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長明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工作座談會的召開,再次開啟了黔江區發展的機遇之門。黔江要持續強化戰略支撐,更加注重從發展上抓落實,加快建成渝東南中心城市,打造“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在加快推動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發展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推動城鄉協調。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試點工作,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帶,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有機銜接。
發展生態經濟。因地制宜發展氣候、山上、水中、林下等生態經濟,推動企業、產業、園區綠色化轉型,深入實施“五大環保行動”,嚴格落實生態功能區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最終實現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經濟形態。
挖掘特色資源。深度優化城市空間格局,重組交通、產業、服務等發展要素,力爭2025年建成區面積和城市人口達到“雙30”目標。發揮“城在峽谷中、峽谷在城中”資源優勢,打造文景產城融合發展典范。建設一批具有山地風光、民族風情、地方風物的特色小鎮,打造渝東南美麗鄉村風景線。
打造全域旅游。將350多個旅游資源單體、8個4A級景區資源打造成一個景區方陣,構筑全域全景旅游格局。全速創建濯水5A級景區,投資120億元建設三塘蓋國際旅游康養度假區和城市峽谷景區,力爭“十四五”末旅游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2%以上。
構建立體樞紐。加快構建高鐵、高速、普鐵、航運互聯互通的立體交通,建成武陵山區第二大立體綜合交通樞紐。謀劃推動有軌電車、城市快速路等快速通道,完善“三環五縱六橫”的區內路網格局。
優化發展質量。組建市級投融資平臺,打造2—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5—7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力爭2025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在渝東南占比達40%以上。深化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三品”建設,形成200億級山地特色農業發展先行區。
提升人民幸福。突出抓好重點群體養老、保障、就業創業等工作,繼續保持“雙一流”大學上線率渝東南領先,全力建設渝東南職教城和國家產教融合創新示范區,打造區域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分中心和急救醫療中心。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