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時在面對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下,習總書記仍不忘強調中國會兌現對世界的承諾即繼續全面地打開中國大門,進一步促進經濟全球化。2020年6月1日,中央發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其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旨在淺析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對農業經濟帶來了哪些機遇。首先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流入使農產品的具有特色;其次是互聯網背景下數據安全有序的流動,打破了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方式;最后是運輸來往自由便利,為農產的及時輸出創造了條件。
關鍵詞:海南自貿港建設農產品銷售方式運輸方式
相比較于新加坡、香港自由貿易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具有領土面積、最大生態環境優渥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自1993年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以來,海南的經濟長期不見起色,區域發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尤其是“三農”問題突出,即海南80%的土地在農村,60%的農村人口和一二三產業中農業占比20%。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新路徑,同時也為脫貧致富實現偉大中國夢提供了道路。
《方案》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設計和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6+1+4”。6指的是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人員進出自由便利和運輸往來自由便利;“1”指的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4”指的是加強法治、稅收、社會治理和風險防控四個方面。本文主要探討資金、人員、數據安全有序和運輸往來自由便利四個方面如何發展海南農業經濟。
一、海南自貿港建設的資金、人員和技術為特色農產品提供了保障
首先,在互聯網背景下,信息變得更加透明,這意味著海南農產品要脫穎而出必須要在眾多無差異產品中具有特色,避開商品的同質性,為此需要以市場為導向,尋找市場縫隙,針對性產出,使其具有競爭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海南農產品資金回流緩慢即從對生產要素投入到生產、收獲、運輸和銷售等過程中,需要注入巨大的資金投入,但是投資收益期較長且初期收益不明顯,所以整個過程現金流不足導致生產效率不高。因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而實現了資金流動自由,具體而言有構建多功能自由貿易帳戶體系和簡化跨境投資交易環節等舉措提升了海南資金回流的速度。其中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始終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重點圍繞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其次,海南農產品經營主體實力不強,主要是農民和農村合作社為主;經營模式單一,經營資源分散,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生產,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化,所以不能集中力量去開拓出屬于自己品牌的農產品市場。最后,海南農產品的科研力量薄弱和生產技術水平不高進而導致生產效率低下,慶幸的是在這次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中央通過低稅率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吸引緊缺人才和高素質人才,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機制,健全人才服務管理制度,針對高端產業人才,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并且積極推進先進的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從人才吸引優化人員配置到引進高新技術等方面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熱帶現代化農業轉型。
二、數據安全有序流動打破了傳統銷售方式
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數據安全有序的流動,來打破傳統的銷售方式。海南農產品的銷售方式是:農民到市場上銷售產品給市場中間商,再有市場中間商銷售給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銷售給消費者。這一過程不僅成本高昂,還導致信息不對稱,這不利于農民們發家致富進而不利于解決三農問題。為此,我們首先應抓住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大機遇,在數據流動安全可控的前提下,闊大數據領域的開放,實現數據的充分匯集,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其次積極推進海南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打破固有的賣原料或初級產品的格局,從而培育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本土品牌。比如說將椰子精加工成南國椰子糖或春光椰子餅,文昌雞真空包裝等等。最后簡化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利用微博或淘寶等社交媒體軟件通過直播的方式打通線上線下銷售途徑,讓全國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能方便快捷了解海南特色農產品。又因為海南具有“全國上下一盤棋”的體制優勢,不能能夠充分調動企業家為海南經營指點迷境,還能夠充分調動人氣主播為海南農產品做代言,比如在這次疫情期間,央視主播與網紅主播聯合為恢復湖北經濟直播帶貨反響很大,獲得了大批網友支持。為此,我們也可以借鑒此方式擴大海南農產品的知名度,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減少產品滯銷的可能性。
三、運輸往來自由便利為農產品輸出創造條件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的運輸往來的自由便利,為農產品的及時輸出創造了條件。海南熱帶水果的耕種面積占比巨大,比如臺芒種植面積占有70%-90%,圣女果種植面積占有80%以上,荔枝面積也達到85%。水果的種植具有季節性,又因為海南與內地隔著瓊州海峽,交通極度匱乏與不便,大規模地產出會導致農產品因交通運輸受限而大規模腐爛。由上文提到的網絡營銷增加了對外輸出量使得這一問題更加突出。根據《方案》內容可知,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實施高度自由便利的運輸政策。建設“洋浦港”船籍港,支持開展船舶登記。對符合條件的并經洋浦港中轉離境的集裝箱貨物,試行啟運港退稅義務。加快推進瓊州海峽港航運行一體化。提升運輸便利化和服務保障水平,加強與內地自由貿易港間的運輸。進一步放寬空域管制和航路航權限制,增開航線航班。這一舉措不僅僅擴大了產品輸出的路徑和降低了相應的成本,也進一步開放海南的大門,允許更多國際友人來海南觀光旅游,以便帶動農產品的發展,進而解決農產品滯銷腐爛的問題。
總而言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強化了海南農業的地位,積極推進了海南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改革,實現了以市場為導向,資源為依托的格局,把海南農業發展成科技農業、綠色農業、特色農業和質量農業,進而實現從傳統農業過渡到熱帶現代化農業。
參考文獻:
①《自貿港建設將為海南農業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21世紀經濟報道/2020年/7月 /1日/第 001版
②《走好農業特色發展之路》海南日報/2019年 /12月 /31日/第B04版
③《淺析農產品的網絡營銷》張思賢
④《論農產品營銷渠道的歷史變遷及發展趨勢》孫劍李崇光
⑤《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
作者簡介:
姓名:王一雅性別- 出生年:女-1998,籍貫: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民族:漢族,職稱: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