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 要:對于事業單位來講,內部審計在其運行的過程當中起到了經濟評價以及經濟監督的職能,而且相對于其外部的審計,它能夠有效的針對于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更加有效地調動內部人員,保證其在進行審計的過程當中,能夠更加靈活的針對異常情況進行有效處理,從而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來保證相關人員能夠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現對事業單位資產的安全管理,進而保證其整體的資金合理使用,從而防止經濟犯罪的情況發生。
關鍵詞:事業單位? 內部審計? 現狀? 對策
我國的事業單位具有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能,有的事業單位還掌握著較高的資金支配權。對此,為了防止不法現象的出現,就需要其內部審計進行良好的內部監督,以此保證其內部的資金支配能夠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這樣才能夠減少由于個人原因而導致國家的財產遭受損失的現象出現。同時,有效的應用內部審計,也能實現對于事業單位整體的財務監督,從而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對此,本文將著重分析事業單位當前的內部審計情況,并對如何加強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提出一些對策。
一、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狀
(二)重視程度不足
在許多的事業單位領導層面當中,部分領導會認為事業單位與企業不同。因為,事業單位長期處于被我國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監督下進行日常工作,因此其內部就沒有必要再開展相應的審計工作,致使其內部審計被納入了單位的非重要活動當中。同時,又由于少數領導人將內部審計理解為內部的紀檢監察。因此,就會片面的理解紀檢監察已經是對經濟活動的有效監督,不再需要內部審計。即使事業單位開展了內部審計,其內部審計工作以及相關的機構也處于部門當中的低端位置,其整體的工作領域,也只是停留在財務審計上,從而無法發揮出自身的作用。
(二)操作流程不規范
在我國的事業單位當中,其內部審計制度建立的并不完善,同時內部審計的體系建設也不完善,這就會導致其整體規章制度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同時,相關人員的執行能力也無法實現其事業單位執行能力的提升,致使其整體的操作流程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或者是審計流程存在著不規范的現象。對此,審計工作就無法保證自身職能,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在很多事業單位當中,其開展審計工作只是根據內部審計人員以往的經驗進行操作,其整體的結果通常是由審計人員通過自身的主觀判斷來進行有效的把控,這就會導致其整體的內部審計缺乏了科學性與嚴謹性,導致其未來發展的方向可能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此外,由于部分事業單位進行內部審計都是由領導牽頭進行的,因此缺乏謹慎性,進而影響審計結果,審計人員的意見權威性有待商榷。
(三)缺乏審計獨立性
在審計的所有性質當中,獨立性就是其本質的基本屬性。但是,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較差,其主要體現為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不合理,同時也沒有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有的是和內部紀檢監察機構合署辦公,有的是并入財務部門,致使其自身的監督作用無法正常的發揮。此外,內部審計人員也缺乏自身的獨立性。因為,在多數的事業單位當中,并沒有配備專門的審計人員,就會導致審計人員與財務人員的混為通用人員,這會使審計與財務合二為一,導致著二者之間的不同功能不能夠得到有效的發揮。最后,審計工作也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尤其是當財務人員兼任內審工作的時候,有時很難區分是在履行財務部門的工作職責還是審計的工作職責。
(四)內審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內部審計工作是一件專業性、政策性較強的審查評測活動。因此,在進行該工作時,必須配備相應的高素質人員,這樣才能夠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準確性以及規范性。但是,由于當前事業單位在招聘相關人員時,是通過統一的考試進行招聘的。因此,其對審計專業知識要求并不到位,這就會導致審計人員大多數都是由紀檢或者是財務人員進行兼職或者是轉職來完成相關內容的工作,從而導致其整體水平的參差不齊。
二、提高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對策
(一)提高領導重視程度
由于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往往會涉及到單位的敏感問題和難點問題。因此,該工作必須得到領導的足夠重視和支持,這樣才能夠保證其工作的順利落實。對此,這就需要通過其內部宣傳以及相應的理念宣講來實現該工作的有效落實,同時也要保證事業單位的領導能夠提高自身的重視程度,將審計工作進行有效的落實,這樣才能夠發揮出審計部門的職能作用,同時也能夠保證事業單位的平穩運行。
(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想要保證在事業單位內開展高質量的內部審計工作,就需要在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下,開展規范的操作,才能夠保證其執行能力的有效提高。對此,事業單位當中的內部審計機構,必須要依據我國國家法律規定的相關審計內容,再結合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單位相關規章制度的有效定制,同時也要加大對于其內在的理論研究,保證其制定出的制度能夠有前瞻性,并且能夠有較強的操作性,這樣才能夠實現內部審計的有效開展。此外,由于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對其進行相應的信息反饋。因此,這就需要審計人員通過對其工作的有效開展,并針對其不完善之處進行調整,這樣才能夠保證制度的建立能夠與其發展結合統一。
(三)提高審計的獨立性
首先,事業單位當中要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并且保證其機構的權威性,同時也要保證該機構是由最高領導的授權來進行相應的內部工作。其次,要保證其內部的經費來做好相應的后勤保障,這樣才能夠保證其履行獨立審計功能的職能發揮,同時也不受其他部門的限制,也不與其他部門發生利益關系,避免其審計工作受到無關因素的影響。最后,想要保證審計人員自身的獨立性,就需要保證審計人員就職于自身的審計部門,并沒有其他部門的兼職工作,或者是由其他部門的人員兼職在審計部門。這樣才能夠減少利益沖突,保證其工作的公平性與合理性。
(四)加強隊伍建設
首先,事業單位要嚴控審計部門的人員質量。其次,是要通過內部培訓來保證審計人員有較為公正的態度,同時具有高潔的道德品質和較強的責任心和責任擔當,這樣才能夠完成審計部門的工作。最后,事業單位也要抓好對于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保證其整體的發展能夠與時代相結合,還要建立出后續的教育培訓制度,實現對于其技能的有效培訓,這樣才能夠保證監督職責的持續履行。
(五)轉變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式
為了保證事業單位能夠與時代相結合,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其自身的公共服務職能。這就需要其內部的審計人員通過吸收新型的知識理念來轉變自身原有的工作理念,這樣才能夠保證其自身職能的有效發揮,同時也能夠促進事業單位的內部發展,強化對于內部的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而促進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
三、結束語
由于完善內部審計是事業單位加強內控工作的重要措施,因此其主管部門必須要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的重要意義,這樣才能夠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來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落實和內部審計結論的正確運用,從而才能夠保障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姚華均.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狀與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19):211-212.
[2]黃莉雅.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審計現狀及對策[J].中國集體經濟,2019(2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