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姝岑 傅榮 張紅梅



[摘要] 目的 分析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態度、行為現狀并探討知信行三者的作用機制。 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9年6—7月對南京市某三級甲等醫院1233名非內分泌科護士進行調查。使用一般資料調查表及胰島素注射技術知信行調查問卷,利用SPSS 23.0及Amos 23.0軟件對現狀進行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型構建。結果 本研究共收回1235份問卷,有效問卷1233份,有效回收率為99.8%。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態度、知識與行為、態度與行為得分呈正相關(r = 0.13、0.10、0.39,P = 0.000)。不同性別、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婚姻狀態、是否糖尿病小組成員、近1年接受培訓不同次數的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是否糖尿病小組成員、近1年接受相關培訓不同次數胰島素注射態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近1年接受培訓不同次數胰島素注射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結構方程模型擬合良好,知識對態度有直接影響,效應系數為0.14;態度對行為有直接影響,效應系數為0.56;知識對行為的總效應系數為0.15,其中直接影響系數為0.07,通過態度對行為產生的間接影響系數為0.08。 結論 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水平亟待提高,態度與行為水平良好。正向態度的引導是提升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水平的關鍵。
[關鍵詞] 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結構方程模型
[中圖分類號] R19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9(b)-0161-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sulin injection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among non-endocrinology nurses,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Methods A total of 1233 non-endocrine nurses in a class three grades hospital in Nanjing Province from June to July 2019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sulin injec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and SPSS 23.0 and Amos 23.0 software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tatus quo and construct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Results In this study, a total of 1235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1233 valid questionnaires, and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was 99.8%. The scores of non-endocrinology nurses′ insulin injection knowledge and attitude, knowledge and behavior, attitude and behavior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 = 0.13, 0.10, 0.39, P = 0.000). The differences in comparison of insulin injection knowledge scores among non-endocrinology nurses with different genders, working years, education background, job title, marital status, whether they were members of the diabetes team,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of training in the past one year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 of insulin injection knowledge among non-endocrine nurses of whether it was a member of the diabetes group and received relevant training for different times in the past one year (P < 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s of insulin injection behavior at different times of training in the past one year (P < 0.05).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fits well, knowledge had a direct effect on attitude, and the effect coefficient was 0.14; attitude had a direct effect on behavior, and the effect coefficient was 0.56; the total effect coefficient of knowledge on behavior was 0.15, of which the direct effect coefficient was 0.07, and the indirect influence coefficient through attitude on behavior was 0.08. Conclusion Non-endocrinology nurses need to improve their knowledge of insulin injection, and their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re good. The guidance of a positive attitude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nurse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insulin injection.
