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理解組織力內涵的基礎上,分析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的表現,調研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現狀,并從效度、廣度、深度、亮度四個角度對教工黨支部組織力進行評價,進而研究教工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內在邏輯,探索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組織力;教工黨支部;增強政治功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高校教師黨支部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的最基層黨組織,是團結和聯系廣大教師的橋梁紐帶,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支撐和組織保障。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提升教工黨支部組織力,對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具有重大而迫切的戰略意義。
文章在理解組織力內涵的基礎上,分析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的表現,調研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現狀,并從效度、廣度、深度、亮度四個角度對教工黨支部組織力進行評價,進而研究教工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內在邏輯,探索高校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組織力的內涵和維度
(一)黨的基層組織組織力的內涵
關于組織力的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F有研究普遍認為,黨的組織力是指由一定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根據特定的目標任務以及在其職權范圍內宣傳上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和發動群眾所煥發出來的整體合力。組織力包括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群眾凝聚力、社會號召力、發展推動力、自我革新力。
組織力是一個實踐性的概念,它包括了三個指向。一是“對上”的指向,即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各項任務貫徹落實到位;二是“對內”的指向,即加強自身組織建設,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吸收黨外先進分子,增強組織內部的凝聚力、戰斗力。三是“對外”的指向,即密切聯系群眾,把群眾有效地團結動員起來。組織力的內涵體現了對內與對外的統一,是黨的領導力、執政力與黨內組織管理力的有機統一。為了實現上述三個向度的任務和目標,基層黨組織需要采取結構優化、制度完善、資源整合等多種手段和策略,實現組織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的表現
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是教工黨支部為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發揮整體功能,組織、凝聚、動員、影響各方力量,從而貫徹執行黨的決定、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綜合能力。主要表現為政治引領力、組織執行力、群眾凝聚力、創新發展力四方面。
政治引領力,即組織引領廣大黨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強化“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組織執行力,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各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群眾凝聚力,指不斷深入師生群眾,服務群眾,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從而得到他們的認同,團結一致,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奮斗。創新發展力,指凝聚發展資源,推動中心工作發展,同時通過不斷學習,促進自身不斷發展。
二、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現狀
為更好地了解高校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現狀與存在問題,本課題運用問卷調研和個別訪談方法,對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現狀進行調查。同時就相關問題對高校黨建工作領導、專家、教工支部書記、專職組織員、普通黨員及個別群眾進行深度訪談。
根據組織力“對上”、“對外”、“對內”的三個面向,教工黨支部組織力評價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黨支部建設的“效度”、“力度”(包含“”深度”“”廣度”)、“亮度”三方面,具體包括:
一是教工黨支部建設的“效度”,即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功能發揮情況,包括思想政治建設、隊伍建設情況,“三會一課”及組織生活在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是教工黨支部建設的“力度”,體現為黨支部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即教工黨支部的工作覆蓋面;黨支部的群眾凝聚力、社會號召力;黨支部推進黨建與業務相結合情況;發揮立德樹人作用情況等。
三是教工黨支部建設的“亮度”,即支部開展品牌建設、特色黨建情況;以及整合組織資源,將其轉化為推動發展資源,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優勢的情況。
通過調研發現,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形勢下,教工黨支部整體建設呈健康態勢,組織建設不斷完善,廣大教師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較有力地推動了高校教育教學的改革和人才培養工作。但從新時代不斷提高基層黨建質量的要求以及十九大提出黨的建設目標出發,教工黨支部組織力建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從“效度”來看,教工黨支部政治功能發揮還不夠充分
