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翁玉玲 葉柱均 陳加家 朱振武 廖學權

【摘要】 目的 探討1, 5-脫水葡萄糖醇(1, 5-AG)與氧化應激指標的相關性, 篩選出能反映糖尿病病情進展的敏感性指標, 對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治療評價和預后評估提供依據。方法 71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重組賴脯胰島素25干預3個月。分析氧化應激指標與各代謝指標的相關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偏相關、24 h尿游離8-異前列腺素F2α分泌率(8-iso-PGF2α/Cr)的偏相關。結果 共進行了173例次有效檢測。1, 5-AG與SOD呈負相關, 糖化血紅蛋白(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空腹血糖(FBG)、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AGE)、日間血糖平均絕對差(MODD)、膽固醇(CHO)、甘油三酯(TG)與SOD呈正相關性(r=-0.293、0.442、0.337、0.446、0.323、0.182、0.309、0.331、0.447, P<0.05);l, 5-AG與24 h尿8-iso-PGF2α/Cr呈負相關, HbA1c、GA、FBG、MBG、MAGE、MODD、餐后血糖的時間與曲線下面積增值(LAUC)與24 h尿8-iso-PGF2α/Cr呈正相關(r=-0.502、0.275、0.296、0.187、0.243、0.689、0.541、0.463, P<0.05)。僅TG、CHO、HbA1c、FBG、MODD與SOD的相關性保留, 而MBG和SOD的相關性經CHO或TG調整后均消失(r=0.111、0.146, P>0.05);1, 5-AG、GA、MAGE和SOD的相關性經HbA1c調整后消失(r=-0.019、-0.068、0.076, P>0.05)。只有MAGE、1, 5-AG與8-iso-PGF2α/Cr的相關性保留, 而HbA1c、GA、FBG、MBG和8-iso-PGF2α/Cr的相關性經1, 5-AG調整后均消失(r=-0.073、0.003、0.020、-0.031, P>0.05);MODD、LAUC和8-iso-PGF2α/Cr的相關性經MAGE調整后亦消失(r=0.029、-0.066, P>0.05)。結論 1, 5-AG可以反映T2DM患者體內氧化應激活化程度, 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治療評價和預后評估提供依據。
【關鍵詞】 1, 5-脫水葡萄糖醇;超氧化物歧化酶;8-異前列腺素F2α;2型糖尿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8.039
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是臨床工作中用于檢測、評價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和歐洲、美國的糖尿病組織均推薦FBG、餐后2 h血糖和HbA1c作為糖尿病診斷的標準[1]。但血糖指標僅能反映患者即時血糖水平, HbA1c反映的是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情況, 這些指標均不能反映出血糖的波動情況[2]。有資料顯示, 短時間內的高低血糖交替比高血糖本身危害性更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獨立危險因素之一就是血糖變異度, 且血糖的過度波動加速了T2DM患者視網膜病變 [3]。
傳統的糖尿病檢測指標(血糖和HbA1c)不能動態反映血糖的變化過程, 也不是病情進展的敏感指標, 選擇一種能更有效反映血糖波動及病情進展的監測指標, 對糖尿病病情控制評價及預后判斷有重要意義[4]。為此, 本研究擬對糖尿病患者病情狀況、血糖水平與1, 5-脫水葡萄糖醇(1, 5-Anhydroglucitol, 1, 5-AG)、8-iso-PGF2α、SOD等綜合指標進行分析, 篩選出能反映糖尿病病情進展的敏感性指標, 對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治療評價和預后評估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71例T2DM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T2DM診斷標準[5];年齡18~60歲;病程>3個月;HbA1c為7%~13%;患者對醫師告知的各種風險及事項表示理解, 并填寫風險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2個月應用糖皮質激素;合并慢急性感染;高血壓患者;既往有腦卒中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研究方案堅持生命倫理的社會價值, 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
1. 2 方法 采用重組賴脯胰島素25(甘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20063004, 規格:3 ml∶300 U)治療3個月, 皮下注射, 總量為0.5 U/kg, 其中40%為長效用藥, 每天晚上睡前21:00時注射;剩余60%平均分配在三餐餐前注射, 治療期間每3天電話隨訪1次, 每2周門診隨訪1次, 對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進行個性化干預, 并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以HbA1c<7%作為血糖控制目標。
1. 3 觀察指標 氧化應激指標包括24 h尿8-iso-PGF2α/Cr和SOD。代謝指標包括血清1, 5-AG、HbA1c、GA、FBG、MBG、MAGE、MODD和LAUC、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WHR)、收縮壓(SBP)、舒張壓(DBP)、CHO、TG。分析氧化應激指標與各代謝指標的相關性、SOD的偏相關、8-iso-PGF2α/Cr的偏相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8-iso-PGF2α/Cr、SOD與代謝指標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 兩變量相關性在控制其他變量的線性影響下采用偏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Pearson相關分析 共進行了173例次有效檢測。l, 5-AG與SOD呈負相關, HbA1c、GA、FBG、MBG、MAGE、MODD、CHO、TG與SOD呈正相關性(r=-0.293、0.442、0.337、0.446、0.323、0.182、0.309、0.331、0.447, P<0.05);l, 5-AG與24 h尿8-iso-PGF2α/Cr呈負相關, HbA1c、GA、FBG、MBG、MAGE、MODD、LAUC與24 h尿8-iso-PGF2α/Cr呈正相關(r=-0.502、0.275、0.296、0.187、0.243、0.689、0.541、0.463, P<0.05)。見表1。
