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土地資源的利用與規劃角度出發,提出了土地資源在進行利用及規劃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此類問題,著重探討了有效解決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問題的對策。以期通過本文的分析與研究,能夠為我國土地資源得到更為合理的利用與規劃,提供出可供參考與借鑒的內容。
【關鍵詞】土地資源;開發利用;規劃
現階段,在面對人均土地占有面積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科學化、合理化的土地資源利用規劃,來促進有限土地資源達到最大利用率,就成為時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尤其在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存在諸多問題的前提下,如何在解決利用規劃問題的基礎上,確保土地資源利用率得以提升,也是土地管理工作中需要深究的方面。這也使得對于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的研究,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與現實意義。
1、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存在的問題
1.1土地破壞及退化等情況嚴重
我國土地破壞及退化現象極為明顯,這也是土地資源難以得到有效的規劃及利用的重要問題所在。一方面,以往人們對土地資源的保護意識相對薄弱,致使原本人均占有率不足的土地資源受到了更為嚴重的過度開墾,而原有的耕地面積,也因洼地、鹽堿地等無法得到充分且合理的使用,導致土地破壞現象極為嚴重。另一方面,土地資源退化是我國長期存在,且受到重點關注的土地資源利用問題。無論是早期受水土流失危害而導致土地資源減少,還是沙漠化面積遞增所造成的土地資源退化,都是導致土地資源無法得到合理利用規劃的顯著問題。
1.2占優補劣現象明顯
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城鎮化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都為土地資源的利用規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此種情況下,土地需求量逐步增大,原本用于耕種的農業用地面積也隨著占補平衡的缺失,而呈現出逐漸減少的態勢。尤其在一些資金大量投入的地區,不僅土地資源遭受破壞,且生態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1]。然而,在此基礎上,一些具有較低附加值的產業在發展中,也會使社會經濟發展遭受到失衡的影響。例如:一些偏遠地區原本不具備良好的土地資源優勢,若因長期的耕種也會由此破壞土地結構,加之部分農業用地被侵占成為建筑用地,則原本耕種質量偏低的土地資源便會進一步導致生產效率的愈發低下,既無法保障糧食的產量與安全,又使自然環境與資源等破壞嚴重。
1.3市場監督管理不足
當前,雖然我國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規劃意識已然逐步加強,且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于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市場監督管理部分,很多問題仍發出嚴重預警。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到土地資源管理目標無法實現,還對市場監管的反向運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制約。在此對此類問題的成因做簡要說明:首先,土地市場失靈。在 土地管理活動中,市場體系仍有制度尚未完善、以及監督力度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也促使一些土地管理工作的市場監管工作出現失靈現象。其次,雙軌制留存。在現階段的土地交易環節中,雙軌制仍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而此種現象的普遍存在,也將導致土地交易的隱形市場出現,進而影響到土地資源的規范化交易[2]。例如:在土地利用規劃階段,會出現商業用地與政府撥地并存的情況,在這一情況下所實施的土地交易流通,就會進一步形成阻礙土地正常交易的隱形市場,為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規劃帶來影響。除此之外,在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入的今天,一些人為原因也會導致城市中土地出現不均衡或部分失衡的影響,此種因素也會導致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可持續性對策
2.1秉承可持續化發展理念
秉承可持續化的發展理念,是確保土地資源利用規劃趨于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在以往較為傳統的土地資源利用規劃環節上,會因過于重視經濟收益而忽視了社會收益,且此種現象比比皆是。以往的這種情況不僅會造成現階段土地資源出現極度緊缺的局面,更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對于土地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原本的土地資源受經濟利益驅使破壞殆盡,若非秉承可持續化發展理念,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問題將無法得到緩解。對此,便需要土地資源的利用與開發者,需在考量土地資源的用途基礎上,還要具備良好的可持續化利用規劃意識,既要做到促進土地資源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與功用,又要在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情況下,為土地資源的長遠利用規劃奠定下良好的基礎。
2.2強化土地資源優化配置
為確保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規劃,并達到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就要逐步強化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方面, 相關部門應嚴格依照行業規范與政策,并同步采用具有積極方式的經濟手段,來對土地資源的利用規劃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與約束。另一方面,當土地資源實施配置的過程中,也需要切實抓好土地資源的設計與規劃工作,使工作能夠真正的落到實處,以此來實現土地資源時刻處于良好的優化配置環境中。并且,在實際工作開展環節上,既要通過科學評估方式對土地資源做出更為精準度 預測,也要積極發揮出土地的市場調節作用[3]。除此之外,還應在土地資源的設計規劃中,積極采用動態化的管理模式,以此來對土地資源進行進一步的配置優化。
2.3明確土地資源配置中的市場主導作用
在土地資源利用規劃問題上,相關部門及人員不僅要強化土地使用制度的建立與完善,還要從多種渠道入手,努力促使土地雙軌制問題得到有效的緩解及轉變。由此才能進一步發揮出市場監管工作,對于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良好作用。與此同時,確立完善的土地產權制度,也是促進土地資源利用規劃日益完善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現階段市場深耕與細分階段,土地資源的產權如何界定,能夠對市場交易產生出決定性的影響。只有逐步協調中央與地方之間,以及地方與地方之間的土地產權關系,明確土地使用者的主體地位,并為此構建起與之相關的是價格、使用權等方面的制度,才能進一步確保土地資源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與經濟性,也才能強化各級政府在土地資源管控環節中的作用。而土地資源得到良好的利用規劃,也將進一步促進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得以提升。在這一整體環節中,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有償使用,并同步設立出全新的限期制度,也能進一步發揮出市場在土地資源配置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受以往意識、經驗、以及主客觀因素等方面的影響,使得我國原本便較為稀缺的土地資源更加趨于緊張態勢。土地資源利用規劃不應僅滿足經濟效益需求,還要從可持續化角度發展。在土地資源利用規劃意識逐步提升的今天,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便成為優化配置與利用規劃的重點。為達成此種目標,要在秉承可持續化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做到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并要明確土地資源配置中的市場主導作用。唯有如此,才能確保土地資源得到更為科學與合理的配置與規劃,也才能為社會收益與生態環境的轉變,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玉蓮.從土地利用規劃角度淺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J].科技風,2020(18):175.
[2]宋文龍.淺析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協調[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15):8.
[3]曹穎.新時期土地資源管理與土地利用綜合規劃[J].農家參謀,2020(06):1.
作者簡介:
王晉穎(142229197308183826),1973年8月18日出生,性別:女,學歷:本科;職位:科員;主要研究方向: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