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海
古人曰:“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只是鏡中花、水中月。“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抓落實絕非一時一日之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至。因難見巧,愈險愈奇。很多歷史進步,都是在排除萬難中取得的,我們必須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一步一個腳印,不斷積小勝為大勝,把黨中央決策部署轉化為推動發展、創造特色、凝聚民心的務實舉措。
不折不扣抓執行
基層黨員干部,承擔的是基層工作,服務的是基層群眾,執行的是基本要求,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干,保持力度和韌勁,把釘子釘實釘牢,把工作做實做好。
要表里如一,不做選擇。作為黨員干部,無論在哪個崗位,做什么工作,都要堅守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線和原則,不做言行不一的“兩面人”。一是要聞令而動,有令必行。中央有要求,上級有部署,我們就要有行動。不亂評亂議、口無遮攔,不討價還價、我行我素,第一時間投入、想方設法推動、心無旁騖完成,用效率證明能力。二是要雷池不越,有禁必止。黨員干部要對明令禁止的堅決遵守,違反原則的堅決杜絕,不去觸碰底線、突破紅線,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做表態性服從、選擇性執行、應付性落實,用自律堅守定力。三是要唯旗誓奪,有先必爭。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把自身發展融入更大區域、放在更大平臺、著眼更遠時空去思考去謀劃,以精準理解、精細措施推動工作,相互之間“比學趕超”,用成績詮釋實力。四是要以民為本,有求必應。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該辦的事要堅決辦,決不能拖;能辦的事要馬上辦,決不能等;難辦的事要研究辦,決不能躲;需要協商的事要合力辦,決不能推,用行動展示魄力。
要堅持原則,不搞投機。干部干事就像軍人打仗一樣,絕不能想干就干、不愿干就不干,要摒棄“留得人情好辦事”和“出頭椽子會先爛”的信條,不做見風使舵的“墻頭草”。一是干事創業忌搞“花架子”。干部干部,就是干字當頭,先干一步。走過場、做虛功是勞民傷財不討好,挑擔子、當標桿才能為民請命出成績,要把心思用在抓落實上,把精力用在干事業上,把勁頭用在促發展上。二是面對任務別耍“小聰明”。要在“啃硬骨頭”上作示范,拿出躺著想事、坐著議事、站著干事的工作激情,力戒怕出錯不愿干事、怕麻煩不愿抓事、怕吃虧不愿攬事的消極心態,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干在實處。三是為人處世少玩“小九九”。黨員干部切不可把個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對有利可沾的就“上”,對無利可圖的就“讓”,必須堅定信念、慎獨慎微,多一點“陽光心態”,少一點“陰暗心理”,做到在各種考驗和誘惑面前風清氣正、光明磊落,堅決杜絕“精致的利己主義”。
要踏實勤勉,不打折扣。抓執行,任何人、任何環節、任何時間都不能打折扣、留余地、搞例外,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觀念,不做站樁度日的“稻草人”。一是要全心全意落實。廣大黨員干部要時常心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保持“清晨之問、靜夜之思,案無積卷、事不過夜”的狀態,只要符合客觀規律,只要法律法規允許,只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就應該堅定不移、不遺余力抓落實。二是要百分之百努力。立足新時代,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亟須廣大黨員干部繃緊一根弦,增強“朝受命、夕飲冰”的使命感和“晝無為、夜難寐”的緊迫感,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把落下的進度趕回來。三是要一以貫之執行。不管外部環境有什么不利影響,既定的工作思路和目標任務不能變,要保持一股拼勁、一種執著、一份堅守,盯住目標不放松,不達目的不罷休,永不懈怠、直至全勝。四是要撲下身子服務。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要樹立“施工員”精神,領導干部要不擺架子、放下身段,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血肉聯系,讓下沉一級、精益求精成為一種自覺、一種品質、一種情懷。
善作善成出特色
一個地方的發展,若想突出重圍,必須擁有核心競爭力。尋機遇、創特色、抓亮點,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要化危為機找潛能。“狹路相逢勇者勝,事到難處須放膽。”廣大黨員干部面對新時代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敢于擔當、直面矛盾、動真碰硬,應變局、平風波、除頑瘴、化危機,才能啃下改革發展路上的“硬骨頭”。一是要在短板中找發展跳板。“穿鞋”上路誰都能走,“光腳”下河卻要看勇氣和智慧。如何把最大“短板”變成有力“跳板”,需要我們涉險灘、闖難關,跑出改革創新“加速度”,善于借鑒別人的經驗,迎頭趕上,加速超越,實現“技術性彎道超車”。二是要在漏洞中尋發展空間。任何工作不可能做到嚴絲合縫、盡善盡美,但凡有漏洞,就會有風險,預防不及便會“蟻穴潰堤”,必須提前打好思想“預防針”,扎緊制度“鐵籠子”,筑牢作風“防火墻”,比別人提前堵住漏洞,防患未然,就能鞏固基礎、助力提升。三是要在弱項中挖發展潛力。“風物長宜放眼量”,只要站高望遠,敢于面對、善于破解,勇于在危機中找到轉機、創造生機、把握先機,深化改革破頑疾,守正創新去沉疴,就能打好翻身仗。
