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露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知識的更新速度加快,成年人只有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才能不斷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因此大學成人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同時,當前我國高度重視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終身教育體系的建設投入了大量資源,這也使得大學成人教育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得到了彰顯。但是,隨著不同類型教育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成人教育學生面臨著重大危機。
對此,所有社會成名院校都對宣傳加大力度和投資,使出渾身解數,因此,有關招生的各種信息的流動性和對稱性,直接影響社會成名院校的招生數量和學生質量。
(一)非對稱信息
如今社會各處都受到信息的影響,導致人們的生活環境中廣泛出現不對稱信息和不完全信息現象。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由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和邁克爾·斯彭斯提出的,指在經濟活動市場中,各類人員對信息的掌握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信息掌握比較充足的人員,往往處在比較有利的地位,而對信息掌握比較匱乏的人員,則位處地勢較低。
無論是決策還是市場都有較強的信息需求量,且只有精準、全面的信息才能有效提升決策。但就目前狀況而言,當下的市場信息是不完全對稱的。
導致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有兩種:一、取決于市場參與者對市場信息的了解程度;二、信息沒有均勻分布在市場交易者手里。“出現一方比另一方的市場信息多的現象,我們就稱之為非對稱信息”。
然而市場中的非對稱信息是比較普遍的,主要是因為市場是一個比較大且繁雜的場所,專家和非專家對信息都有獨立見解,因此導致信息不對稱。除此之外,每個人都具有邏輯思維和獨立意識,因此,只有有人參與的市場都會有很多隱秘的信息存在。
(二)社會成名院校招生中非對稱信息的體現
非對稱信息分為事前和事后,若是事前出現不對稱信息則會影響對事物的逆向選擇性,若不對稱信息在事后出現則會涉及到道德層面問題。首先,逆向選擇是指在非對稱信息的前提下,交易中信息掌握較少的一方出現了不正確的選擇行為。在常規的社會成名院校進行招生時,學生只用準備該院校的報考流程,及時參加考試,根據成績進行錄取即可。
但由于因為某些原因致使教育行政部門和社會成名院校院校的招生信息發布不夠全面,考生沒有及時進行了解,尤其是對即將報考的院校特色、教資力量以及教學質量等信息充分了解。此外社會成名院校聯合中學校方領導或教師給予學生不全面的引導,導致很多學生對社會成名院校出現逆向選擇現象,即盲目跟風錯誤選擇院校或專業。
其次,道德層面問題是指,某些人在經濟活動中出于自身的利益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由于發布信息的過程中存有很多阻礙,導致社會成名院校沒有辦法將真實信息傳遞給學生,而中學校內部的領導或教師利用學生對報考院校信息的不了解,從個人利益出發,對學生進行誤導并報考相關院校,這種行為有損道德之風。
或是有些社會成名院校被緊張的生源所驅使,出現向考生傳遞虛假信息的現象,利用虛假承諾吸引考生的注意力。這些行為違反道德,最終導致考生在報考過程中出現上文所說的逆向選擇,嚴重損害了考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又導致社會成名院校無法招收符合院校教學目標的學生,進而影響了社會成名院校的教學質量和校風。
(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長期以來,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嚴重影響了成人教育體系的建設。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方面不同地區之間的差距較為顯著,從而導致優勢教育資源向經濟發達城市流動,而經濟發達地區又明顯出現教育經費和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
除此之外,由于我國有著眾多人口,有限的教育資源無法滿足社會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盡管社會成名院校經歷了不止一輪的教育擴張,但是社會成名院校的教育問題仍然非常嚴重。
(二)教育市場競爭激烈
盡管多種教育方式的共同發展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重要支撐,但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也給教育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首先,招生市場仍需監管。為了促進學校規模的擴大,許多大學在盲目時期招收學生,而沒有充分評估學校的實力。同時,一些高校還與不同類型的教育機構開展聯合辦學,吸引了許多考生申請這所學校的背景和教育背景。一些學校甚至在招生宣傳過程中惡意夸大了畢業率和學位通過率,以吸引學生報名。