2. 2 偏相關分析
2. 2. 1 SOD的偏相關分析 僅TG、CHO、HbA1c、FBG、MODD與SOD的相關性保留, 而MBG和SOD的相關性經CHO或TG調整后均消失(r=0.111、0.146, P>0.05);1, 5-AG、GA、MAGE和SOD的相關性經HbA1c調整后消失(r=-0.019、-0.068、0.076, P>0.05)。
2. 2. 2 8-iso-PGF2α/Cr的偏相關分析 只有MAGE、1, 5-AG與8-iso-PGF2α/Cr的相關性保留, 而HbA1c、GA、FBG、MBG和8-iso-PGF2α/Cr的相關性經1, 5-AG調整后均消失(r=-0.073、0.003、0.020、-0.031, P>0.05);MODD、LAUC和8-iso-PGF2α/Cr的相關性經MAGE調整后亦消失(r=0.029、-0.066, P>0.05)。
3 討論
相關小鼠模型實驗證實:T2DM中存在氧化應激。長期高血糖時, 機體存在下列變化:糖基化和糖氧化產物形成增加, 體內活性氧自由基簇(ROS)生成增多, SOD缺乏[5]。線粒體中ROS生成過多被認為是連接血糖升高和血管并發癥生化途徑中的主要環節。血糖不穩定引起的氧化應激反應是導致心、腦、腎以及大血管、微血管、神經等組織或者臟器損害的淵藪, 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原因[6]。MAGE與氧化損傷的各種標記物具有一定的相關性[7]。T2DM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的P66SFic基因表達增多, 并和體內顯示氧化應激水平的標志物8-iso-PGF2α水平相關。翟迎九[8]等通過對276例T2DM患者的血糖監測發現, 血糖波動振幅與尿中氧化指標8-iso-PGF2α的水平高度相關。
血清SOD和24 h尿游離8-iso-PGF2α/Cr能夠較靈敏地反映出機體脂質過氧化物的程度。余舒杰等[9]研究表明, 糖尿病患者體內血清SOD活性降低;Davi的研究表明, 8-iso-PGF2α具有生物活性及高度的穩定性, 是評估氧化應激反應的可靠指標。
1, 5-AG作為血糖波動短期評價指標, 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同步臨床監測實驗。韓國一項研究表明, 低血糖評分與1, 5-AG水平呈負相關。相關研究選取1型糖尿病患者, 對肥胖、血糖波動、1, 5-AG及HbA1c等指標進行了相關性研究, 提示1, 5-AG可能與美國I型糖尿病青年患者中肥胖及病情進展有關[10]。本研究結果顯示, TG、CHO、HbA1c、FBG、MODD與SOD的相關性保留;MAGE、1, 5-AG與8-iso-PGF2α/Cr的相關性保留。進一步的分析提示, 1, 5-AG與8-iso-PGF2α/Cr的相關性較強, MAGE亦如此, 經偏相關分析后其他血糖檢測指標與8-iso-PGF2α/Cr相關性消失。而與SOD主要相關的指標較多, 如TG、CHO、HbA1c、FBG、MODD, 這一結果同時表明8-iso-PGF2α/Cr的產生和釋放可能與血糖波動關系更為密切, 而SOD的代謝過程可能主要與由HbA1c反映的慢性高糖狀態引起的糖代謝紊亂以及脂代謝紊亂有關。
綜上所述, 1, 5-AG可以反映T2DM患者體內氧化應激活化程度, 為糖尿病的病情監測、治療評價和預后評估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Salomon C, Scholz-Romero K, Sarker S, et al.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bioactivity of placenta-derivedexosomes in matemal drculation across gestation. Diabetes, 2016, 65(3):598-609.
[2] England L, Kotelchuck M, Wilson HG, et al. Estimating the recurrence rate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in massachusetts 1998-2007: methods and findings. Matern Child Health J, 2015, 19(10):2303-2313.
[3] 高鵬, 王梅, 李紅艷, 等. 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并發癥中的價值.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5, 22(4):361-362.
[4] 溫曉曉, 金鳳表, 張力輝, 等. 1, 5脫水葡萄糖醇與2型糖尿病相關研究進展. 河北醫藥, 2017, 39(10):1576-1579.
[5] 黎洋, 米永華. 糖尿病患者1, 5-脫水葡萄糖醇、糖化血清蛋白、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與胰島素水平相關性及其診斷價值.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 37(18):4515-4516.
[6] 劉敏, 王彥. 1, 5-脫水葡萄糖醇與糖尿病及其并發癥. 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8, 38(2):106-109.
[7] 林敏, 鄭華, 陳麗萌, 等. 1, 5-脫水葡萄糖醇檢測對短期血糖水平預測及臨床新應用研究.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8, 33(4):1-3, 7.
[8] 翟迎九, 郭美姿, 呂清, 等. 血糖波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指標及胰島β細胞功能的影響.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8, 12(9):500-503.
[9] 余舒杰, 王敏, 周彬, 等.高血壓及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漿內脂素與SOD的相關性.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5, 36(5):699-703.
[10] 張偉開, 張玲. 糖尿病腎病患者SOD-Mn基因多態性與腎功能、氧化性損傷的相關性.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8, 24(14):1311-1314, 1318.
[收稿日期:20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