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義
摘要:水稻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其產量也關系到我國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但就目前水稻生產的收成情況而言,仍存在產量過低、效益較差等問題。為了能夠讓水稻的產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水稻的高產種植技術進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著重對水稻的高產種植技術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水稻;高產;種植技術
1引言
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產量和質量不僅關系著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也影響著農業經濟的發展。面對農業市場越來越多元化、高品質的競爭壓力,提升水稻高產種植技術水平已經成為水稻產業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種植時,要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及水資源條件,合理施肥和灌溉,定期除草,并制定病蟲害防治預案,利用水稻高產種植技術,充分提升水稻種植的整體效率和質量,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2???? 水稻高產種植的前期準備
2.1? 種子選擇
優質的種子是確保水稻種植優質高產的基礎。由于水稻的生長過程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不能隨意選擇水稻種子,需要以種植地的氣候環境、土質情況作為選擇基礎,綜合考慮后選擇適合的水稻種子。如南方地區全年的降水充足、環境溫暖潮濕,是非常適合水稻生長的氣候環境,且氣候條件屬于一年兩季,因此可以選擇兩種不同的水稻種類進行不同季節的種植。
在確定水稻品種后還需要對種子進行篩選,挑選顆粒飽滿、外形無較大破損的種子,采用消毒藥品和陽光暴曬的措施消滅種子外皮存在的蟲害,同時清除種子內部多余的水分,確保水稻種子的質量較好,為水稻高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催芽與育苗
在正式種植前要對水稻種子進行催芽和育苗。先將選好的種子置于40~50℃溫水中浸泡,待溫度降至28℃左右時撈出,于大棚內、火坑上或催芽器中進行催芽。不同的催芽環境采用的具體措施也不相同,但都要保證溫度適宜、濕度均勻。待80%的種子露白后即可降低溫度,此時種子芽苗約1mm,可以進行下一步育苗。
育苗前需要對育苗秧床進行處理,提前分析種植土壤所含的營養成分,通過科學配比加入一定劑量的的促生長劑,以保證土壤所含營養充分、厚度適宜,以滿足秧苗生長過程對養分和土質的需求。待秧苗長至8cm后便可進行插秧,注意科學設計秧盤擺放形態,避免影響秧苗的生長質量和形態。
3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分析
3.1? 播種前期處理
水稻種子一般在北方地區需要預先在大棚中養生,而在南方,水稻植株生長過程中,要想能夠讓其健康的發育成長,就必須注重水稻種子的前期處理,在播種工序進行之前,必然對種子進行一系列選擇,對少量種子進行試驗,在一定時間內未曾發芽或發芽緩慢,就必須將其剔除,并把其中可能摻雜的石塊等雜物都完全剔除,由此來保證種子的純凈率,才能保證水稻苗木的健康成長,而在眾多種子中,吸收土地營養的速度與能力不相同,因而能夠保證水稻苗的整齊,所以要對種子進行分級處理,在篩選完種子之后,把發芽率相近的種子播種至同一塊田地當中,會更加有利于農民管理田地,除此之外,其實曬種也是一個能夠促進高產的重要工序,但有的地方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所以這個工序就被忽略,如果種子通過晾曬,一般晾曬周期為2~3天,然后將其裝入網紗的袋子中再浸沒在溫水中,瀝干水后用潮濕的布將其覆蓋,并在此期間經常給它噴水,保證濕度,能夠促進種子對營養的吸收,也能夠加快種子的生長速度。在播種前,需要將混合好的農藥與種子進行攪拌,要把農藥完全包裹住種子,就像給種子穿上外衣,這樣可以保證種子不會被病蟲害所侵襲。
3.2? 科學施肥與灌溉
(1)???? 科學施肥。肥料的供給是能夠促使水稻快速生長的主要方式,但如果不能進行科學的施肥,將會對種子造成一定的傷害,進而降低水稻的產量,最好在施肥前對土地進行檢測,對當地的土壤進行充分了解,得知土壤所適應的肥料比例大小,再進行田間施肥。
(2)???? 合理灌溉。水稻在移植前初期,苗木植株較小,它是偏于喜干怕澇的狀態,適于土壤含量在60%左右的環境,這段時期應該少灌溉或者不灌溉,然而在水稻進行移植后,它的苗木已經到了迅速地長成階段,那么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此時,應該適當灌溉少量水分,在進入到苗木生長正常階段,植株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會大大增加,如果此時出現干旱現象,必然會導致開花量,造成水稻減產;在水稻生長的整個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量最大的階段是出穗階段,在這個階段應對稻田進行多次分段灌溉,只有保證充分的水源灌溉才能長出籽粒飽滿的稻穗。
3.3? 做好田間管理
補苗是水稻栽植過程中要及時且多次進行的工序,當水稻的苗木已經破土而出時,應及時進行檢查苗木的生長情況,如有缺苗的地方便及時進行補苗,提高土壤的利用率,苗木生長的同時,田間還會生長出一些雜草,所以,除草工序也是不可或缺的步驟,因為雜草在向上生長的過程中,它也是需要大量的水分以及養分的供給,然而就會理所當然與水稻種子分享水分和養分,而除草如果利用原始的除草方式,并不能將所有的雜草都清除,因此,應該噴灑一些對苗木沒有傷害的除草劑來達到除草的目的,在農藥噴灑過程中不但會使藥效不至于傷害到水稻苗木,而且會將所有雜草消除在萌芽中。在水稻苗木生長中期,會比較容易受到病蟲害的威脅,做好預防與防治也很重要,在區別于種子種植前期的措施,中期苗木也需噴灑一些防蟲病害的農藥來保證它健康成長。
3.4? 適時收獲
水稻收割也要根據當地的天氣情況和田間水稻的成熟情況來決定,當水稻進入成熟期時,水稻的枝葉會變成金黃色,水稻的稻穗會逐漸飽滿,水稻就會低下頭,籽粒表層開始變硬,證明果實已經成熟,此時就是水稻收獲的季節,即可進行收獲,而還有一部分其他品種的水稻生長期可能會延長,因此,也應適當延緩收獲時間。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民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并不是盲目的種植,從開始的選擇品種,多次的試驗,到播種插秧都有一定的學問,需要去深刻了解關于水稻各個階段的成長要點,并通過本地的氣候條件來綜合分析,水稻能夠達到健康生長且高產的目的,其中的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如果能將水稻的每個階段的因此都控制好,就等于已經掌握了優質高產水稻種植技術,那么就會收獲優質高產的水稻果實,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朱林.關于水稻高產種植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7(2):142-143.
[2]?? 黎靜.水稻綠色高產種植技術的優化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
[3]?? 廷燕吳.關于水稻高產種植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分析[J].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