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春友
◆摘 ?要:高中是面臨人生的又一個新考驗,不管是孩子主觀方面,還是客觀環境和承擔的學習任務,較之初中階段學習有大幅度的變化,能適應的則前進,否則可能掉隊。
◆關鍵詞:高中;問題;建議
高中三年開設的十幾門學科雖和初中差不多,但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量比初中要增加若干。高中是學生求學階段獲取大量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每一學期所學內容的容量都很大。學習難度增加,表現在初中和高中知識上有些跨度,這一跨度不可能細嚼慢咽,對把握知識帶來一定困難,而且高中所學知識的抽象概括性比初中高得多。如果跟不上進度,往往出現“消化不良”或“負債”現象。
一、如何解決高中生能力
1.要解決一個問題,往往需要綜合應用各科知識。各學科知識的前后關聯性越來越強,對學生的知識系統整合能力要求也更高。如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特別是分析綜合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大為重要。理解能力也要求高,要理解概念、法則的本質,形成某種理念、方法,才能把知識學到手。高中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較為放手,不可能像初中那么具體地要求學生每個環節怎樣做,而是要求學生能獨立完成各個環節的任務,如預習、聽講、記筆記、課后復習、獨立作業、單元小結、考后分析等。孩子應尋找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
2.如果不了解這些,還是用初中老一套辦法遠遠不夠,學習成績也會下降的。我們要指導孩子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死記為活用,孩子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學以致用。據調查統計,進入高中后,新生在很多方面都感到不適應,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節奏、學習方法等各個方面。其中只有30%的高一新生能迅速摸索出一套較好的學習方法……進入高中后的適應快慢已成為造成“初中不相上下,高中兩級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在知識容量上,高中是初中的3.5倍;在學習節奏上,初中兩年半要學的內容,高中兩年就得學完;在學習方法上,高中對每個學生的推理、想象、運算、創新、研究的能力要求大幅度提高,完全達到成人標準。
4.進入高中后,學習內容大大增加,學習節奏急劇加快,對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那種僅靠勤奮就可學好的做法已不再適用。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迅速找到新的學習方法,全面拓展思維廣度和深度,才能適應更高階段的學習。
5.高一知識是各門功課的基礎,很多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例如,高一數學含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對函數概念的理解、函數與方程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數形結合方法、轉化與劃歸思想既是整個高中數學的靈魂,也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重點難點。
6.孩子初中畢業后,將要走進他中學時代的最后一個階段,也是向大學沖刺的階段高中。家長在短暫的高興之后,開始緊張、焦慮,怕孩子到高中學習退步,怕孩子最終不能順利地考上大學。要想真正地幫助孩子,家長就要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有針對性地做孩子的工作,幫助孩子減輕壓力、解除困惑、使孩子具備很好的適應能力。這里我們從高中孩子心理角度給家長做一些分析和建議,以供參考。
二、高中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一般特征可概括為“四性”“四高峰”
1.“四性”即敏感性、社會性、動蕩性、閉鎖性。敏感性是指對人、對事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思想活躍,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社會性是指對人生的意義、升學等社會問題越來越感興趣,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動蕩性是指情緒容易激動對事既積極熱情,又焦慮不安。閉鎖性是指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輕易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有些內斂。
2.“四高峰”即生理變化高峰、智力發展高峰、社會需求高峰、創造高峰。生理變化高峰是指學生生理發育迅速變化,性發育成熟。智力發展高峰是指此時的孩子的智力發展、記憶力、判斷力和動作反應力及速度都已達到人體的最高水平。社會需求高峰是指孩子對愛情的向往等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質方面的需求都有所上升。創造高峰是指這個階段是孩子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創造性的時期。孩子會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獨立的愿望,其獨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輕易相信別人的意見,常持分析和批判態度,很反感家長把他們看成小孩子,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高中階段孩子的自尊心特別強烈,最怕別人看不起自己,他們力圖在各個領域有較出色的表現,想爭取在集體中贏得適當的地位,得到好評和重視。
三、對家長的幾點建議
1.優化孩子成長的環境。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支持與補充。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于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家庭中具有民主和諧的氣氛,積極進取的精神,保證孩子有寧靜的學習環境。
2.指導孩子科學安排時間。開學前制訂兩張表。一張是一天的學習生活作息時間表,從早到晚,從起床到睡覺,將學習時間、休息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另一張是一周學習計劃表,正常的學習和單元學習,查漏補缺合理安排,課內學習與知識面的拓寬合理安排。這兩張表的制定,可促使孩子克服忙亂現象,有條不紊地學習、活動、休息,有利于提高孩子學習效率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3.放下架子,與孩子做朋友。父母不要以長輩高居,不獨斷,不以孩子氣來教育孩子。與孩子有平等之心,設法與孩子做朋友相互溝通,開展談心活動,不定期召開家庭民主生活會。
4.家長要會展現愛之情感。家長不要吝嗇愛子女的語言,不要深藏愛子女的情感,要善于言表,要適時用語言表達愛意,讓他們能體會到愛。孩子是夸好的,孩子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績要及時表揚、激勵,少用或不用命令式,常用一起商討的口氣形成共識。孩子遇到困難,家長要全身心幫助,這最能取得孩子的信任,能達到心與心真誠地交流。一旦孩子做錯了事,要幫助分析危害找原因,讓他心服口服。
四、結束語
總之,孩子在高中階段,心理壓力很大。家長要做的主要是為孩子創設溫馨的、寬松的、平靜的家庭環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成績好時,給以表揚與鼓勵;孩子有困難時,進行安慰與激勵,給孩子足夠的信心和勇氣。讓孩子在家長的愛中度過他人生關鍵的學習階段!
參考文獻
[1]章亮.“六年一貫制”課程統合的設置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7(10):39-41.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課題資助,課題名稱“中學“六年一貫制”課程教學改革試驗”(課題批準號:2015cqjwgz3045)的部分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