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懷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市場經濟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和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穩步提高。受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和市場經濟等價交換等因素的影響沖擊,部分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有所松動和動搖,如何幫助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是新時代黨務干部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決的事情。
關鍵詞: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與監督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對廣大黨員干部提出新的考驗,這是新形勢下如何做好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一大挑戰,需要我們冷靜的分析與思考。
一、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堅定,政治思想覺悟高,能夠自覺做到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與新時代黨性的要求相比,部分黨員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理想信念動搖,不夠堅定
部分黨員干部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墮落、冷淡,甚至喪失了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黨的忠誠逐步弱化,自己是“家里的天,單位的草”等思想逐步泛濫,在相當一部分黨員、干部中存在,集體榮譽感不強、缺乏大局觀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不足,在工作生活中不能嚴格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缺乏進取精神和啃硬骨頭的拼勁,拈輕怕重,擔當精神不強。
(二)宗旨觀念不強,服務意識差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絕大多數黨員干部都能夠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為了集體和他人的利益犧牲個人利益,甚至寶貴的生命。但也有個別黨員干部受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影響,將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和等價交換等原則特點應用到工作當中來,有時不惜以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為前提,追求個人的政治和經濟利益最大化,宗旨意識逐步弱化、淡化,甚至把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拋在腦后。
(三)黨員意識淡薄,甘于淪陷
在我黨九千多萬黨員中,部分黨員干部組織紀律渙散,黨員干部身份意識淡薄,形式主義、個人主義、官僚主義、自由主義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放松對自己的要求,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甘于淪陷“群眾化”,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缺失;有的個人主義、官僚主義較重,脫離人民群眾;還有的意志消沉,組織原則性不強,對社會中的一些錯誤言論不敢“亮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四)職業道德缺失,行為失范。
黨員領導干部是國家公共資源的管理者,所從事的職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公共性”。黨員領導干部的官德就是他們的職業道德。黨員領導干部本人是公仆,職業是公職,權力是公權,事務是公務,利益是公利。一部分黨員干部職業道德逐漸缺失,把權力商業化、私有化,視權力范圍為自己的“專屬領地”和私有財產并謀取利益,嚴重破壞整個領導干部隊伍政治生態和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拉大黨和人民群眾的距離,制造了對立情緒。還有部分黨員干部不信馬列信鬼神、不信科學信迷信,會上談馬列,會下敬“大師”,在社會上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徹底喪失黨員領導干部公權力的職業道德底線。
二、理想信念動搖原因
(一)理論學習膚淺
政治上的堅定,源于理論上的清醒,學習可以幫助我們去除偽科學,明確目標與方向,從而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和信仰。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是因為長期不注重理論學習的結果。因為沒有真正掌握馬列主義精髓,對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模糊,理論指導實踐差,嘴上講信仰,但行動上從來沒有真正的踐行信仰。同時,針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不徹底、形式單一、內容不符等原因,也是影響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學習效果的重要方面。
(二)受“官本位”文化影響
我國經歷了2 000多年的封建社會,封建社會文化中“官本位”思想的影響任然較重,敬官、畏官、想做官和以官級大小來衡量人生價值的社會心理嚴重影響著我們的黨員干部。一些宗旨意識差的黨員干部,為了升官發財搞“人身依附,攀附權貴”,危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在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越來越淡薄,理想信念也越來越淡化。
(三)受市場規則影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市場經濟中自由競爭、等價交換、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原則對一些黨員干部的沖擊,造成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發生扭曲,把“糖衣炮彈”當友情,把市場“潛規則”當回報,逐步將服務演變成了市場交易,徹底喪失理想信念而患“軟骨病”。
(四)受黨內不良現象影響
黨員隊伍中出現的一批違法違紀現象對整個黨員干部隊伍影響較大,特別是黨的一些高級干部在喪失黨的信念信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負面效應,對一些年輕的黨員干部影響尤其較大,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距,很容易使人產生悲觀情緒,甚至對黨的先進性產生懷疑,從而動搖了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
三、解決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理論教育培訓
1.加大黨員干部培訓力度。
《中國共產黨黨校工作條例》明確規定,黨校(行政學院)教學應當突出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的主業主課地位,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70%,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于總課時的20%;對學員的教育培訓目標是教育引導學員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通過培訓,把一些困擾黨員干部的問題說清楚、講透徹,徹底清除“封建思想殘毒”。同時定期在黨校舉辦一些廉政教育專題培訓班,針對理想信念和黨性專題研討,讓廣大領導干部全面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打掉一些不對的念頭,全面提高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文化侵蝕的能力,從思想根源上打牢我們的防火墻。
2.嚴格落實黨員干部到黨校授課制度
讓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和一些權力部門及重要崗位的黨員干部來黨校為參訓學員授課。一方面效果好,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和部門,見識廣、經歷豐富,授課的一些事例真實生動,會很深刻。一方面會增強授課者法人自律意識。聽別人講100遍,不如自己講一遍。授課的黨員干部在收集授課資料和案例的備課過程中,無形中會起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促使他們進一步堅定黨的理想信念,切實提高黨性修養。
(二)強化實踐鍛煉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也是人生改造的有效的途徑。黨性只有通過真實的社會實踐才能得到提高和升華。工作中,始終奉行執政與服務相統一的理念,在每年清明節、七一建黨節、國慶節和三夏、秋收等時節組織黨員干部到農村、生產一線、監獄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體驗式活動凈化心靈、純潔思想、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增進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切實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穿到社會實踐之中,在服務社會的活動中提高覺悟,發揮表率,增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權力觀。
(三)完善監督體制機制
1.加強黨內監督
要健全黨內的各種監督制度和措施,包括述職述廉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個人收入申報制度、廉政檔案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規范用權程序,保證黨員干部處于組織的監督之下。推行公開辦事制度,包括政務公開、事務公開、財務公開等。凡是辦理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凡是能夠公開的用權行為,都要向社會公開,通過實行辦事公開,提高權力運行透明度,堅定理想信念,抑制權力腐敗,同時不斷加強人大、政協監督。通過規范定期向人大常委會報告程序,認真聽取和審議有關工作報告。嚴格審查財政預算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加強對司法工作的監督,防止執法不公、貪贓枉法行為的發生。加強執法檢查、監督及人大代表視察工作,切實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作用。進一步加強和發揮人民政協通過提出建議和批評,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工作的監督作用。
2.加強社會輿論監督
加強社會輿論監督是彌補“同體監督”不足的有力措施。能有效破解“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下級監督太險”的弊端,通過建立規范和全會輿論監督、群眾監督、媒體監督、網絡監督等渠道和程序,編織不敢腐的科學監督體系,為全面加強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營造不想腐的理想社會環境和氛圍。
3.持續保持高壓懲戒力度
要繼續堅持腐敗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加大對嚴重違紀違法黨員干部的查處力度,在客觀方面起到一定的震懾和預防作用,此外,充分發揮利用好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介的獨特優勢,對選樹的模范人物等進行宣傳報道,通過凈化政治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素養。
參考文獻:
[1]馬桂英.職業道德建設在黨政干部隊伍建設中的重要性探討[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17(1):13-15
[2]李揚,張瀟文,袁文,王里.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群眾,2014(4):64-65
[3]李小勇.新形勢下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7):1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