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先俊 孫吉良 馮建國 劉媛媛
【摘要】隨著部隊裝備的不斷更新和實戰化建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以及專業實操性強等特點,需合理選擇與科學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從語言類、直觀類、操作練習類、綜合類等教學方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專業實踐教學方法問題
一、項目介紹及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改革背景
通信類專業課程共×××學時,該課程對應部隊通信崗位。“通信專業實踐教學方法探索與實踐”項目的改革,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隨著部隊裝備的不斷更新和實戰化建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使通信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條件、教學方法等必須隨之更新變化;二是通信專業實操性強、周期性長、重復單調等特點,需要在教學訓練中更好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員訓練興趣和提升專業技能;三是每一種教學方法既有內容的特定性、對象的特定性,又有自己的適應范圍和應用條件。因此,合理選擇和科學運用與教學內容相符、與教學目標一致、與教學特點相適應、與教學對象相貼近的教學方法,并將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組合,綜合運用,是提高該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需要下大氣力進行探索。
(二)指導思想
通信專業課程教學方法綜合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為牽引,以當代教學方法選擇與運用的理論為先導,以語言類教學法、直觀類教學法、操作練習類教學法、綜合類教學法等為研究對象,探索其在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步驟、注意事項及綜合運用,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創新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三)改革目標
經過近3年的研究與實踐,使課程教學方法從單一走向多樣,從以教員為中心走向以學員為中心,和諧創新互動,實現由知識傳授為特征的傳統教學向能力培養為導向的智慧教學轉型,構建提高學員創新能力與崗位任職能力的“語言類方法+直觀類方法+操作練習類方法+綜合類方法”四位一體通信類課程綜合教學方法體系。
二、經驗做法
綜合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考慮教學方法的綜合性、多樣性和可補償性,積極探索“語言類方法+直觀類方法+操作練習類方法+綜合類方法”等四大類教學方法,使其相互補充、揚長避短,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方法的綜合效益,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第一,通過語言類教學方法,有助于學員掌握報務理論知識和技術動作,增強其理論聯系實際的意識和能力。
語言類教學方法包括講解法、指導法、講評法、經驗交流法等。
1.講解法
講解法,通常有3種形式:一是直接講述。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的順序進行講解。二是解難答疑。根據學員存在的疑難問題,以解答的方式進行講解。三是口訣式講解。把動作要領的主要部分編成“順口溜”進行講解。如手鍵發報用力要領可歸納為:“發報用力是關鍵,腕指配合緊相連,手腕抬起垂直打,手指速撐力下傳,手腕動作要均勻,不推不拉不斜偏,手指支撐力要好,腕力主導指力傳。”這樣講解,既生動活潑,又便于學員記憶。
2.指導法
指導法是在訓練過程中,教員指導學員掌握規范的操作程序和技術要領而達到提高技能的方法。指導法是報務訓練中經常使用的方法。
訓練過程中,學員如何發現并糾正自己存在的毛病?如何掌握提速的時機等,是經常需要解決的問題。每個學員的情況千差萬別,不能集體講解,也不宜統一要求,而學員自己又處在朦朧的意識狀態中。這就需要教員因人而宜、因時而宜地分別進行指導。如對新報務員講如何把握提速時機,教員根據學員拍發情況,逐一進行指導,杜絕盲目提速,防止學員相互攀比,造成手法別扭或質量下降。
3.講評法
在階段訓練中,教員運用總結講評的形式,分析訓練過程和結果,提出改進要求,力求講評內容實事求是。講評既不夸大成績,也不掩蓋問題。提出的要求切實可行,不急于求成或壓制學員訓練積極性。一般情況下,訓練密度較大時放在課后講評,而較小時放在課前講評(講評上次課的情況)較好。若一次課訓練時間較長,可在中間講評一次。在專業訓練中,適當加大講評力度,不能等問題成了堆,或者等錯誤苗頭發展成了痼癖毛病后才去講評。
4.經驗交流法
經驗交流法是訓練過程中,采取教員、學員以談自身訓練經驗體會的方式,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在運用經驗交流法教學方面,首先是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員通常選擇出先進的人和事例,或選擇有代表意義的問題,作為研討的課題。其次是靈活交流方式。通過召開辦班務會、現場會、觀摩會,采取書面表述、口頭發言等方式談體會、傳經驗,進行深層次交流研討。