一是思想政治建設重視程度不夠,政治引領乏力,教師黨支部政治功能存在“淡化”現象。一些教工黨支部對思想政治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停留在表面,思想政治學習與實際工作脫節。對意識形態工作的把握能力不夠,教師“四個自信”、“四個意識”還不夠強。二是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不強,存在黨的領導層層遞減現象。支部工作機制不健全,黨員教育管理寬松軟,黨內生活重形式輕成效?!叭龝徽n”制度、組織生活會制度、談心談話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等落實不夠規范、不夠到位。組織生活形式單一、質量不高,導致支部活力不足,隊伍建設存在軟化現象。
(二)從“力度”來看,黨建工作的覆蓋面不夠廣,工作內容不夠深入
一是聯系師生的廣度不夠。對教職工關切的實際問題方面重視不夠,踐行群眾路線還不夠扎實,使得黨員及群眾對黨組織的依存度、向心力不夠。黨支部工作范疇重黨內、輕黨外,支部工作局限在黨員中,與黨外群眾聯系較少。二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用發揮不夠,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一些黨支部書記角色定位不準,對大局缺乏了解,找不到黨支部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支部日常工作局限于被動應付上級黨委各項決策部署,組織生活游離于中心工作之外。一些支部不能針對社會和師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及本單位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組織黨員進行深入討論和思考,不能很好地將支部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三)從“亮度”來看,支部品牌黨建不強,創新發展力有待提升
教工支部工作存在重穩妥、輕創新的現象。黨支部工作創新意識不強,或雖有創新意識卻缺乏創新能力,不善于運用新方法開拓思路,解決問題。對黨支部品牌建設規劃和實踐不夠,較少支部能夠形成長期支部品牌。整合政治資源和組織資源的能力不足,推動中心工作發展的主體作用不明顯。
三、提升教工黨支部組織力的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為有效提升教工黨支部組織力,必須針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工作要求,重點從組織力對上、對內、對外的三個面向以及外部環境出發,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工作難點,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工作,通過提高黨支部政治領導力、思想凝聚力、組織覆蓋力、發展推動力、自我革新力,實現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整體效應,從而提高教工黨支部組織力。
(一)強化政治功能,提升政治引領力
增強教工黨支部組織力,首先要增強政治功能。其首要任務是帶領廣大師生堅持“兩個維護”、堅定“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同時要夯實黨支部工作的起點基礎,即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錘煉黨員的堅強黨性。具體從以下方面實現。第一,要加強支部書記隊伍建設,同時要持續加強支部班子建設。第二,落實好黨內基本制度。規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和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的落實,著力讓黨的各項基本制度成為加強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提升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力的重要抓手。第三,提升黨支部的思想引領力,加強對教師思想道德的政治把關作用。加強黨員教育的實效性,將黨的理論思想與具體實踐相結合。同時挖掘身邊道德風范和先進榜樣,注重提煉總結黨支部精神和文化,增強認同。
(二)著力推動中心工作,提升發展推動力
黨務工作、教學科研“兩張皮”現象是長久以來困擾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硬骨頭。只有找準支部工作與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增強支部活動的創造性,提升支部活動的吸引力,才能更好發揮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第一,擴大黨支部工作的覆蓋面,提升組織覆蓋力。要將人才培養、學科發展、教學科研等中心工作作為提升黨支部發展推動力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二,結合中心工作,激發黨支部和黨員的積極性。如從本單位的實際出發,結合教育教學、科研活動,積極開展“黨員教學示范崗”“黨員科研標兵崗”等崗位踐行活動,推進黨員教學示范團隊、黨員科研攻關團隊等的創建示范活動,并予以正面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三)深化拓展服務功能,增強群眾凝聚力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也是黨員應盡的義務和責任。要增強教工黨支部組織力,必須要通過實際行動深化拓展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群眾凝聚力。一是要服務好師生群眾。切實解決師生關心的實際問題,以實際行動使群眾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積極融入區域化黨建、城市基層黨建格局,整合優勢發展資源,服務中心工作。二是要服務好社會。教工黨支部要積極搭建服務平臺,積極奉獻服務社會。通過黨員義工、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創新創業等活動,積極奉獻服務社會,體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四)強化激勵考核,落實黨建責任
要通過科學的考核評價,壓緊壓實黨建主體責任。通過實施正向激勵,激發教師黨建工作的熱情,不斷壯大黨建責任共同體。一是要建立科學完善的過程評價和監督考核機制,促進黨支部主體作用的發揮和黨建責任制的落實。二是要建立完善激勵機制,激發支部工作活力。做好黨支部示范創建工作,積極開展“模范教師黨支部”“‘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評選創建工作,樹立標桿黨支部,推動教工黨支部建設的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小新.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光明日報2017年11月27日.
[2] 李希友.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中國組織人事報2018年3月21日.
[3] 梁田庚.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黨建研究2018年第7期.
[4] 高振崗.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提升組織力的理論探源與實踐路向,探索2018年第2期.
作者簡介:尹紅?。?983- ),女,江蘇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黨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