[Key words] Non-endocrinology; Nurse; Insulin injection;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2013年我國慢性病危險因素監測顯示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0.4%[1],而血糖控制達標率僅39.7%[2]。胰島素是血糖控制的重要藥物之一,規范的注射技術是實現其良好血糖控制的關鍵環節[3-4]。護士作為胰島素治療的執行及教育者,其胰島素注射知信行水平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及治療效果。“知信行(KAP)”理論模式作為解釋知識和信念影響行為改變最常用的模式,已廣泛應用在護理領域[5-6]。目前對于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缺乏對知信行作用機制的深度探討。有調查顯示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顯著低于內分泌科護士,對胰島素的治療與護理產生一定風險[7]。因此,本研究以南京某三級甲等醫院1233名非內分泌科護士為研究對象,調查其胰島素注射知信行現狀,并根據“KAP”理論構建結構方程模型,深入分析其內在聯系,為更好地開展系統化培訓管理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樣本量
SEM分析要求樣本量為條目數的10~20倍[8],本調查共40項條目,考慮無效率約20%,樣本量為480~960名。最終采用便利抽樣法于2019年6—7月選取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非內分泌科1233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
1.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非內分泌科護士;②參與臨床護理工作1年及以上的注冊護士;③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非該院護士如進修護士、參觀學習者;②助理護士。
1.2 方法
1.2.1 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問卷 ?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等9項條目。
1.2.1.2 胰島素注射技術知信行調查問卷 ?研究者通過文獻查閱、結合《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版》[9]編制初稿。經過專家咨詢形成含知識、態度及行為3個維度的胰島素注射技術知信行調查問卷,總量表Cronbach′α系數為0.912,內部一致性良好。①知識部分14道題目,答對記1分,答錯記0分。得分越高表示知識掌握越好。②態度部分10道題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進行評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表示態度越積極。③行為部分16道題目,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按照行為頻率“從不”到“總是”分別計1~5分。得分越高表示注射行為越規范。條目均采用百分制進行標準分計算,標準分=(量表的實際得分/量表的總分)×100。
1.2.2 調查方法
使用問卷星制作電子問卷,由糖尿病小組成員作為科室聯系人協助發送問卷鏈接,調查對象線上填寫,問卷星平臺自動收集資料。
1.2.3 質量控制
調查前研究者本人在問卷星上完成問卷設計,并進行小范圍預調查。調查員(各科室糖尿病小組成員)經統一培訓后協助發送鏈接至本科室符合納入標準的護士;調查時采用統一的問卷指導語,充分告知調查對象研究目的與意義;調查結束研究者對問卷星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與邏輯檢錯。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應用Amos 23.0軟件構建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KAP模型,分析潛變量間相互作用,采用極大似然法進行參數估計。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收回1235份問卷,有效問卷1233份,有效回收率為99.8%。調查對象年齡(30.50±6.58)歲。
2.2 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現狀及相關性分析
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得分為(61.48±12.96)分;注射態度與行為得分分別為(96.85±8.09)分、(96.60±7.52)分。見表1。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與態度、知識與行為、態度與行為得分呈正相關(r = 0.13、0.10、0.39,P = 0.000)。
2.3 不同特征護士胰島素注射KAP比較
不同性別、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婚姻狀態、是否糖尿病小組成員、近1年接受培訓不同次數的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是否糖尿病小組成員、近1年接受相關培訓不同次數,其胰島素注射態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近1年接受培訓不同次數胰島素注射行為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2.4 KAP結構方程模型構建與擬合
知識對態度具有直接影響,效應系數為0.14;知識對行為具有直接影響,效應系數為0.07;知識通過態度對行為產生間接影響,效應系數為0.08(0.56×0.14);態度對行為具有直接影響,效應系數為0.56。提示模型擬合良好。見表3、圖1。
3 討論
3.1 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現狀
本研究中非內分泌科護士缺乏胰島素注射知識,整體認知水平亟待提升,與既往研究結果趨于一致[10-11]。目前較多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并發癥或合并其他疾病分布在臨床各科室,非內分泌科護士由于胰島素知識欠缺,難以對患者執行規范專科護理。因此應將非內分泌科護士作為胰島素注射知識培訓的重點對象,突破專科護理局限性,使患者在不同科室獲得同質化護理。此外,條目k1(胰島素種類)、k5(胰島素注射部位)是影響胰島素注射知識最大的條目,該類條目為胰島素注射基礎知識,提示培訓過程中注重夯實非專科護士理論基礎,從而保障糖尿病患者高質量胰島素護理。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工作年限、職稱顯著影響胰島素注射知識水平。Benner等[12]學者認為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及職稱的提升,護士的工作經驗及能力也不斷累積完善。因此醫院可根據能級、職稱等指標對護士開展分層次、針對化的培訓:低年資護士處于理論與臨床實踐交融期,重點加強其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培養,促進理論知識更好應用于臨床實踐[13];高年資護士不僅要加強理論知識教育,更應注重其積極工作態度的重塑,促進規范操作的自律性。同時通過高年資護士對低年資護士進行胰島素規范注射的帶教、培訓及考核,提高臨床護士胰島素護理整體水平。
3.2 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態度、行為現狀
本研究顯示,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態度較積極,注射行為較規范,與王艷梅等[14]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可能由于不同醫院專科發展成熟度及醫院重視程度不同[15]。但由于胰島素治療方案更新迅速、患者對治療信息需求與日俱增,既往知識儲備與簡單培訓的效果難以及時更新及鞏固非專科護士知識水平,依靠經驗及口口相傳的學習方式更無法確保胰島素護理工作的安全及有效性。因此,醫院管理者需要積極開展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培訓工作,培訓過程中著力于保證知識更新及時、信息傳遞有效。如楊雯等[16]以《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年)》為藍本對全院非內分泌科護士開展胰島素注射最新規范標準培訓,培訓結果顯示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此外,本研究發現是否糖尿病小組成員是影響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水平的重要因素。糖尿病小組成員承擔科內糖尿病患者的專科護理及病區糖尿病護理質量監督與提高的任務,相比普通非內分泌科護士擁有更多培訓與學習的機會,因此糖尿病小組成員胰島素注射知信行整體水平顯著高于非糖尿病小組成員[16]。建議今后進一步發揮糖尿病小組成員院內輻射作用,同時加大糖尿病小組護士的培養規模,提高培養質量,從而達到保證非內分泌科全科胰島素治療護理質量的目標。
