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俞璇 龍宣辰
走區域協同型高質量發展路子
——大力推進開放合作,弘揚“利他”文化,攜手武陵山周邊地區推動協同發展,加強區縣間協同發展,促進內外聯動、互利共贏
驅車至重慶渝東南武陵山區,烏江沿著蒼莽的大山靜靜流淌,形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
眼前的山水讓渝東南令人神往,也曾使其閉塞落后。但如今,隨著渝東南武陵山區各城市協同發展,一切都已不同。
黔江區雖位于武陵山腹地,卻具備“一機場一普鐵一動車兩高速”,每周有數萬來往渝東南的商旅在此中轉。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每月平均向全國各地發出上千萬單快遞,湘西臘肉、龔灘苕粉絲等武陵山特色農產品,穿過重重高山,跨過滔滔江河,進入千家萬戶。
互利共贏、內外聯動。近年來,黔江、秀山等渝東南武陵山區城市借助區位優勢,譜寫出區域協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共建交通網,打造武陵山地區交通樞紐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到成都上大學,從黔江提著鍋碗瓢盆坐大巴,坐輪船,再坐火車,路上整整需要4天。但現在,坐飛機只需要1個多小時。”年近花甲的顏敏是土生土長的黔江人,作為黔江武陵山機場董事長的他,見證著黔江從一個山里小城逐漸成為渝東南乃至武陵山區綜合交通樞紐的巨變。
2014年,規劃建設近10年的黔恩高速公路正式通車。
2019年,由重慶、湖北、湖南三省共建,聯通黔江、張家界、常德的黔張常鐵路正式通車,讓渝鄂湘三省市交界處擺脫了鐵路“空洞區”的歷史,給山區人民帶來福音。
2020年7月1日,伴隨著越來越清晰的轟鳴聲,從西安飛來的春秋航空9C6139航班逐漸降落,抵達黔江武陵山機場。
“這是我們新開通的一條城市航線。”顏敏自豪地說。
多年前,黔江武陵山機場只有“黔江—重慶”一條航線,后來經過多年發展,截至2019年共開通了北京、上海、昆明、成都、貴陽、長沙等14個城市的航線,實現旅客年吞吐量49.8萬人次。黔江正一步步成為武陵山區重要航空門戶和旅游中轉港。
交通是社會發展的“血脈”,交通興則百業興。黔恩高速公路、黔張常鐵路等跨省線路及黔江武陵山機場的建成,不僅帶來了便利的交通,更為武陵山區各城市文商旅協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串珠成線,共筑“渝東南旅游高地”
“好香呀,這是什么?”在九龍坡區楊家坪步行街閑逛的彭韓菊看著展臺上一盤焦香酥脆、類似煎餅的食物,向展臺后身著土家族服飾的工作人員發出了疑問。
“這是我們秀山的米豆腐。婆婆,來嘗一下。”
今年6月,第24屆重慶都市文化旅游節暨城際旅游交易會在解放碑步行街和楊家坪步行街同步舉行,渝東南多個區縣參與其中。展會上,除秀山米豆腐外,彭水粉條、黔江土家織錦、金竹苗繡、仙女山紅茶等特色產品吸引了眾多游客。
參加展會的各個區縣還與旅行社合作,聯合推出了多條精品旅游線路和優惠政策,其中“非去不可”線路就將武隆仙女山、黔江蒲花暗河、酉陽龔灘古鎮、彭水蚩尤九黎城等近10個景點串聯,讓游客在一周內便能充分感受渝東南風情。
“我們渝東南幾個區縣從2014年便開始協同發展旅游。”黔江區文旅委宣傳科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黔江接棒渝東南旅游聯盟主席職務,為大力宣傳渝東南文旅項目,將渝東南旅游特色從“珍珠”串成“項鏈”。黔江計劃聯合渝東南其他區縣共同舉辦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旅游節、渝東南首屆電商旅游文化節、渝東南生態民族旅游文化節等活動,并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大力推介渝東南區域旅游線路,打造渝東南旅游高地,讓更多人能“暢游渝東南,領略武陵風”。
“互聯網+三農”,激發電商發展新活力
2020年9月20日晚上10點,秀山巴谷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譚邦林站在秀山電商云倉B區,看著一輛滿載湖南永順獼猴桃的大貨車,緩緩駛入B區4號倉庫。
車上重達2.5萬公斤的獼猴桃,是當天一早剛從永順農戶家的果樹上摘下的。
“下個月我們還要買進10萬公斤湖南麻陽的冰糖橙。”譚邦林說。在巴谷鮮的淘寶店鋪里,能看到從武陵山區各地農戶手中收購的時鮮特產。僅2019年,他們便從農戶家中收購了總共1000多萬公斤的農產品,銷售額達1.6億元。
“在秀山,像我們巴谷鮮一樣將武陵山區農特產品送向全國各地的電商品牌還有百余個。”譚邦林自豪地說。
從2013年起,秀山開始著力發展電商產業。由電商專家帶頭運營網絡平臺,建立農產品收購及銷售渠道,組織電商技術培訓等。如今,秀山全縣電商從業人員達2.6萬人,全縣共有電商主體1760家、網絡店鋪1.6萬余個。
如今,秀山“互聯網+三農”的發展模式已成為“全國農村電商十大模式”之一,秀山更是兩次被納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連續兩年在全市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考核中位居前列。
2019年,秀山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45億元,其中網絡銷售武陵山區農特產品近10億元。
優化線路,打造區域物流中心
走進秀山(武陵)現代物流園韻達快遞分撥中心,記者就被上下兩層,紅黑相間,占地約400平方米,總長近50米的韻達智能傳送分撥系統所吸引。
“包裹被貼上快遞單后放在傳送帶上,通過紅外線掃描,系統會根據快遞單上的地區信息將其劃撥到不同的運輸口。”秀山韻達分撥中心負責人游建通一邊檢查系統運行情況,一邊介紹,“今年最忙的時候,一天有上萬件包裹需要分撥發出。這套系統不但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還最大程度降低了出錯率。”
事實上,秀山韻達快遞分撥中心的優勢還不止于此,作為武陵山區唯一一個快遞分撥中心,它的存在大大優化了武陵山及周邊地區的快遞運送線路。而同時具備倉儲功能的秀山(武陵)現代物流園,更是加快了貨物的調配效率。
“以前,一位上海的廚師購買彭水綠豆粉,至少需要等6天。因為快件需要從彭水運到重慶,再從重慶運到上海。但現在,賣家可以直接從我們物流園倉庫提貨,通過湖南送至上海,只需3天。”秀山物流協會會長車玉昕說。
2013年,車玉昕因看好秀山發展物流的區位優勢來到秀山,幾年時間內便為秀山物流園引入了郵政、圓通、中通等23家主流物流公司。
如今,秀山擁有渝懷鐵路區間上唯一的鐵路集裝箱站、化工品鐵路專線,以及8條快遞專線、17條武陵物流專線。快遞單票全程時效達到51.4小時,居西部地區時效第一;快遞起步價低至1.3元,比武陵山區周邊城市平均低2—3元。
明顯的效率和價格優勢,還吸引了建材、家居、汽摩等十大專業市場3300余家經營商戶入駐秀山(武陵)現代物流園,使其成為武陵山區百億級批發市場集群,輻射周邊300公里范圍,推動縣域外消費增長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