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社會經濟的穩步化發展,政府所面臨的問題日漸增多,人才需求量更大;在此背景下,做好政府人力資源的開發工作,尤為重要。本文基于當前政府供給側改革的大環境下,從多方面指出了政府人資開發的具體對策,望能為此領域研究有所借鑒。
關鍵詞:政府;人力資源;側供給改革
現階段,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中,側供給改革已經成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其除了能為我國經濟的健康、優質、持久發展指明出路外,還能為政府各個層面的深入改革提供助力,尤其是在人力資源開發方面,其作用更為凸顯。當前,我國政府在優質人力資源方面,仍然比較短缺,這不利于我國社會經濟的長遠發展,甚至還會阻礙發展進程。因此,采取切實措施,推動政府人資合理開發工作。尤為重要。本文基于供給側改革下,指出具體的開發對策,現對此作一探討。
1.??? 創新鏈條設計,人才迭代管理
通過準確定義人才標準、評估和發現人才、管理和發展人才、激勵和保留人才等核心流程來構建組織人才競爭力,運用新的人才管理理念、方法論和解決方案,打造迭代進化的人才供應鏈,促進組織能力的持續發展進化,進而動態支撐組織戰略的實現。這是一個以終為始、環環相扣的鏈條結構,基于內部協作和數據洞察而持續自優化的閉環過程。基于深入理解外界環境和組織戰略設計,清楚定義組織人才能力標準,構建組織人才能力模型體系,為人才管理體系運轉建立坐標系基礎。實施人才評估和人才發現,基于人才能力標準,著重針對人才基本素養、崗位勝任能力、高層領導潛力、情緒能力管理、心理風險控制、黨風廉政意識等維度,開展人才測評評估。定期開展人才盤點工作,以用人單位為主導,建立組織人才檔案,構建開放式組織人才地圖。增強人才潛能評估能力,識別培養和引導高潛人才,充分發揮“中層驅動力”引領動力作用。推行人才梯隊建設,創建優秀專業人才儲備庫,提高人才質量,優化人才結構,為實踐組織愿景和戰略目標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2.??? 聚焦服務人才,打造賦能組織
順應互聯網文化思潮,轉變人才管理觀念,人才管理轉管為服,聚焦人才激勵賦能,重視人才發展使命,正向傳遞組織愿景和價值觀,提升人才敬業度和忠誠度,釋放人才創造力,形成自我驅動、自我管理的人才良性發展,進一步提升組織生產力和創造力。打造賦能型組織文化,弱化日常管理規則,重視人才價值體現,認可貢獻鼓勵創新,提高人才與組織文化融合度。提升管理者人才管理水平,逐步打造自我管理型團隊,有效提升人才團隊協作、自我激勵和自我管理的水平,將服務人才落到實處。定期開展人才分析報告,關注人才成長瓶頸期,解決人才發展實際訴求和崗位適配需求,有效引導人才尋找自身不足和努力方向。建立人才成長檔案,持續關注人才行為變化,全面、全程掌握人才個性化特征,引導人才動態調整職業發展規劃。鼓勵人才參與組織管理過程,增強人才自我價值感知和成長感知,優化人才的知識管理、學習管理、關系管理,提升人才體驗。
3.??? 工具賦能管理,數據驅動決策
在全面、全員、全程記錄人才成長發展數據的基礎上,開展大數據分析,從靜態數據的統計分析開始,逐步深化到動態數據的實時分析,以及大數據的相關分析,最后拓展到與外部數據的對標分析,不斷提升人才數據深度洞察水平,以終為始進行追蹤監控,分析預測管理效果,持續優化管理決策。建立人才成長數據倉庫,將人才的基本情況、能力、潛質、性格、領導力、價值觀、發展訴求等數據進行統合,依靠人才測評技術補充人才非結構化數據,逐步實現人才數據檔案化。打造人才畫像和崗位推薦平臺,基于職位畫像定義和人才畫像分析,深度洞察人才全數據,深入了解人才特征,實現崗位勝任推薦,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人崗適配度。搭建團隊診斷分析系統,精準評估團隊協作能力、人才敬業度、工作積極度和崗位匹配度,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助力團隊搭建,提高人才團隊的協作效率和決策水平。搭建人才管理風險預警和應急決策系統,建立人才管理風險模型,實時監測甄別人才管理風險,敏捷發現人才成長瓶頸,提前預測人才流失風險,智能推薦風險規避方案。實現數據驅動的科學人才決策,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智能化。
4.??? 面向變化設計,應對未來未知
基于唯變不變、唯快不破的時代特征,應對不確定性的挑戰,人才管理體系面向變化設計,能夠有效提升組織對外界變化的響應能力,快速對外界變化作出準確反應,與時俱進、隨需應變,是互聯網+ 時代對所有組織的要求。啟動核心人才供求預測和繼任管理計劃,確保領導層連續性,縮短關鍵崗位空缺期,讓繼任管理發展為一項組織能力,將核心人才納入組織視野,實現組織人才儲備處于健康狀態。運用數據動態迭代人才能力模型,長期積累的人才數據除應用于精準決策,還應進一步促進人才能力模型的動態迭代更新,保障模型對人才識別的時效性和精準性。建立簡單可持續的人才測評引擎,依托人才標簽體系,測繪人才成長基因,賦予組織發展能力,縮短人才發展周期,讓組織和人才均具備應對未來的能力。建立人才容錯機制,營造開放包容的組織文化,開放的思想孕育人才多樣性和組織發展分支,有效打開人才生態空間和組織作戰空間。
5.??? 結語
政府人資開發工作作為一項龐大且長遠的任務,需要制定完備且優質的執行方案。在側供給改革的大浪潮中,政府人資開發需做到人才迭代管理、人才發展共贏、合理應用相關資源等,使政府人資開發更為全面、深入與合理,從而培養出一批優質且滿足政府人才需要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陳清森.供給側改革中的高校教師資源配置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1):46-48.
[2]?? 唐大鵬,常語萱,王璐璐.供給側改革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內部控制制度創新[J].財政科學,2018,000(7):P.37-50.
[3]?? 樓珺敏.供給側改革視角下職業培訓的政府補貼機制研究——以紹興市為例[J].中國商論,2017,000(31):162-164.
作者簡介:
陳曉星(1991.08-),男,漢族。廣東揭陽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