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在城市環境日益改善的同時,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卻日益突出。鳳陽縣作為全國農業大區,是糧食生產核心區。基于此本文針對鳳陽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區進展進行經驗介紹。
關鍵詞:鳳陽縣;農村;環境整治
鳳陽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于2017年2月批復,2017年3月全面啟動項目建設工作,2018年 12月整個項目全面竣工并投入試運行,2019年4月20日通過滁州市農治辦組織的驗收復核。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計劃建設內容
鳳陽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計劃建設內容分三個方面。
1、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7 套,鋪設污水收集管網43.94Km;建設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143套,配置沼液抽送車9 輛。
2、生活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工程。建設垃圾房50座,配備垃圾桶1046個、人力流動垃圾車74輛、行政村垃圾收集車7 輛,建設設計總焚燒垃圾規模為10.08t/d的垃圾焚燒爐1 座。
3、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飲用水源保護護欄2000m,設置水源保護標示牌18個,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1 個。
(二)項目工藝模式
1、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根據項目區居民居住情況,采取集中+分散的處理方式。對于居住集中、人口比較密集的村莊,采取太陽能微動力+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太陽能微動力+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藝是以傳統“A2/O”工藝為基礎。污水經過厭氧生物處理、缺氧生物處理、好氧生物處理、沉淀、人工濕地等多道程序后,利用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實現污水中多種污染物的逐級去除使污水得到凈化。
2、項目區生活垃圾處理采用“戶分類、村收集、鎮處理”的生活垃圾一體化處置模式進行生活垃圾焚燒系統建設。農戶將日常生活垃圾簡單分類定點投送到垃圾暫存設施(垃圾箱或垃圾筒),行政村負責組織保潔員每天將垃圾暫存設施中的垃圾用人力垃圾車收集、運送至垃圾房,再由垃圾清運車將垃圾由垃圾房就近運輸至垃圾焚燒站進行垃圾終端處理。
3、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具體措施。根據項目區飲用水水源具體情況,劃定飲用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并設置飲用水源保護區標志、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警示牌和設置飲用水源防護欄。在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分別設立2 個、8個、8個警示牌,共計18個標識牌。設置飲用水源防護欄2000米。
(三)項目完成情況
整個項目工程按照實施計劃內容和目標任務全部落實,項目總投資2081.6萬元。通過本次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計劃的實施,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5.2%,有效地保護了飲用水源地的水質安全。垃圾處理達到村收集、鎮轉運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垃圾的清運率達到100%,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農村的生活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對于改善農村面源污染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做法
省政府將殷澗鎮列為全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中央支持資金1000萬元,縣政府、殷澗鎮配套資金1081.6萬元。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并成功推進,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迅速行動、周密部署、精心選擇示范區域、科學編制實施方案、有效整合涉農資金,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工作。目前,示范項目建設已全面竣工。
(一)健全組織機構
為切實加強對全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的統一領導,縣政府成立了高規格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領導小組。縣紀委、縣審計局、縣財政局、縣環保局、縣發改委等10個部門為成員單位。有關部門也成立了專門工作班子,明確各自職責,把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人,將鳳陽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制定規章制度,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程項目。
(二)明確目標任務
項目實施中,縣政府多次召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會議,謀劃和布置了工程幫辦工作,將連片整治工作分解、落實到位,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項目穩步有序推進。
(三)加強資金監管
按照“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公開透明、專款專用、強化監管”的原則規范管理專項資金。縣財政局負責整治工作的經費保障,對連片整治資金嚴格實行專賬管理,設置專門賬戶。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經費縣級報賬制度和公示制度,確保專項資金的規范化管理。
(四)強化宣傳引導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增加公民的生態環境意識。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圍繞各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階段性任務,廣泛利用媒體和其他途徑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民眾生態知識水平,強化全民環境保護意識和參與意識,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環境、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良好氛圍。二是鼓勵公眾參與農村環境連片整治。擴大公眾對環境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和公民積極參與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充分發揮他們在發展環境連片整治中的重要作用。
(五)嚴格目標考核
根據《安徽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項目技術指南》(試行),結合鳳陽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區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保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任務,由項目區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目標責任制和工作機制,制定工作方案和考核辦法。領導小組定期開展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的檢查、督促和考核,落實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責任。同時對照相關要求開展工程項目考核驗收工作,并進行績效評價。項目竣工驗收前組織有關部門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和管理情況以及項目績效進行專項審計,確保資金安全和治理成效。
(六)建立長效機制
項目建成運行前,殷澗鎮結合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工程,認真謀劃環境設施運行維護工作。一要組建保潔隊伍,項目區配備保潔員138人,保潔員做到統一著裝,并配備專用工具。二要落實專項經費,結合農村生活垃圾全覆蓋工程,鎮財政列出專項經費,用于此類費用開支。三要明確網格管理。四要健全考核機制,制定考核獎懲制度,堅持日常檢查與年度考核相結合,不定期組織明察暗訪,考核情況作為評比獎懲的重要依據。
三、主要工作成效
(一)實現生活污水治理目標。生活污水處理率達75.22%,受益行政村10個,受益自然村74個,受益人口14232人。
(二)實現生活垃圾治理目標。生活垃圾定點存放清運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受益行政村10個,受益自然村74個,受益人口20180人。
(三)實現飲用水水源保護目標。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村民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100%,受益行政村10個,受益自然村74個,受益人口20180人。
(四)實現資金規范管理目標。2013年度,我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計劃總投資2017萬元,其中申請中央環保專項資金1000萬元,縣級財政
配套資金1000萬元,鎮村自籌17萬元。實際完成投資2081.6萬元。在資金安排上,一是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賬制,按照《安徽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資金管理辦法》要求進行報賬,嚴格執行縣級財政報賬制,嚴把項目實施關;二是嚴格執行專戶管理,設立鳳陽縣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專戶,專帳專人管理;三是嚴格執行招標制,對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垃圾房工程建設、垃圾清運車、人力流動垃圾車、沼液抽送車、垃圾桶、水源地保護設施、水源地保護標識牌等設備,均通過公開招標采購。四是積極整合項目資金,充分用好用足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資金,真正實現了“整治一片、示范一片”的目標。
結論:農村環境治理和保護關系廣大農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生態文明建設進程。鳳陽縣實施農村環境環境連片整治以來,規劃引領,科學謀劃,統籌推進工程實施,農村環境保護展現了好的發展態勢,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受到了農村群眾普遍歡迎。
作者簡介:
曾永(1973-),男,工程師,本科,從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