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華
【摘 要】 語文學科是初中生必修的一門功課,是他們了解一切學科知識的基礎,為此,初中語文被賦予了更多的“橋梁”色彩。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語文基礎的掌握狀況,為此,語文教師必須給學生布置一定的作業,讓學生感受到作業方式的靈活,并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業的完成活動中。為此,本文結合教學實際經驗,提出了具體的作業布置方式,希望可以讓學生在科學化的作業狀態下更好地發展,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關鍵詞】 作業設計 ?初中語文 ?指導方式
布置作業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通過布置作業,可以讓學生在訓練中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但是布置語文作業絕不是僅僅讓學生做練習題那么簡單單調,也不僅僅是讓學生背誦課文那么簡單。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著重思考學生的語文基礎能力,要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的目標為學生布置適合恰當的作業。在合適的語文作業中,學生可以得到基礎性的鍛煉,既可以鞏固所學過的知識,對于應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可以提升學生自己的整體發展水平。
一、作業布置要多樣化
教師在布置作業中要充分思考學生發展的多樣性特點為他們布置多樣化的作業,讓學生在多樣而靈活的作業中樂于做作業,提升他們的素養。具體而言,語文教師不僅要思考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基礎,讓學生掌握文本的基本知識結構,還要充分結合一定的現代化發展技術,讓學生在相關拓展中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更要讓學生在作業中掌握一定的人物發展形象,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在教師多樣化的作業設置中,學生感受到語文作業的多維角度,可以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藤野先生》一文教學中,我為學生布置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作業任務:第一,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文本內容,并在內容中選擇出恰當的好詞好句進行積累,體會文本的描寫特色和獨到之處。第二,讓學生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搜集有關人物描寫的語言積累,并研究本文中的人物描寫方法,然后效仿文本的寫作技巧進行片斷的創作。第三,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拿到課堂進行閱讀分享,如此,學生對文本中所學藤野先生的人物印象非常深刻,同時也讓學生明白寫作得學會去積累素材,并且掌握相關寫人物的技巧。這樣就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二、作業布置要趣味化
初中生大多喜歡趣味性的學習環境,在趣味化的環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十足,對要學的內容也充滿了期待。在傳統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往往將學生的地位放在很偏遠的地方,如此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還影響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為此,語文教師要盡量為學生布置一些趣味化的作業,讓學生帶著快樂的情緒去完成語文作業,提升他們的認知。在教師趣味化的作業設計中,學生可以體會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使二者有機結合,讓他們體會到傳統課堂無法體會的快樂,提升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核心素養。例如,在《大自然的語言》一課授課結束后,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與平時作業不同的類型,讓他們走出傳統作業的束縛,讓他們與大自然親近,激勵他們觀察大自然中的草木春秋、鶯歌燕舞,讓他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愜意。寫一篇觀察類日記,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悟到:做生活有心人,認真觀察會有無限驚喜,在這種收獲中有效提升了作業的質量。可見在趣味化的作業中,學生的認知得到了拓展,他們的作業積極性也得到提升。這樣對于課堂教學能有效推動,形成良性的教學循環。
三、布置作業要有層次化
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不是偶然的行為,也不是教師的某一節課就可以實現的目標,需要教師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為此,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提升是教師要思考的重要話題。不同基礎和學習背景的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和學習能力也不同。為此,在語文作業布置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在教師的尊重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輕松氣氛,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在個性化而富有層次化的作業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教師的民主立場,讓學生充滿學習活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將學生當成不同的葉子,對他們精心呵護,讓他們得到個性的展現,如此才能使得每個學生的能力達到最大程度的鍛煉,促進每個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例如,在《趙州橋》一課的作業布置中,語文教師可以依據學生自身的差異進行差異化布置,對于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則要求他們認真閱讀文本并掌握說明文相關文體知識,然后讓他們結合同步練習進行強化鞏固;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讓他們在掌握好文體知識基礎上,明確文章寫作思路和技巧,并布置在課后進行說明文文體寫作,寫作前要求他們借鑒所學文章的架構及說明文寫作技巧,在寫作的過程中,還要求學生要深入把握所寫事物的特征,爭取能寫出規范的說明文。在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作業之后,語文教師要對學生施加不同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正面評價和激勵,提高他們對作業的興趣,并且讓他們發現自己存在的優點和缺點的同時,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發展水平。
結語
作業布置是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的重要補充,是以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目標的教學方式,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融趣味性、多樣化、層次化等為一體,讓學生寓學于樂,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體會語文的樂趣。當然,語文教師進行作業布置的過程中還要繼續研究和創新,讓學生感受到學語文樂趣的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體現,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孫婧婧.初中語文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3):18-19.
[2] 徐美珍.優化語文作業 實現輕負高質——對初中語文作業有效性的思考[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04):122-124.
[3] 穆洪波.關于初中語文作業評價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1):98-100+117.
[4] 黃楓.精心設計,合理布置——淺談初中語文作業有效設計[J].文教資料,2010(36):73-74.
[5] 張波.淺談新課程標準下語文作業多樣化的設計策略[J].學園(教育科研),201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