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生
【摘要】新冠疫情下,為解決網絡授課問題,提出了“五+”模式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方法,總結了非常時期上好思政課的具體做法。以思政課的“五+”混合式教學模式為研究對象,既從宏觀角度研究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和價值體現,又從微觀角度對思政課的“五+”混合式教學模式運用實施和應用路徑進行闡述,為抗“疫”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上好思政課進行理論探討和經驗總結。
【關鍵詞】新冠疫情“五+”模式思政課混合教學法
一、問題的提出
2020新年伊始,一場規模空前的傳染性疾病不期而至,這場瘟疫給全國各行各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對于高校而言,最大的障礙就是學生不能按時返校,但是課程必須按時完成,尤其是對于即將畢業的同學而言,學校必須保證他們按時畢業,最后一個學期的課程必須按時上課并考試。由此,必須對當前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在學校的指導下,思政課全體教師展開了新教學模式的探討,“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應運而生。“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屬于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一種,是在特殊情況下產生的非常模式,但是,這一模式也具有常規情況下推廣的適用性。
混合式教學在西方起步較早,所以關于混合式教學的概念與特征的研究成果也多在國外。目前,國內外研究者對混合式教學的研究已基本達成共識: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學將煥發出蓬勃的生機與動力。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概念的界定,目前學術界爭議較多,較為主流的觀點認為,混合式教學(Blending Learning)的原有含義就是混合式學習或結合式學習,即各種學習方式的結合,計算機輔助學習方式、視聽媒體的學習方式與傳統學習方式相結合,自主學習方式與協作學習方式相結合等。它是把傳統教學和網絡化教學相結合,兼取二者之長而形成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二、“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
(一)“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框架
1.線上+線下。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首先要做的就是由學工處和教務處協作為各個上課班級建立QQ群。教師在上課之前,通過QQ群發送電子課本、教學PPT、講義等相關教學材料給學生。每次上課之前,學生在線下學習本節課的教學材料,并在線上觀看相關慕課內容,以備上課時討論所用。上課時,通過QQ群簽到接龍或者騰訊課堂簽到,完成課堂考勤。下課后,還要在線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由班長匯總及時發送給老師,這些作業將作為平時分記入最終成績。
2.慕課+翻轉課堂。上課前,老師提前布置課前任務,讓同學們提前觀看相關慕課內容,并思考和本節課內容相關的三個思考題,每個自然班需選派一名同學做好在課堂上進行慕課內容復述的準備。上課之后,首先進行慕課內容復述環節,由每個小班在課前指定的同學對所學慕課的內容進行復述,教師對復述情況進行點評。
3.講授+研討。在講授環節,教師對本節課上課內容進行重點講解和補充,完善課程內容。然后進入主題討論環節,該環節討論的主題在課前已經發給同學們,這些主題都是本節課內容的重點或難點,同學們在觀看慕課后對該問題進行思考并隨時準備發言。每一個同學發言之后,教師要對發言內容進行點評,指出不足之處,讓同學們對該問題有更好地掌握,加深對本節課重點難點的理解。主題討論環節之后進入自由討論環節,同學們針對本節課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者就不懂的問題進行線上咨詢。
4.課內+課外。同學們在課外完成慕課內容的學習,在利用時間的同時,也讓同學們有足夠的時間在課堂上翻轉和研討,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增加思政課教學的參與度和同學們對思政課的興趣感。課堂教學完成后,對于課堂上疑惑的問題,同學們還可以在課外通過QQ和老師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對課內學習的補充。
5.理論+實踐。新冠疫情背景下,同學們不能按時到校上課,這使得大規模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變得不可能。為了是社會實踐課能夠順利進行,本模式倡導同學們化整為零,在家鄉附近利用優勢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具體實施時,根據家鄉的資源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紅色文化考察、鄉土文化調查、新農村或新社區調研,乃至博物館參觀學習和崗位實習等活動。
(二)“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監管和評價體系
1.針對上課過程的監管體系。與線下課程不同,線上課程要想做到實時監管,著實不易。為了盡最大可能做到對上課人員的監管,本模式采用以下幾種方式。第一,課前簽到。鑒于騰訊課堂的簽到功能不完善,也就是在后臺導不出簽到結果,因此配合QQ群的簽到接龍功能完成簽到環節。從導出的結果來看,沒有簽到的同學會單獨列出,因此哪位同學沒按時上課,結果一目了然。第二,課程中的隨機提問。為了防止上課成員簽到后離開課堂屏幕,上課過程中設置隨機點名提問環節,不能及時回應的同學可視為離開課堂,應扣除相應的考勤分數。通過以上兩個環節,基本可以保證同學們全程聽課。
2.針對成績的評價體系。“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成績評價體系區別于傳統的線下課堂評價體系,而是采用多元化和多樣式的評價體系。把成績中的大部分權重放在課堂,作為平時成績,而期末考試的權重相對較少。具體結構如下公式所示:總成績(100分)=考勤分(10分)+課堂表現(20分)+(課下作業30分)+期末考試(40分)。這種成績評價體系最大可能保證同學們的課堂學習效果,重視過程考核,采用累加式成績評價體系。期末考試采用線上純客觀題考試模式,在40分鐘內做完100道選擇題,基本沒有時間查閱課本和資料,能夠最大程度保證成績的客觀性。
三、“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點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點
1.解決了疫情背景下異地教學的困難。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來襲,整個社會按下了暫定鍵,學生無法正常到校,但必須做到停課不停學,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如何解決這個前所未有的困難,線上授課成了必選項。“五+”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不但能夠解決學生異地上課的難題,而且還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上課過程中還能加強師生互動,實現因地制宜的社會實踐。讓同學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在翻轉課堂、師生互動、社會實踐中品味思政課的學習樂趣,從而愛上思政課,真正地實現立德樹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