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楊玲
【摘 ?要】 新課程改革對實驗教師提出新要求,實驗教師不僅是一個實驗的準備者、實驗室的管理員,更應是一個實驗的研究者、新實驗的開發者,實驗教師要發展自己成為實驗專家,開展創新的實驗研究。
【關鍵詞】 新課程 ? 實驗教師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是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導探究性學習,是新一輪課程標準中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實驗是理科學習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提高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生長點。新課程不僅要求教師的觀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師的角色要轉變。
新課程實驗內容的增加,實驗要求和方式的變化,對實驗教師也就相應地提出了新要求。
1. 實驗教師應當是實驗的研究者
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作為目標,科學探究是一種精心設計的,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服務的教學活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經歷與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相似的過程,深入理解、掌握學科的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實驗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而探究實驗是理科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探究實驗的設計、教學,要求實驗教師不僅要熟悉實驗的內容、操作過程、結論,還要深入研究實驗可能出現的變化,應對學生隨時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要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這就要求實驗指導人員要有更多的專業知識儲備和更高的實驗技能,對實驗知識目標、實驗技能目標、實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以及實驗探究能力目標應有深入的研究,并能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實驗興趣的強有力工具,為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自主的、可以適時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實驗探究的教學環境。
如高中化學教材中的馬鈴薯片上滴稀碘酒實驗,在教學過程中,實際上并不容易觀察到藍色的出現。經深入分析,實驗證明,只有被加熱煮沸(或用酸、堿處理)后的淀粉才跟碘起顯色反應,因為普通天然淀粉(米粉、面粉)通常是被一層不溶于水的蛋白質膜所包裹著的,加熱煮沸(或用酸、堿處理)可以使這層蛋白質膜被破壞裸露出淀粉來。要做好這個實驗,就要將切好的馬鈴薯片作灼燒處理,使淀粉熟化即可達到實驗目的。
2. 實驗教師應當是新實驗的開發者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標。探究實驗的設計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方式和途徑,實驗教師要重視探究實驗的開發與設計。實驗探究的基本模式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資料(實驗操作)→分析資料(或實驗現象數據)→形成科學結論→交流討論→提出新的問題。作為課堂探究活動,可以是上述過程的全部,也可以是過程中的一個片段或某一個環節,學生能通過探究活動掌握了一定的知識,或學會了某種科學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種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能很好地達到其中一個目的,形成有效的學習。我們深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不是單靠一兩個實驗就可以成功,每個探究實驗應該有培養學生某項能力的作用。在設計探究實驗時,教師要突出探究的問題,要凸顯探究實驗的目的,這樣就要求實驗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精心設計探究實驗,為了較好地說明問題,對于單一條件或因素的影響的研究,最好設計一個對照性的實驗,便于觀察實驗的效果,也有利于從兩個不同側面加以說明和比較。如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的實驗,可以采用三個圓底燒瓶收集二氧化氮氣體并通過導管使其相互連通,實驗時用止水夾隔開,這樣三個燒瓶中的二氧化氮氣體處于相同的狀態,這時將一個燒瓶放入熱水,一個燒瓶放入冰水,一個燒瓶處于原狀態作為參照,實驗操作簡單,實驗結論明確。
3. 實驗教師應當是課程資源的研究者、開發者和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
新課程增加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增加了課程的不確定性,例如:課程的靈活性和彈性加大,教學內容具有相對的不確定性,評價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的標準,重視學生的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多元價值取向等方面的評價。在新課程環境下,課程的不確定性使教師有了課程開發的權力,有了創造新形式、新內容的空間,同時也有了課程資源研究和開發的責任和任務。教師應該也必須進行課程資源的開發,引進周圍大量實驗資源成為新課程實施的有機部分。實驗教師自己就應該是一個研究者,要有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使其形成規律性的認識。實驗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實驗教師要了解和掌握各個層次的課程知識,包括國家層次、地方層次、學校層次、課堂層次和學生層次,以及這些層次之間的關系;提高和增強課程建設能力,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在學校、在課堂實施中不斷增值、不斷豐富、不斷完善。
實驗室及實驗教學設施就是可以開發利用的課程資源之一,其教育的功能和意義遠未被充分認識和利用,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的重要條件性資源,是開展實驗教學與研究的重要陣地,也是學生進行實踐探究活動的重要場所。新課程大力倡導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實驗室在這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結語:新課程改變學生學習的同時,也改變教師的教學,新的課程體系更新課程的內容,變革教育理念,創新課程目標,擴展課程資源,對實驗教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做學生自主探索知識的引導者,成為實驗室管理的優秀管理員、實驗教學的研究員、教學實驗的開發者、課程資源的研究者和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
* 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高中一體化化學高效課堂模式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Fjjgzx19-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