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奎忠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帶動了乙烯工程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裂解汽油加氫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優化升級。鑒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裂解汽油加氫的概念、作用以及相關技術,然后對裂解汽油加氫技術的改進進行研究,最后對裂解汽油加氫工藝流程進行了拓展和延伸。以期為我國乙烯工程裂解汽油加氫關鍵技術的優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裂解汽油;汽油加氫;乙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乙烯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對乙烯裂解汽油加氫技術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對其進行優化研究勢在必行。裂解汽油原料的組成會對加氫處理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選擇最佳的乙烯裂解裝置,對其進行高溫處理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芳烴的產量,從而增加大型乙烯工程裂解汽油加氫處理后的經濟效益。此外,還能夠降低汽油裂解裝置的能量消耗,減少芳烴的損失,并提高工藝流程的生產效率。
1 概述
1.1 來源和作用
裂解汽油(PG)是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副產物,其組成為C5~C9+裂解汽油的產量是乙烯產量的60%~70%;在以石腦油、輕柴油、加氫尾油等液體烴作蒸汽裂解的原料時,裂解汽油是最主要的副產物,其中芳烴含量約占50%,因此是重要的芳烴來源。對1套800kt/a的乙烯裝置,配套450~550kt/a的裂解汽油加氫裝置;對1套1000kt/a的乙烯裝置,配套600~700kt/a的裂解汽油加氫裝置。裂解汽油雖是重要的芳烴來源,但若不經過二段加氫,則不能通過芳烴抽提獲得苯、甲苯、二甲苯(BTX)。因此,裂解汽油加氫起著承上(乙烯)啟下(芳烴抽提及下游芳烴用戶)的作用。
1.2 全餾分加氫技術
全餾分加氫還可有幾個變化,在一段加氫后有脫C5塔無脫C9塔,C6~C9進二段加氫;也可僅有脫C9塔,C5~C8進二段加氫,視用戶的需求而變化。
隨著對C5餾分綜合利用的需要,國內全餾分加氫逐漸減少,如上海賽科和福建乙烯均將全餾分加氫改為中心餾分加氫,切出C5餾分去抽提異戊二烯、間戊二烯和雙環戊二烯,甚至把異戊烯去醚化生產TAME(甲基叔戊基醚)。
2 對裂解汽油加氫技術的改進
2.1 減少塔內返混,提高塔板分離效率
將脫C5塔進料分成輕重兩股物流,分別進入塔的不同部位,如此進料方式減少了塔內物料的返混,提高了塔的分離效率,在同樣的塔板數和進料量條件下達到同樣的分離要求,回流比可下降30%。對1套與800kt/a乙烯配套的裂解汽油加氫,脫C5塔釜可減少蒸汽消耗1~2t/h。
2.2 換熱流程優化
通過對裂解汽油加氫裝置的所有冷熱物流進行夾點分析,優化換熱流程,充分利用裝置內熱物料的熱量,減少了循環水的用量和蒸汽消耗。采用夾點分析技術,得到裂解汽油加氫裝置的夾點溫度為117℃,根據夾點分析原理。
①不要通過夾點傳遞熱量;②夾點以上不使用冷公用工程(CW);③夾點以下不使用熱公用工程(蒸汽)。根據上述分析,對裂解汽油的換熱流程進行優化,可降低裝置能耗10%以上。
2.3 優化裂解汽油加氫裝置的分離塔設計
在設計裂解汽油加氫裝置時,首先要根據裂解汽油的組成對流程中的3塔進行塔板數(N)和回流比(R)的分析,得到“R-N”曲線,找出最優的理論板數。其次,對各個塔進行進料板位置的優化,找出最佳進料板位置。通過對分離塔的設計優化,可降低能耗5%以上。如齊魯2號加氫裝置脫C5塔原設計僅40塊板。改造后增加了塔板,回流比可下降50%。
