究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知識探究學習,促使學生在生活化問題情境的引領探究中,發展知識探究能力,提升知識應用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對于課堂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認知,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課堂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望和自主學習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