3.3 非內分泌科胰島素注射知信行關系分析
KAP理論將行為改變分為知識獲取、信念樹立及行為形成3個連續且遞進過程。只有獲取了正確的知識,形成了積極的信念,才能采用正向的態度改變行為。本研究結構方程模型進一步驗證了其關系。總體來看,胰島素注射知識不僅對注射行為有直接影響作用,同時可通過態度對行為產生間接作用;其中注射態度對注射行為影響系數為0.56,大于認知對于行為的影響,證明積極的態度在知信行模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8]。因此胰島素注射規范行為的形成絕不依靠簡單的一次培訓走“知-行”捷徑,要遵循“知-信-行”模式,重視態度在知識與行為中重要的銜接作用,培訓中強調規范操作的重要性,轉變護士態度以期達到胰島素注射知信行3個方面的同步提高。
行為學研究認為行為轉變需要外界條件[19],培訓就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外界條件。臨床護理工作繁重單調以及傳統“填鴨式”培訓方式容易造成護士職業疲倦,學習參與積極性較差。護理管理者可以通過改變傳統單一、機械方式,利用視頻、實踐操作等不同培訓方式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激發護士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態度,使其主動參加相關培訓班、講座等。同時重視長、短期培訓相結合,定期評價并調整培訓方案,最終提高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護理水平。
4 小結
行為的改變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本模型中知識與態度對護士胰島素注射行為的解釋與預測能力有限,還存在其他諸多因素的作用。在后期的研究中考慮將“KAP”理論模式與其他行為理論模型如“計劃行為理論”[19]等相結合,提高模型整體的解釋力。此外本研究只針對南京一所三甲醫院開展調查,未涉及基層及社區醫院,可能出現調查結果的偏倚。為全面分析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現狀,未來可以開展多中心、多層次的后續調查。
[參考文獻]
[1] ?Wang L,Gao P,Zhang M,et al. Prevalence and Ethn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 [J]. JAMA,2017,317(24):2515-2523.
[2] ?Ji L,SU Q,Feng B,et al. Structured 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 regimens improve glycemic control in poorly controlled Chinese patients on insulin therapy:Results from COMPASS [J]. J Diabetes,2017,9(5):495-501.
[3] ?Calliarl LE,Cudizio L,Tschiedel B,et al. Insulin Injection Technique Questionnaire: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comparing Brazil,Latin America and World data [J]. Diabetol Metab Syndr,2018,10:85.
[4] ?Grassi G,Scuntero P,Trepiccioni R,et al. Optimizing insulin injection technique and its effect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J]. J Clin Transl Endocrinol,2014,1(4):145-150.
[5] ?李維瑜,劉靜,余桂林,等.知信行理論模式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5,30(6):107-110.
[6] ?王勤,張帆,郗君梅,等.知信行模式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醫行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8):1329-1333.
[7] ?白艷玲.非內分泌科臨床護士胰島素注射相關知識調查分析及對策[D].長春:吉林大學,2014.
[8] ?吳明隆.結構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9] ?中華糖尿病雜志指南與共識編寫委員會.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指南(2016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7, 9(2):79-105.
[10] ?任改瑛,周明群,白靈,等.非內分泌科護士對糖尿病知識掌握的現狀及培訓對策[J].護理研究,2014,28(34):4336-4337.
[11] ?吳然,陳麗榕,白姣姣.上海市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內科護士胰島素注射知識水平及其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臨床護理,2016,15(6):1-5.
[12] ?Benner P. From Novice To Expert:Excellence and Power in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J]. Am J Nur,1984,84(12):1480.
[13] ?戴美玲,梁和靜,黃金.三級綜合醫院臨床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9,34(24):60-63.
[14] ?王艷梅,萬婭姣,陸靜,等.上海市某醫療聯合體區域內護士胰島素注射知信行現狀及培訓需求[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6):75-78.
[15] ?楊雯,沈月平.指南培訓對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規范注射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12):1514-1516.
[16] ?楊雯.《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指南》培訓對非內分泌科護士胰島素規范注射的影響[D].蘇州:蘇州大學,2017.
[17] ?劉雪英,祖大玲,丁紅美,等.臨床護士對胰島素治療認知及注射技術掌握現狀調查[J].上海護理,2017,17(4):35-39.
[18] ?郭振友,馬明霞,謝潤德,等.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艾滋病高發區大學生艾滋病知信行作用路徑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1):24-28.
[19] ?李小妹,朱京慈.護理學導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20] ?閆巖.計劃行為理論的產生、發展和評述[J].國際新聞界,2014,36(7):113-129.
[21] ?Godin G,Kok 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a review of its applications to health-related behaviors [J]. Am J Health Promot,1996,11(2):87-98.
(收稿日期: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