2.4 采用高效換熱器,停開加熱爐
①加熱爐有煙氣排放,污染環境,因此,各加氫裝置均希望停用加熱爐。采用4臺串聯的BFS或BFU型換熱器。實踐表明:當二段加氫反應器的溫升大于40℃時,可停用加熱爐,但二段加氫反應器的溫升小于40℃時,不能停用加熱爐,往往是加熱爐開到最小火嘴,而二段進出料換熱器卻開著旁路,即部分熱物流未進入進出料換熱器,而是走換熱器旁路,熱量未充分利用;②若要完全停用加熱爐,建議采用高效換熱器,即使二段加氫反應器溫升僅20多攝氏度,也可停爐;③開發新的一段加氫催化劑。
3 裂解汽油加氫工藝流程的拓展
3.1 增加C8餾分抽提苯乙烯裝置
粗裂解汽油中含有4%~5.5%的苯乙烯。在2000年前,我國的乙烯裝置能力普遍在600kt/a以下,因此,裂解汽油中的苯乙烯含量不足10kt/a,達不到抽提苯乙烯的經濟規模(20kt/a苯乙烯),另外抽提苯乙烯技術也不夠成熟。進入21世紀,國內的乙烯裝置能力普遍提高到800kt/a以上,其中副產裂解汽油中的苯乙烯含量已達到25~35kt/a。同時,裂解C8餾分抽提苯乙烯的技術取得突破,促成C8抽提苯乙烯技術走向工業化。
3.2 C8抽提苯乙烯的經濟價值
①苯乙烯的價值比C8餾分高;②苯乙烯被抽提后,裂解汽油加氫氫耗減少;③抽余的C8餾分價值升高。其原因是抽余C8餾分中乙苯含量可小于20%,這股C8可作PX裝置的原料,若苯乙烯不被抽出,則加氫成為乙苯,使得裂解C8餾分中乙苯含量高達40%~50%,不能作為PX裝置的原料。
3.3 C8餾分抽提苯乙烯技術在裂解汽油加氫
裝置中的位置C8餾分抽提苯乙烯裝置,原裂解汽油加氫裝置中的脫C9塔,改為脫C8、C9塔,該塔僅需要改變操作條件,無需進一步改造。
4 裂解汽油加氫工藝流程的延伸
4.1 C6+增產BTX技術
BTX是重要的基本有機原料,用途廣泛,但裂解C9+餾分,目前價值很低,主要作燃料或加氫后作溶劑油。C6+增產BTX的技術,稱為APU(先進的工藝單元)技術。APU的核心是在氫氛圍下把C9+中的重芳烴、茚、雙環戊二烯轉化為BTX,其主要反應有如下幾類:
①C9以上芳烴脫烷基生成BTX;②烷基轉移反應:甲苯和三甲苯生成二甲苯;③茚和雙環戊二烯轉化為BTX;④非芳裂解為乙烷、丙烷、少量丁烷。
通過上述反應后,加氫后的C6+轉化為輕烴和BTX及少量重組分。這樣,原加氫C6~C8需經芳烴抽提獲得BTX的工藝流程,就無需芳烴抽提,即無需外界加入溶劑,就可使非芳和BTX分離。
4.2 APU技術的經濟效益
APU技術與芳烴抽提相比,不僅增產芳烴,能耗下降,且產出大量的乙烷、丙烷、丁烷等輕烴,這些輕烴比石腦油又可多產乙烯、丙烯,因此APU技術的經濟效益可從3方面進行計算。
①能耗下降,可降低能耗成本約800萬元/a;②芳烴產量增加37.4kt/a,這些芳烴的增加主要是由C9+轉化而來,按芳烴與C9+的價格差1000元/t,則增效3740萬元;③由于APU產出了72.1kt/a的輕烴(乙烷、丙烷、丁烷),輕烴返回乙烯裝置裂解,可多產乙烯、丙烯。若按輕烴比石腦油增值500元/t,則其增效3600萬元/a。
從另一角度看,芳烴抽提產出抽余油52.1kt/a,輕烴比抽余油多20kt/a,這些輕烴是從C9+來的,輕烴比C9+增值3600萬元/a。總之,用APU技術替代芳烴抽提技術,從經濟性上比較,有很大的優勢。
5 結語
目前的能耗與2010年時的裂解汽油加氫裝置相比,下降了35%~40%。其裂解汽油加氫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近10年來,裂解汽油加氫技術又開發和延伸了多種技術,如裂解汽油(C8餾分)抽提苯乙烯技術,增產BTX(APU)技術等。
參考文獻:
[1]尤明.乙烯裂解汽油加氫操作工藝的優化[J].數字化用戶, 2018,24(039):105.
[2]王鑫泉.裂解汽油加氫技術的進展[J].乙烯工業,2019, 31(002):1-5.
[3]許宏偉,左永光,周尖,等.裂解汽油加氫裝置高硫含量石腦油開車優化[J].乙烯工業,2019,031(00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