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
摘要:垃圾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可循環的再次利用的資源,被稱之為“城市礦山”。我國實施垃圾分類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環境共同發展。對生活垃圾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將其循環利用,“變廢為寶”,減輕壓力,同時還能夠減少處理城市處理生活垃圾的經濟成本,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危害,這對人類今后的發展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城市垃圾;分類管理;對策
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和進步,城市人口逐漸提升,城市生活垃圾也變得越來越多,對城市垃圾進行嚴格的分類處理不僅能夠提升垃圾回收利用率,同時還能發揮垃圾資源化的最大功效,減少資源的浪費,而且城市垃圾分類還能夠有效提升公民的環保意識。雖說在推行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阻力,但是這些問題并不能阻擋我國推行城市垃圾的分類管理。
一、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遇到的問題
(一)問題1——公共設施不夠完善
生活垃圾分類的第一步就是從城市居民做起,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小區、景區以及街道等地區設置分類垃圾收集點,配置分類垃圾收集桶,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因分類垃圾桶設置還不夠規范,導致難以實行垃圾分類處理,最常見的就是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兩種,有的城市還增加了一個有害垃圾分類。但是要知道城市生活垃圾的種類相對來說比較繁多,若是只有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分類,那么在某種程度上無法覆蓋生活垃圾的種類,而且很多生活垃圾在某種程度上并沒有明顯的界定,很容易出現垃圾分類混淆現象。再者,還會出現垃圾桶分配不合理的現象,部分地區出現分配盲區,各項垃圾桶的配置不到位;還會出現垃圾清運車利用不高的現象,導致會出現很多垃圾堆積如山的情況。
(二)問題2——垃圾分類并未市場化、體系化
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并不是要政府完全承擔的公益性活動,而是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對其進行市場化處理,形成有效的垃圾分類管理產業鏈,重點發展環保企業。政府部門在實際發展中應重點扶植社會企業,并將權力下放,實現政企分離,以此構建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回收理論的市場化體系。現在很多城市的生活垃圾都是由環衛部門負責的,但是因缺少有效的驅動,導致環衛部門的工作相對來說比較單一,無法實現垃圾資源分類的合理性運用[1]。
(三)問題3——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比較薄弱
有很多城市居民還不知道垃圾分類回收的政策,在垃圾投放過程中并沒有對垃圾進行有效的分類。即使有些居民知道垃圾回收分類,但是因自身垃圾分類知識比較匱乏,無法對生活垃圾進行有效的分類,出現心里余而力不足的現象,甚至還有一些居民從最開始就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就是不想進行垃圾分類,因居民認知程度不夠高帶來了諸多問題。
(四)問題4——垃圾分類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中,政府部門發布了相關政策,但是事實效果相對來說比較差,在實施過程中很多部門都墨守成規的執行政策,無法根據自身特點對其進行有效地調整,導致各項行政效率比較低,無法提升政府部門的權威性,甚至無法解決城市區域內存在的問題。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策略1——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設置垃圾分類管理機構
在實際應用中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向國外學習,學習他們的優點,并建立專門的監督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責并不是實際操作,而是能夠對垃圾分類回收工作進行有效地監管和宣傳,并根據相關法律對其進行獎懲,確保垃圾分類管能夠順利進行。再者,還要對城市垃圾分類管理方法進行創新,以此能夠形成多方面的城市垃圾回收管理體系。并重點關注垃圾的分類、清理以及末端治理等設備,同時還要在各個地區配置相應的垃圾桶、垃圾袋,安排相關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監管,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垃圾分類效率。
(二)策略2——垃圾分類產業化,提升垃圾分類水平
在垃圾分類背景下為我國環保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環保企業在實際工作中能夠對現有的垃圾資源進行有效的回收,并對能夠再次利用的資源進行回收處理,之后再進行銷售,以此能夠為環保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2]。國家和政府要加強對環保企業的政策支持,發放一定的資金來支持垃圾分類產業的建立,使其能夠促進環保企業的發展和建立,確保城市垃圾能夠得到有效地處理。
(三)策略3——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宣傳,完善法律法規建設
目前法規知識停留在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上,雖說部分地區已經出現強制性措施,但是要知道生活垃圾分類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讓居民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再者,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能夠有效減少經濟成本的支出,減少大量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支出,并將垃圾轉換為現有的可利用資源。而且一個城市的生活垃圾的產生數量是非常龐大的,所以說垃圾分類處理是一個比較長久的過程,還需要多方能夠共同處理,并構建完整的垃圾分類處理的產業鏈,以此來提升垃圾分類的質量和工作效率。還可以在學校對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的引導,教育從學生開始,在學校開展有關垃圾分類知識教育的講座,讓學生認識到垃圾分類回收的重要性。在該過程中還需要居民、政府、學校以及各個企業的共同努力,以此能夠逐漸完善城市垃圾處理的全過程,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各項基礎建設,以此來提升城市居民的環保意識[3]。
(四)策略4——提升城市居民垃圾分類和投放的便利性
可以給城市居民分發帶有標識的可回收垃圾袋、不可回收垃圾袋、有害物袋以及濕垃圾袋,這樣能夠便于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省去很多麻煩,并且每家所分發的垃圾袋要帶有一定的編碼,使其能夠對每家每戶的垃圾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并以此為依據對其進行獎懲,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居民垃圾分類的精準度。再者,要在城市人流區域比較多的地方投放大量的垃圾桶,以此能夠便于居民垃圾分類投放[4]。
(五)策略5——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監督管理平臺
開放城市居民對垃圾分類政策執行監督管理的渠道,在環衛管理局的網站上定期公布垃圾分類執行的政策以及執行的實際情況,還可以開設公民監督管理郵箱,實施舉報有獎制度,以此能夠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的氛圍,提升垃圾分類監管效率。
(六)策略6——注重末端處理技術的應用
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調整末端處理比例,減少填埋或焚燒處理,盡量做到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處理都離不開對先進技術的支持和運用。所以,要加強對科學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重點考查研究末端治理技術,同時還要加強對末端治理技術和設備的引進,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城市垃圾的處理效率。
綜上所述:
對城市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能夠創建更好的生活環境,同時也是社會長治久安的必要發展趨勢。而且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是一項長期且系統性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各項監督管理,做好宣傳工作,做好相關技術的考察和應用,以此能夠有效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減少生活垃圾地污染,維護城市環境,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嚴宇珺,嚴運樓.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政策執行問題與對策探討——以上海市徐匯區梅隴三村為例[J].生態經濟,2020,36(03):197-200.
[2]?? 陳彩虹.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落實問題及對策研究——以福州市為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1(01):65-68.
[3]?? 錢世超.激勵機制在居民生活垃圾分類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經貿實踐,2018(18):245.
[4]?? 李守天.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