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進
◆摘 ?要:新時期社會發展速度很快,特別是伴隨著經濟水平的迅速提升,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進而滿足新社會發展的各項需求。在素質教育推進中,傳統文化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僅是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推手,也是學生掌握經典、感受傳統的重要契機。在本文中,筆者試圖結合武術教學談如何在學校開展傳統武術的相關教育,進而給實際業務的推進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學校;傳統武術;傳承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特別是在教育中,各類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和文化事業的進步都起到了積極的價值。特別是在新時期,很多學校都開展了武術教學和武術講解的相關課程,這對于武術的傳承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在本文中,筆者試圖結合必要性和實際的策略談如何做好相關業務。
1學校開展傳統武術教學的必要性研究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我國具有5000年的歷史,因此在漫長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寶庫,武術是文化寶庫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項目,是勞動群眾在長期社會積累中不斷豐富的、具有藝術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珍貴項目,對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身體素質提高也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學校開展傳統武術教學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其次,中國傳統武術有著十分豐厚的文化底蘊,不是簡單的一項運動,其中還蘊含著社會變遷理論體系、實踐基礎以及與各地區文化相融合的元素,所以學生在傳統武術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而了解地區文化和社會發展,這對于整體的教育事業推進和體系完善也很有幫助。
2學校開展傳統武術教學的含義及對于傳統武術傳承的幫助
2.1體現中華民族傳統體育內涵
學校在開展武術教學時,可以使得眾多學生理解中華武術中的內涵,并且真正理解武術中蘊含的武道、武魂,武藝,這對于傳統武術的傳承自然是十分有利的。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受到了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以至于學生只重視成績,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發展,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也存在著很多偏差。特別是在新時期互聯網時代,各類信息的迅速傳遞,使得很多人對傳統文化嗤之以鼻,這對于青年人的發展和傳統武術在內的文化傳承都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在學校中開展相關的武術教學活動將十分有利于學生們正確地了解了各項要求與傳承方式對于其業務的推進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價值。以筆者所在的湖山小學開展體育大會為例,在會上,學生代表隊展示了李家拳,這是中國傳統武術的精華,受到了眾多學生的歡迎。在活動開展中可以展示隊員朝氣蓬勃的狀態,使得更多的學生以及家長認可傳統武術,十分有利于傳統武術影響力的提升。
2.2與現代教育發展相融合
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時代的影響,傳統武術如果想要和現代社會相結合,就必須找到契機和抓手,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地使得過去的各項業務能夠和新時期的各項元素相融合,進而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特別是在教育事業發展中,學校領導開展傳統武術教學,可以以理論帶動實踐、以實踐反饋給理論,進而逐步積累起完善的教學體系,使得學校的管理層、教師都能夠理解清楚傳統武術文化中的精髓,以及和時代結合相對比較緊密的內容,并將其傳承下去。另外,在傳統武術教育中,需要找到那些與時代存在脫節的落后的部分,剔除到教學體系之中。
除此之外,在傳統武術傳承的過程中也需要有繼承人能夠發揚和創新,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首先就需要打好群眾基礎,在學校中開展各式各樣的基于學生實際情況的傳統武術教學,使得學生們積累起相關的武術動作基礎以及理念基礎,進而在接下來的各項科研和教學工作中能夠做到有據可依,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來尋求突破點和創新點,這對于傳統武術的傳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傳統武術教學中,拳是一個著名的綜合項目全,是中國武術理論體系中頗具影響力的一個動作,和中國哲學的結合也十分緊密。因此,在向學生介紹拳的類別是可以結合哲學視角來提升他們對于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印象。比如以太極拳為為例,就可以講解中國人的內斂哲學,在充分講究太極理論的基礎上,去自主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內涵。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他們習武之人排除雜念的個人修養,掌握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等詞語背后的深刻含義,這就可以做到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武術的結合,對于學生的個人學習有很好的幫助,也可以輔助提升整體武術傳承的效率。此外,在劍法、刀法等方面的講解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地結合這類模式來做好相應的講解,在信息時代也可以加入包括大數據、互聯網等在內的新方式,結合視頻、圖片等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個人的學習興趣好。筆者在李家拳教學中,不僅讓學生掌握標準的動作,更重視通過武術的內涵、精神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在達到強身健體目的的同時,可以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并且積極主動地踐行傳統武術的精神要求,將中國傳統武術發揚光大。
3結語
結合上文的論述可以看出,在學校開展傳統武術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不僅對于學生個人的發展將會起到積極的正向促進作用,對于傳統武術的傳承也是頗具意義的措施。因此,實際的從業者應當充分地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融合傳統武術項目,加大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及發揚。
參考文獻
[1]向瑋.學校武術教育在傳承文化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交際,2020(10):6-8.
[2]劉文武.傳統武術打之功能實現的途徑、利弊及展望[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07):26-36.
[3]許俊菊.優秀傳統文化背景下武術文化在高校的傳承與發展探究[J].武術研究,2020,5(06):15-17.
注:本文系惠州市2017——2018年度中小學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傳承“李家拳”,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的實踐研究》的科研成果,課題編號為2017hzkt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