要立足實際出特色。路子選對了,還要看穿在腳上的鞋合不合適。脫離實際,說得“天花亂墜”、寫得“五彩斑斕”也無濟于事;立足實際,先干不爭論、先試不議論、先做不評論,才能干出特色、干出精彩。一是要挖掘優勢。每個地方、每個單位資源不同、基礎不同,各有長短、各有側重,要通過發現和對比,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東西挖掘出來、比選出來、深化下去,才能把短板補齊,把長板拉長。二是要培育特色。手上工作千頭萬緒,地方情況千差萬別,上級的指導不可能面面俱到,關鍵在于自我革新,思路一變天地寬,方法一改成效顯,找準改革創新的突破口,才能贏得主動、搶得先機、獲得特色。三是要凸顯亮點。“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切忌撐開五指滿天抓、見子打子被動干,要通觀全局,找準側重,咬定目標,推出一批拿得出手的看點、帶動力強的燃點、擺得上臺面的亮點,自加壓力,激發潛力,負重自強。
要創先爭優作示范。“出水才見兩腿泥。”我們做每項工作、搞任何創新,作風都必須務實,過程都必須扎實,決不能閉門造車、埋頭拉車。一是點上要出效果。每一處基層街道、村莊社區、院壩戶頭都是治理重點,城鎮街面做到“攤齊門、車歸位、街整潔、人守規”,農村院壩做到“清潔家園、和諧鄰里”,通過以點及面、點面結合,就會有“立竿見影、吹糠見米”的突出效果。二是線上要有形象。無論是產業線、文旅線,還是生態線、景觀線,都要立足于現有資源稟賦,有計劃、有目的、有特色地連點成線,通過重點突破、系統推進、整體打造,達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形成影響力大、示范性強的品牌形象。三是面上要能推廣。示范是創新,也是試錯。必須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敢想敢干、敢闖敢試,對率先突破、取得經驗的,及時拿到面上來研究論證,出臺一些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并及時總結提煉、完善規范,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最終帶動面上改革。
全心全意聚民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脫離群眾是最大的危險,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要幫群眾解難題。群眾利益無小事,一點一滴見初心,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才能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一是要訪群眾之難。堅持干部走訪、教師家訪、醫生巡訪、農技隨訪,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抓在手上,全力解決困擾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二是要解群眾之惑。領導干部應該常回家鄉、回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看看,對群眾掏心窩、講感情、話家常,把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不了解的政策及時帶回來、迅速解決好,讓群眾心聲有處訴、困難有人幫。三是要排群眾之憂。群眾所憂慮的事情就是黨員干部的“錯情本”,必須及時對照檢查,設身處地、更加主動地為他們服務,幫助他們解難排憂,全面對標對表、全面梳理問題、全面部署任務、全面整改落實。
要為群眾增福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每一個領導干部都只有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才能把人做大。如何辨別“真干事”和“假把式”?一是看民意閑談。群眾眼睛最雪亮、群眾心里最明白,只要在干事,群眾就會支持,只要真干事,群眾就會點贊,只要為群眾謀利,群眾就會擁護。二是看時間沉淀。作為守土一方的基層干部,要耐得住寂寞、經得住誘惑,對每一個選擇要多掂量、看清楚、想明白,干就干點成績,干就干出變化,用時間證明成績。三是看歷史檢驗。鉛華褪盡留本色,大浪淘沙見真金。圖一時之快,搞短期行為,是萬萬使不得的,必須增強責任感,提高預見性,發揮創造力,放眼未來、深謀遠慮,既讓今人滿意,又讓后人受惠。四是看群眾獲得。群眾的期盼是否實現,黨員干部應該多自我盤點、自我評估、自我檢視,把沒干好的干好、把沒干到的干到、把不滿意的做滿意。
要讓群眾享公平。群眾都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樸素觀念,只要讓公開公平觸手可及、公正公信感同身受,群眾滿意度自然就會節節攀升。一是要用公開保障公平。充分暢通公示公開渠道,讓群眾知道策為何制、惠從何來、利在何處,讓群眾看明白、聽明白、算明白。二是要用公正維護公平。公正是為官的底線,凡事要一碗水端平,公道處事、公正辦事,維護公平、伸張正義,讓群眾不再懷疑、不再猶豫、不再擔心,公正理念就會深入人心。三是要用公信塑造公平。能否深入人心、凝聚民心,關鍵要看黨委政府是否有公信,關鍵要看干部說話算不算數、承諾兌不兌現,只有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才能讓群眾感受到公平的溫度。
要做群眾貼心人。人生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厚度;干部的口碑,不在于職位、而在于作為。能不能做群眾貼心人,要答好三問:一問能不能讓群眾放心?黨員干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時刻都要體現為黨代言、為民請命,不能坐在辦公室當“官老爺”,等人上門來求自己。二問能不能讓群眾暖心?黨員干部要奮戰在第一線、工作在最基層、守護在要緊處,堅持用一次走訪、一次解釋、一個電話、一件小事來換取群眾對干部的高度認可、積極評價、大力點贊。三問能不能讓群眾稱心?只有落后的干部,沒有落后的群眾。群眾要的是發展、是變化、是干貨、是實惠,黨員干部要靠公道正派去贏得認可和信任,靠真抓實干去贏得理解和支持,靠推動發展去贏得擁護和愛戴。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揚帆起。我們要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抓執行、出特色、聚民心,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將工作深度化為生命厚度,將美好藍圖化為美麗現實,將偉大事業化為價值永恒。
(作者系中共重慶市奉節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