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俊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各地的中小學都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改革的實踐活動。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教學方法做了探索。從問題著手摸索優化途徑,努力開創學生寫作新格局,進而提高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如:仍有教學觀念認為寫作是獨立的學習內容,與其他學科關聯不大;學生對寫作存在畏難心理。此外,由于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作文教學,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不到激發,影響了學生創作靈感的開發。作文的教學方式以講為主,也使得大部分學生進入被動學習的狀態。對此,教師要積極優化語文作文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對于作文的學習由被動到主動,最后到樂于寫作文,從而真正提高寫作的水平。
1探索教學新方法,落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
在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文教學中,要想提升學生對于作文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上教學時設法將理論教學與課外實踐進行有機結合,給學生創造更多元化更廣泛的創作平臺,打開學生創作“靈感的閘門”。例如:小學五年級語文教科書里安排的習作任務,有些習作需要結合實踐才能更好地打開學生思路。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帶著任務在實踐中思考、歸納、總結。然后,在寫作過程中,教師盡可能去引導學生聯系自己學習到的作文知識或技能,以及在實踐中的所感、所悟去完成練習任務。如此一來,學生不但可以掌握語文課堂中的寫作基礎知識和技能,而且通過實踐充盈了自己的寫作思想,同時也積累寫作素材。
2增加學科間緊密度,拓寬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中高年級教學階段中,各學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對此,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可以把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在以往的語文作文教學方案中,課程內容總是無法與其他學科的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在實際生活當中,進行作文創作的目的是,將我們看到或感受到的事物以及內心所想用語言文字描述出來。語文教師要對作文創作樹立一個正確的認識,即寫作不單單在語文考試中占據著較大的分值比重,更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流的方式。另外,學生還需要將實際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有效對比和鏈接,然后依照作文創作的主題進行表述。這樣,教師的教是“織一張保羅萬象的知識網”,學生的學是網上的點,教和學的聯結更加緊密。不但可以增加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而且也會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作靈感。
3借助現代教學工具,激發和培養創作靈感和創作思維
小學生之所以對寫作有畏難心理,原因有兩點:第一,小學生的漢字積累和閱讀量還較少,文字運用又缺乏靈活性,導致無法準確地描述想表達的內容。第二,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閱歷尚淺,致使作文創作的靈感和素材少。對此,教師應采用現代教學工具,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作文教學中,將課程內容以動態影音圖像和電子課件的形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浮現出有關故事的情節畫面,從而激發學生的作文創作靈感,也讓學生對即將開始的作文練習有初步構思。
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課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年紀為學生安排作文主題。中高年級的學生偏重于中華傳統美德方面的主題,如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助人為樂等。教師為學生準備“愛父母”的作文主題,對此,語文教師準備了一份電子課件,主要以短小圖文漫畫的形式展示出來。漫畫的主人公是一位小朋友,其內容是講述了他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如:早起刷牙主動為父母擠好牙膏;早餐喝牛奶時主動為父母倒牛奶;上學前親吻父母的臉頰;晚餐等待父母入座后再開始吃;給爸爸剝橘子,為媽媽整理晾干的衣物;主動與父母講述學校發生的趣事。結合自身實際生活,回憶著自己愛父母的行為都有哪些,借鑒漫畫中的故事,寫作靈感才能得以激發,作文的大致思路也會清晰許多。而這種作文指導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快速地理解主題內容,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創作興趣,使作文創作的過程變成了與大家分享快樂故事,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寫作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4更換教學觀念,培養學生作文學習的主動性
目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多數情況下是以教學講解為主,師生互動的部分較少,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反感情緒,對于教師強行灌輸的理論知識極大的排斥。所以,在這種模式下的學生與教師的配合度較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上的注意力也不集中,缺少作文學習的自覺性,寫作內動力不足。因此,教師一定要轉變教學方式,改善以往作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盡可能把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理解和尊重。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為學生安排作文評價或創作討論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對討論內容表明自己的觀點,并了解其他同學的看法,從而極大的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拓展學生的創作思路。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將優秀學生作文打印出來,分發給每個討論組,讓學生自行總結文章的優點和可學習的地方,并分析討論出文章使用了哪些寫作技巧等。學生在探討、分析中結合自身寫作特點、個人喜好將文章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在一個輕松自由的氛圍中,通過思維的碰撞很容易發現討論學習的快樂。語文教師也可以直接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盡可能地將課堂氛圍營造成平等自由暢所欲言的寫作交流會,而教師在與學生交流和互動中,也要適當的給予學生一些寫作指導,并不斷鼓勵學生堅持克服自己在作文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技能。
5結語
為了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用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用實踐活動來增加學生閱歷,積累創造素材,拓展寫作思路;結合其他學科,豐富作文指導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利用信息技術,啟迪學生激發創作靈感;給予學生自由討論學習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以上幾種方法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關系,也能夠拉近學生同作文學習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從懼怕寫作到積極主動學習寫作,使作文教學的有效得到真正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何李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8):101—102.
[2]侯桂芬.優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方法的分析與探究[J].華夏教師,2019(2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