其次,價格戰限制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價格戰是成人教育市場競爭的一種普遍手段,對學生來說,許多高校通過降低學費,參加考試團體折扣,吸引學生報名,然后在實施教育中削減班級,降低質量諸如降低教育成本等教育方法,最終導致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文憑程度的教育價值和社會認可度的降低。應避免由利潤驅動的惡性循環。
(三)教育類型種類繁多且并存
現如今,高等教育在學校全日制教學中優先采用的教學模式,同時還包括以下幾種新型的現代教育模式:
一是遠程教學。依托互聯網,遠程教育借助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優勢,促進了教育資源的在線共享,實現了跨地區教育資源的協調分配。遠程教育可以有效突破傳統教育中區域隔離對共享教育資源的障礙。
二是自學考試。自學考試主要是指以學歷為準,主動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學生。
第三,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的招生需要通過國家統一考試并獲得錄取資格,入學后兩年內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獲得定下的學分,才能畢業。
(一)突破信息圍墻提升信息服務質量
只要了解學生對學校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招生,對此,各個院校應對生源地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學生更想要了解的高校。首先向學生調查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了解到院校信息的,其中包括:招生宣傳書、學校網站、學校招生簡章、學校教師、中學教師、各類APP、親朋好友等,再根據學生參與人數與了解方式人數進行比例計算。最終發現學校招生宣傳書最受學生的重視,同時學生使用網絡媒體的次數也逐級遞增,這也是幫助學生了解院校招生信息的一個有效途徑,并且大多數學生在報考前都會對相關的學校招生信息進行瀏覽,因此,網絡宣傳也非常關鍵。
(二)優化宣傳方式實現信息流通
教育部要求相關的教育行政部以及與考生有關的學校,必須將考生報考流程、招生流程和考生資格等相關信息進行公開。這一定程度上幫助考生正確甄別了即將報考的院校信息,同時,社會成名院校在招生宣傳中應嚴格按照教育部提出的規定將有關招生的信息進行公布。從招生的傳播角度而言,應更注重網絡傳播,不僅要利用多媒體的公信力,還要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力量,將一些APP軟件充分利用,如:QQ群、微信等,以這樣的方式加強宣傳招生的有關信息。并根據當前學生的認知程度和興趣愛好,通過制作視頻、動漫等方式,先進入考生的眼簾,再深入考生的內心,幫助信息掌握較弱的群體了解成人招生信息,以便保障信息的流通。
(三)強化社會成名院校招生隊伍質量
社會成名院校的招生并不只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一項重要的工程,要求招生人員深入了解當時階段的形勢和渠道,準確搜集信息,避免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而這就需要社會成名院校對招生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主要幫助招生隊伍了解當前的招生政策和社會形勢,并及時轉變自己的招生理念,跟隨社會的腳步,以便順利開展招生計劃;除此之外,還要對一線的咨詢人員的業務實施培訓,要求完全掌握招生院校的情況,并對家長和學生進行高質量服務。在整個招生過程中,都要以學生為前提,堅守誠信原則,不要迫于招生壓力下對外宣傳虛假信息的不良現象。
(四)提升教育質量
社會成名院校的招生競爭主要就是源自教育質量和就業率等方面的因素,而要想提高就業率,就要加強教育質量。對此,各大院校為了提升學院的招生量,就要從本質上提升辦學水平和人才培育質量,優化院校的教學設備。社會成名院校應以學生高質量的就業為前提,探究如何利用產教融通或校企合作培養人才。
首先對學生加強實現成人教育大眾化和社會化,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社會的就業行情,并深入探究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展開多角度、全方位立體教學法。其次,以企業需求為前提,針對性培養人才,并提升社會成名院校的招生規模。最后保證院校的招生質量和數量,以這樣的形式將招生發展成上升趨勢。
總而言之,社會成名院校在招生過程中沒有與中學校和學生進行充分的資源交流,會影響雙方信息的均衡。宣傳中避免非對稱信息有利于社會成名院校的發展和生存,同時,社會成名院校要建立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成人教育模式。聯合辦學模式的建設是現代教育思想創新的重要成果,也是今后實現成人教育大眾化和社會化的必由之路。
(本文作者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