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舒儀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日趨緊密,我國金融企業需要更多的參與國際金融活動。新金融工具準則將金融資產由“四分類”變更為“三分類”,金融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也由“已發生損失法”變更為“預期信用損失法”,對信用風險顯著增加的金融資產預先確認損失。同時,新金融工具準則對財務報表的填報項目和信息披露頻率的具體要求也作了相應的調整。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新金融工具準則對期貨公司的影響及應對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新金融工具準則;期貨公司;影響;應對研究
引言
金融危機是一項不可預測但又有規律的金融海嘯,會對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降低金融工具復雜性,全面提高會計質量信息成為當前全世界致力于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重要目的,在2017年,國家財政部修訂頒布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企業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會計》等三項金融工具相關會計準則,從國家層面上實現了對國際趨同的指導性方針。
1新金融準則變革背景
隨著世界商業經濟的縱深發展和業務處理手段的日漸復雜,金融市場在高漲繁榮的同時,也出現了資產泡沫化、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地加劇了國際金融風險,不利于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這就要求國際乃至各國會計準則在金融工具方面進行補充、修訂,以防范不斷加劇的金融風險。此外,在經濟全球化一體發展的大背景下,逐漸擴大開放的中國必將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參與到這個進程中來,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實質性趨同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因此,本模塊將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分析此次金融工具準則變化的背景。
2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
2.1? 分類變化
新準則改變了傳統的分類方法,立足于金融資產持有目的和自身特點,從業務模式和合同現金流量特征出發,將金融資產以各自的標準劃分為三種類型,并且減少了對于金融資產重分類的限制,允許企業根據自身運營情況和市場環境,改變持有意圖,實現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下簡稱AC)、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下簡稱FVT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以下簡稱FVTPL)之間的轉換。
2.2? 金融工具估值技術應用范圍擴大
根據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更多的金融工具需要引入公允價值的概念。只要該金融工具合同現金流不僅為本金和以未償付的本金金額為基礎計算的利息,該金融工具就必須以公允價值計量。這就要求企業能有效獲取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目前,企業除直接投資于公開一級或二級市場的股票、基金、債券和場內衍生品可以直接從公開市場獲取公允價值,企業持有的其他金融工具均需建立估值模型進行產品估值或復核外部金融工具發行方提供的估值。
3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對期貨公司的影響
3.1? 金融企業資產項目波動加大
在舊的金融工具準則中,權益工具根據自身屬性會被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公允價值計量的FVTPL,另一類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這類資產可以選擇使用公允價值計量,也可選擇使用原始成本計量。但是新準則中明確規定,權益工具只能被歸類為FVTPL或者FVTOCI,并且這兩類都毫無例外地使用公允價值計量。因此,準則變動后,使用公允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占比提高,期末公允價值調整對企業資產的影響將更加明顯且不可預測。此外,“預期損失法”的使用,提高了企業對相應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的頻率,這也加劇了資產項目數額的波動。
3.2? 資產減值損失大幅增長
由于新金融工具準則中資產減值模型已由原來的“已發生損失法”變更為“預期信用損失法”,且計算預期信用損失的計算范圍為資產的整個存續期。根據資產狀況提前確認信用損失將會導致資產減值損失出現大幅增長。由于減值準備、預計負債、公允價值變動等會計處理的變化,將導致商業銀行“凈資產”的變化。同時,由于以上指標影響利潤水平,會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等財務指標產生一定的影響。
3.3? 更加體現穩健性要求
新準則通過引入預期減值模型,將以往的以實際減值發生后計提減值準備模式,改變為以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為基準提取減值準備,改變了長期以來以歷史成本或公允價值為基礎的會計計量模式。引入未來減值因素從前瞻性角度出發,將預計減值納入計量范圍,不僅突出了資產未來變動趨勢,還可以更加準確地統計現有資產狀況,更加謹慎地計量企業利潤,使財務信息更加符合穩健性和謹慎性要求。
4期貨公司面對新金融工具準則的發展建議
4.1? 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和對金融資產分類的判斷能力
財務人員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是期貨公司是否能準確有效執行新金融工具相關準則的關鍵影響因素,直接影響會計準則的執行效果,相關的人員素質缺失會阻礙國家會計部門在進行信息統計工作,產生錯誤的誘導信息,阻礙會計準則與國際趨同的對應性調整。期貨公司應更加注重內部培訓,使從業人員能夠更準確的認識和把握新金融工具準則。特別是新準則在金融資產分類方面還涉及到商業模式和合同現金流等問題,要求財務人員除了對專業知識有較強的把握,還需要了解金融、評估、法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因此,財務人員應加強學習,及時了解市場金融工具產品的最新信息。
4.2? 梳理部門間職責及流程
新金融工具準則的執行需要財務會計部、金融市場部、業務指導部、風險管理部、審計部等多部門密切配合。財務會計部門需要根據新準則完善會計制度體系,修訂有關資產減值、貸款業務、貼現業務的會計核算規則,整理更新會計科目及其使用說明。開發滿足新金融工具準則要求的估值模型,合理配置與新準則相關的核算參數,保證金融資產的準確計量和價值的及時披露。金融市場部、業務指導部等部門需要根據業務模式的變更,相應修改相關業務合同的格式條款。風險管理和審計相關系統應及時對接財務系統相關數據,形成統一標準的估值流程,加強風險管理職能的建設,形成全流程的管理和監督。
4.3? 加大金融資產減值關注度,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期貨行業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有著較強的業務能力,還應當具備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期貨公司應該保持對整個市場經濟環境和投資環境的敏銳觀察,根據各種經濟先行指標對宏觀經濟形勢進行預判,以便更加準確地獲取金融工具減值信息,并體現在財務報告中,提升期貨公司的風險防范能力。這是在適應新會計準則標準下,期貨公司的發展趨勢。
結束語
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全球經濟交流日益緊密的直接表現,在進行信息交換的時候,會計準則的不同可能會影響工作的進展,本文首先對金融工具會計準則進行解讀,結合我國當前的國際趨同狀況,提出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措施,旨在促進國家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徐進,張明.新金融工具準則對金融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以保險公司為例[J].金融會計,2019(12):14-20.
[2]?? 陳夢遙.新金融工具準則對期貨公司的影響及應對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0):34-35.
[3]?? 湯玲.淺析新金融工具準則對投資公司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國總會計師,2019(08):127-129.
[4]?? 路春霞,戴成峰.新金融工具準則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影響及應對[J].金融會計,2019(04):62-67.
[5]?? 路春霞,戴成峰.新金融工具準則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影響及應對[J].現代經濟信息,2019(07):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