第二,引入直觀類教學方法,有助于學員了解動作的表象、結構和概念,增強感知和理解能力。
報務技術訓練是一種以動作技能為主的訓練活動,所講解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涉及到具體的動作上,訓練中采用直觀類教學方法效果較好。該教學方法主要包括:
1.示范法
正確的示范,不僅可以使學員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還可提高學員的訓練興趣。示范法通常有先講后示范、先示范后講、邊講邊示范等幾種。
教員每次示范,都必須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教員示范前,一般向學員講明看什么?怎么看?在教新動作時,為了讓學員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一般先做一次完整的示范,然后結合教練要素,再重點示范、慢速或常速示范。
示范時動作力求做到準確、熟練、輕快、優美,使學員一開始就對動作有個正確的印象。同時,示范與講解結合運用,使直觀與思維結合。從而集中學員的注意力,并啟發他們積極思維,使其明確看什么,懂得怎么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
2.聽辨法
聽辨法是指在訓練中,運用人工或機器播放報文,使學員建立正規的電碼概念,提高電碼符合的識別能力,或建立正規的報調的一種方法。在訓練初期,教員慢速拍發摩爾斯電碼符號,學員聽辨,并反應對應電碼。在訓練中后期,利用機器中速或快速播發報文。采用聽辨法,一是要注意控制好報文的速度,以免引起混碼等。二是要循序漸進,不可忽快忽慢。
3.監聽(視)法
教員充分運用訓練控制臺或糾察臺、監視儀等器材監聽、監視收報、手鍵(電子鍵)發報、電傳打字、線路通報或電臺通報訓練,掌握學員訓練情況,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地提出改正措施。運用監聽(視)法時,教員采取普遍監聽(視)與重點監聽(視)相結合方式,了解整體情況,重點監聽(視)手法不好的學員,同時聽、看與指導相結合,發現其問題根源,從而進行針對性指導。
第三,依托操作練習類教學方法,有助于學員鞏固知識、應用知識,推動報務技能的進一步形成。
操作練習方法主要有:分解練習法、重復練習法、變換練習法、降速練習法、分組練習法等。運用這些練習方法,對于促進和提高訓練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分解練習法
分解練習能變難為易,化繁為簡,降低訓練難度,增強報務員的信心和勇氣,減少錯誤動作,少走彎路。分解練習法是基礎技術科目訓練初期普遍采用的方法。如初訓發報,可分解為握鍵姿勢→單點拍發→多點拍發→單劃拍發→多劃拍發→點劃連接拍發→單字拍發→報文連貫拍發的順序進行;初訓電傳打字可分解為握姿及指法定位→用力要領體會→單字拍發→報文拍發的順序進行。
2.重復練習法
運用生理學揭示。人的機能形成和鞏固都是通過肌肉活動進行反復多次強化來實現的。因為,人體在運動的作用下發生的各種適應性變化,只靠一兩次練習時不可能穩定的,同時,斷斷續續地練習也不利于技能的形成。只有堅持經常的、反復的練習,人的動作技能才能日趨完善,技能水平才能不斷提高。因此,重復練習法是報務訓練常用的練習方法。
比如,在組織手鍵報文拍發時,教學人員嚴格按報文拍發規律進行重復練習,注重拍發過程中腕部上下活動位置以及腕指力的形成,一直重復到技能形成正確的動作時為止。
除此之外,逐步提高訓練強度,以便在困難和復雜的條件下仍能保持技能動作的正確性,使所學技能具有更高的實用價值。當然,由于重復練習法練習的條件相對固定,有時顯得單調乏味,學員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需要靠學員高度的練習自覺性和堅強的意志予以防止和克制。
3.變換練習法
變換練習的方式通常有:一是變換練習的條件。如改變信號音調、干擾種類、更換報底等。二是變換練習的環境。如抄報練習可進行線路抄報、機上抄報;電臺實習可在室內組織,也可在野外組織。三是變換技術特征、增加或減少動作難度與速度等。通過在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的變換練習使學員產生更強的適應能力,提高在各種復雜環境下運用技能的能力。同時,還能消除枯燥、厭煩情緒,從而提高訓練興趣。
4.降速練習法
降速練習法是指為實現糾正某些錯誤動作和掌握高難度的技術,而暫時降低派發速度或抄收速度的練習方法。
抄收報文時,有的學員容易搶抄,掉碼,混碼。拍發報文時,出現痼癖動作,跟不上拍發速度,此時常采用降速練習法。在此過程中,我們首先向學員講清降速練習的依據、目的。如為什么要降速?怎樣降速?練習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同時,加強技術指導,注意對后進學員實施跟蹤檢查,及時給予指導。
5.分組練習法
在訓練中后期,根據訓練情況常采用分組練習法。通過分組練習,改變了技術好的學員“吃不飽”、技術差的學員“吃不了”的現象,適應不同層次學員訓練需要。從而使成績優秀的學員達到更高訓練標準,成績中等學員達到優秀,成績較差學員達到大綱標準。
第四,采用綜合類教學方法,有助于學員練技術、練思想和練作風,提升訓練興趣和積極性
綜合類教學方法包括評比競賽法、表揚與批評等方法。
1.評比競賽法
根據年輕學員榮譽感強,競爭意識濃的心理特點,我們設置評比競賽法,通過某段時間的訓練或某個科目的訓練而進行訓練考核,評選出優勝單位和個人。比如,訓練初期組織電碼報文的朗讀,字體書寫比賽,訓練中期組織報文抄收和拍發比賽,訓練后期組織綜合演練等。在比賽中堅持“三為主”“三為輔”的原則。即評比條件以質量為主、速度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