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一
摘要:社會經濟的進步和公共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對預防醫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更大的挑戰。在這樣的高壓下,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愈加多元化、復雜化。心理健康水平將直接影響預防醫學生們的大學生活和未來發展。本文旨在探究預防醫學生產生健康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對策,提升預防醫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為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儲備“后備軍”。
關鍵詞:預防醫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原因;對策
近十幾年來流行病大爆發層出不窮,2002年非典,中國內地死亡349例,超過30%的幸存者因后遺癥而喪失工作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2009年H1N1流感蔓延到214個國家和地區,導致近20萬人死亡;截止2020年 7
月18日,新冠肺炎累計死亡人數已超50萬。在這樣嚴峻的形式下,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公共衛生隊伍建設,提高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這對預防醫學生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確調節心理壓力,豐富專業知識,來面對更大的挑戰,為公共衛生事業做出貢獻,是預防醫學生們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下面,我將就預防醫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和對策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預防醫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
1.??? 適應能力弱,人際關系緊張
現在的預防醫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自小在父母的寵愛下成長。他們獨自步入大學校園后,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許多學生一時間難以適應大學的生活,社交技能缺乏,人際關系敏感,精神壓力過大,從而出現神經衰弱、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2.??? 心理發展不成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預防醫學生處在成長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增強,心理發展卻不完全成熟,情緒不穩定,面對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容易產生心理沖突,更有甚者出現神經衰弱、焦慮癥、抑郁癥和強迫癥等心理健康問題。
3.??? 出現心理問題時不知如何調適
預防醫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常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在找不到辦法去調適心理狀況的時候,容易出現自己和自己較勁,鉆牛角尖的情況,心理上陷入焦慮、緊張、不安的狀態,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4.??? 學業等綜合素質考核的壓力
每一個預防醫學生都要經過5 年的本科學習,隨后是研究生的學習,甚至博士生的學習,這反映了預防醫學專業的幾大特點——學制長、課程多、學時多。除了學業之外,預防醫學生們的考核標準還包括了參加活動、身體素質、獲獎情況等方面。這使他們長期處在高壓力、高要求的環境下,容易出現焦慮、抑郁。
三、預防醫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對策
1.??? 培養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
大學階段是人一生中的關鍵時期,預防醫學生的各種能力在這一時期得到鍛煉,學??刹捎枚喾N多樣的方法鍛煉學生們適應環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如舉辦各類實訓課程,組織各種出游,社會實踐等活動。心理素質的培養,還要科學有效地與德、智、體、美、勞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其適應環境獨立生活的能力。
2.??? 發揮校園心理咨詢室的作用
目前很多的高校都設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詢室,但是,這些心理咨詢室并沒有完全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一般只有在學生主動來咨詢的時候,心理咨詢室才能針對個別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但事實上,有些預防醫學生由于心理知識不足,無法及時地意識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或不愿意傾訴自己的心理問題,導致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所以,心理咨詢要變被動為主動,定期對學生們進行心理調查,并且時常開展大規模的心理健康講座,為學生提供更有效的應對壓力和排解壓力的方法;還要不斷地研究和學習先進的心理咨詢模式和心理咨詢方法,提高自身的咨詢教育水平。
3.??? 營造積極向上的心理文化氛圍
舉辦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預防醫學生們充分認識自己,學會合理規劃大學生活,教育學生理性地面對和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塑造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學會常見的緩解壓力的方法,能夠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坦然地接納自己遇到的各種壓力。另外還應舉辦各年級心理委員交流會、心理電影展播、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和現場心理咨詢等活動,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營造良好的心理文化氛圍。
4.??? 發揮專業課老師的指導作用
預防醫學生繁重的課業壓力給一些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為他們對學科認識比較淺薄,缺乏合理的規劃,以至于在學習中感到迷茫和焦慮。專業課老師能夠引導預防醫學生系統地認識本專業,了解課程具體的要求和目標,進行系統的規劃,制定適宜的學習計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理性面對學業中的挫折與困難,從而消除學業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讓學生對大學生活充滿信心。
5.??? 促進學生的互助交流
根據預防醫學生群體的特點,組織開展豐富的團體校園文化活動。結合專業,開展巴林特小組成長沙龍,根據學生提供的生活案例,小組成員進行角色扮演,重現沖突場景,通過換位思考找到合適的辦法解決學生生活中的常見問題,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更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沖突和煩惱,提高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和人際溝通的能力。組織學生參加團隊素質拓展訓練,通過趣味性的小游戲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提升學生們的團隊意識,營造幫互助、融洽團結的氛圍。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溝通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消除不良情緒,主動和同學敞開心扉,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高人際溝通能力。
6.??? 根據預防醫學專業特點開展心理教育
根據預防醫學生的專業的特殊性,學校要在課程設計、資源配置、師資培訓方面,注重心理教育的需求,開設相應的心理建設方面的選修課以及必修課,包括心理衛生嘗試、心理調節等內容的課程,同時心理課程可以與醫學相交叉,可以涉及如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法學、社會醫學等相關內容。在這些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預防醫學生不僅可以調節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還可以學習相關的對于病人的心理診斷和干預治療,可謂是一舉兩得。教育工作者對于改善預防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提高預防醫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良好的品德,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挖掘他們的心理潛能,增強他們對于社會生活的調節能力和適應能力,從而使預防醫學生能夠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提供堅實的心理基礎。
結語:通過此次研究,我們不難發現,預防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由家庭、人際關系、學業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學校有必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尋找解決策略,進而解決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提高我國預防醫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促進醫學教育的發展,為公共衛生事業的進步積蓄力量。
參考文獻:
[1]?? 孫新紅.醫學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07:49-50.
[2]?? 計艷楠,劉子靜.高校醫學生心理健康與人際交往現狀及其關系研究[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01:90-96.
[3]?? 張云,劉宏娟.醫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7,04:335-338.
[4]?? 徐彤武.全球衛生:國家實力、現實挑戰與中國發展戰略[J].國家政治研究,2016,03:9-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