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路徑:即提高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視程度;優化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創新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式與內容;促進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當地具體情況相統一等。
關鍵詞:公民教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自提出以來就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問題,并且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團結和弘揚中華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和公民社會崛起的背景下,公民教育課程主要承擔著實現人的現代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使命。通過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存在的問題探索有效路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民族地區民族團結及各項社會事業的繁榮發展,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分析并正確認識當下存在的問題。
(一)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
目前調查問卷顯示進行調查的200人中有55%的群眾認為在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沒有必要或者無需投入較多精力。針對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視程度這一問題大多數公民對于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識較為淡薄,從而導致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相應政策和措施無法開展,進而影響整個民族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程。
(二)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復雜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國外反動勢力極力遏制我國崛起,企圖破壞中國和諧統一的民族間關系,民族地區成為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戰場”。目前在民族地區仍然存在國內外干預力量嚴重影響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成效,這種形勢下必須優化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絕不能讓敵對勢力占據民族地區進而破壞我國的民族團結。
(三)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與形式單一
通過200份調查問卷顯示目前針對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所占比重較大一些,但在社區的的涉及范圍較小一些。同時總體的教育力度相對弱一些,教育形式也相對單一,在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范圍、教育形式和教育深度還需要進一步加深拓展。長期單一的內容與形式導致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收效甚微。
(四)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當地具體情況不相符
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具體開展過程中,由于少數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對少數民族文化認識的片面性和零散性,造成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策與措施與當地實際情況脫節,具體內容與當地各民族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景觀文化等不相符,嚴重影響在我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進展和成效。
二、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路徑
公民教育是建設現代文明國家和社會的必要途徑,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也是提升中華民族的綜合軟實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必備條件。因此為了進一步地深入推動新時代民族地區民族工作的有效開展,民族地區的相關工作人員不斷探索在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效路徑。
(一)提高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視程度
各民族共同維護民族團結,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是增強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基本原則。目前需要自上而下不斷提高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視程度,不僅僅將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停留在政策與制度之上,而應該通過公民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觀,深刻認識國家統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切實從民族地區各族群眾的心理層面提升重視程度,這也是社會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的前提與基礎。
(二)優化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
優化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環境,通過綜合改革、優化教育的內外部環境來促進資源共享,進而營造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風清氣正的環境。同時不斷加強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環境,及時面向廣大公民對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加大對國內外非法破壞民族團結,國家安定的言論和行為的排查力度,組織開展防范打擊非法破壞國家安定團結的言論與行為,為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造優渥的的土壤環境。
(三)創新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式與內容
關于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內容與形式單一的問題,要創新在黨政機關、學校、社區開展形式多樣的公民教育。學??梢栽谌粘5恼n堂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逐漸滲透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中;企事業單位可以在員工工作的過程中經常宣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容,定期舉行漢族與少數民族的聯誼活動促進他們在工作過程中團結友愛;另外社區可以將民族團結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工作作為社區工作的重心,加強社區宣傳欄的建設和重視其宣傳和教育作用,定期舉辦民族團結的趣味活動;同時各個社區相互之間也可以經常開展一些群眾喜聞樂見、便于開展的群體活動,進一步搭建各民族相互交流學習的平臺,建立各族群眾友好和諧的社區。
(四)促進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當地具體情況相統一
促進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當地具體情況相統一的過程中,積極引導民族地區各族群眾在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當地文化相統一,重視當地文化價值的表達形式,其中包括涵育人心的文化景觀、文化工程、傳統節日、休閑生活。同時立足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強化勵志培訓,將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催人奮進、充滿正能量的諺語、故事、歌謠等編印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培訓教材免費發放使用。正確處理好在民族地區公民教育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具體實際情況相統一,這是促進民族團結的前提和基礎,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01):10-28.
[2]??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J].中國民族,2019(04):80.
[3]??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5—25.
[4]?? 杜占元.教育是全民科學素質培育的引擎[J].科技導報,2019,37(02):48-50.[2]李滿凱.
[5]黨員教育引領全民教育的新路子[N].商洛日報,2018-09-28(001).6(001).
[6]孔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面臨的問題與實踐路徑[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9,37(01):49-55.
作者簡介:
李唐寧,陜西延安市人,北方民族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理論與民族關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