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穎

2020年下半年,在疫情沖擊和外部變局下,如何進一步做好上海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近期,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分組審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市級決算及2020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攻堅克難和危中尋機,成了人大代表們熱議的高頻詞。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的嚴峻復雜性前所未有,本市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性前所未有。”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在作“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2020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時指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經濟經受住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影響,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均呈現負增長,二季度以來全市經濟運行加快全面恢復,主要指標呈現邊際改善、止跌回升態勢,經濟增長在疫情沖擊中體現韌性,城市能級在疫情防控中逆勢凸顯,高質量發展在逆周期中克難奮進。報告同時指出,需要重點關注經濟增長壓力較大、財政減收壓力較大、穩就業壓力較大、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較大、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壓力較大等五個問題。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們表示,報告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本市為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目標所做的工作。比如,在應對疫情沖擊嚴重影響方面措施有力,實現了經濟的企穩回升;在危機中怎樣抓住新的機遇方面也有新的思考,可以看出上半年工作成績來之不易。在肯定的同時,委員們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處。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魏偉明表示,報告應該充分地體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這個指導思想決定了我們計劃執行和計劃安排總的提綱,但是在報告中體現得還不夠充分”。
“政府在講成績的同時,我覺得應該把困難講的更多一點。”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顧偉強表示,一方面報告要講成績鼓舞大家的信心,另一方面,面對非常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更應該讓大家了解面臨的困難,“只有對困難有更多了解,我們才能更加堅定信心做好”。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毛放也表示,報告要對存在的困難,特別是對嚴峻的形勢深入分析,提出意見和建議。他提出,“相關政府部門要對下半年,對明年、后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有充分的預判”。
面對壓力,今后如何扎實推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攻堅克難”“危中尋機”是審議中委員們提及的高頻詞。針對報告中提到上海市企業生產經營壓力較大的問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陸曉棟表示,把服務企業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是當前一項重要的工作。“疫情期間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聯系服務企業,實現了全覆蓋,但是要防止一段時間之后,大家對此有所懈怠。”不久前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他建議,下一步人大要加強對條例的執法檢查,促進條例落實,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辰認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穩企業關鍵是保障企業,政府要通過積極主動的保障,讓企業自己找到在現有的情況下的出路。“不僅僅是給他一些政策”——張辰表示,一些企業已經在主動探索,“我聽到一家外企的CEO讓下屬研究,居家辦公能不能成為一部分工作人員的常態,從而縮小辦公室租賃的面積,降低辦公成本”。
疫情之后,焦慮、憂郁等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正日益凸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李鳴認為,人們對于精神衛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他建議,政府部門結合“十四五”規劃制定,對上海在精神衛生方面未來五年中的需求作一個評估,“對精神衛生需求的變化和精神衛生硬件軟件力量做一個整體評估”。他還建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從中長期來講,包括院校教學人才培養。就眼前而言,我認為有兩件事應該做,一是把精神衛生放進全科醫生崗位執業培訓中;二是在三甲、二甲醫院,適當增加這方面的醫療服務,在短期內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他還提出,通過政策鼓勵,大力開展對治療抑郁癥的中成藥的研發。
面對今年財政減收壓力較大,疫情防控、保障民生等支出呈剛性增長,財政收支緊、平衡難的狀況,如何精打細算安排各項支出,把納稅人的每一筆錢用在刀刃上、緊要處?在審議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2019年市級決算及2020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時,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小玫表示,政府相關部門一方面要開源節流,另一方面要加強財政預算績效管理。
毛放委員認為,財政預算是否合理關鍵要看預算支出最后產生的效益怎么樣。他提到中央相關部門已經在積極推進財政績效管理的改革——“正加快分行業、分領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設,2019年初步建成18個大類95個支出方向,130多條共性的績效指標,4000多條個性的績效指標。”他建議上海要抓住績效的牛鼻子,加快構建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陸曉棟委員表示,要高度重視上海市區兩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財政資金如何發揮作用事關兩級政府、三級管理機制的健康運行。”他提出,通過財力和事權的合理分配,充分調動各區積極性是當前上海經濟企穩回升,保持健康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為此,他建議市政府充分考慮各區意見,細化具體實施方案。
“有些問題講了又犯,犯了又講。”這是委員們審議審計報告時的普遍感受。“有的問題在審計報告中已經連續出現了三年。”委員們發現,不僅類似問題反復出現,而且審計整改建議也是一年年重復提出,似曾相識。如何對老問題常抓不懈并體現實效?
針對審計報告指出的,本市郊野公園建設存在配套設施用地不合規、防汛排水設施運行管理不到位等問題,李鳴委員表示,今年是本市郊野公園建設的第三個年頭,一些問題不能就事論事簡單地進行審計整改,政府相關部門應該進行一次階段性工作評估,要“一園一策”,更有針對性地推進審計整改工作。
對報告中曾多次提到的,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田春華委員建議政府相關部門下半年開展專項行動,解決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高、政策落地不及時、土地閑置以及項目開工不及時等問題,以應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
毛放委員建議進一步發揮審計的監督作用。“現在我們年年提供的是經濟的體檢表,所有項目都有。”他建議對這些項目進行細化分解,“哪些方面不合格,對策是什么,怎么來改進,下一年就會重點對準上一年不合格的指標進行跟蹤。”他還提出,希望審計部門形成三年、五年能夠反映長期跟蹤情況的審計報告。
“今年是‘十三五收尾之年,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顧偉強委員建議今年能夠圍繞老問題在預防解決方面做個總結,“‘十四五是新的一輪五年,我們要站在更高的臺階上,政府的治理能力要進一步提升。”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錢耀忠建議加強企業領導任前專業性培訓,通過加強管理,減少“常見病”的發生。
“這次審這個單位有這個問題,明年審另外一個單位也有類似問題,看起來每年屢審屢犯。”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趙偉星表示要解決屢審屢犯的問題的確不容易,他建議由市政府牽頭各部門解決根本性問題,避免類似問題重復產生。他同時表示,下一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將按照全國人大的要求,與審計部門協同監督推動這類問題的解決。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