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 朱煜 李慶峰
摘 要:重復性安全隱患一直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對安全生產構成極大的威脅。本文通過對天然氣生產、經營領域隱患排查治理現狀的分析和研究,結合杜邦管理經驗,對加強現場重復性隱患治理工作進行淺析和探討,以有效開展隱患上報、排查、治理工作,促進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落實為目的,提出了現場隱患治理工作的幾點思考,加強制度建設,做好安全觀察與溝通,注重設備維修等工作對策,有利于重復性隱患的消除。
關鍵詞:重復性隱患問題;分類;原因;防治措施
隱患管理工作是安全管理跟蹤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推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個切入點。通過安全檢查、現場監督等形式,對天然氣生產、經營過程的安全管理實施有效的監管,基層隊員工通過填寫事故控制(ACT)卡開展隱患排查,因此,要對日常監督檢查發現隱患問題進行統計、歸類,查找重復性隱患問題頻發的內在原因,認識其危害的嚴重性,提出預防和治理措施,消除和控制重復性隱患問題的發生。
1 重復性隱患問題的定義
重復性隱患問題是一個相對概念,沒有權威部門明確定義,大家各有不同見解。我項目部是按照同一場所出現同樣問題進行定義,就是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經常出現的具有共性的、頻發的安全隱患和習慣性違章行為(包括環保隱患和污染行為)。所以在此文中,我們將這些在生產現場共性存在的、年度出現頻率在5次以上的安全隱患和習慣性違章行為,列為重復性隱患問題統計對象。
2 重復性隱患問題統計及分類
重復性隱患問題經常查,經常有,一直是困擾安全管理工作的難點。自2017年建成投產以來至2018年底,在監督檢查過程中共發現各類質量安全環保問題1050項,通過對近年監督檢查問題的大數據分析,而共性存在、年發生頻率5次以上重復性問題占到43%,共448個。經統計,主要表現在設備防護及安全附件、電氣管理、危險作業管理、消防安全、安全措施、個人防護等6個方面。
3 產生重復性隱患問題的原因分析
3.1 人的不安全行為
①麻痹僥幸,隨意蠻干。個別員工不吸取以往事故教訓,也有的仍按老的操作經驗和方法操作,無視警告,無視有關的操作規程,隨意蠻干。前述個人防護重復性隱患問題主要是出于此原因;②疏忽大意,不講質量。對自己崗位上安全注意事項、操作規程掌握不熟悉,工作落實起來疏忽大意,不講工作質量;③工作敷衍,貪圖省事。有的員工作業時走捷徑,圖一時方便,違章指揮,違章操作。
3.2 物的不安全狀態
此狀態常產生于工藝裝置和設備的設計、安裝、驗收等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程序上沒有執行好,都會導致設備缺陷、安裝不規范、工藝不合格等問題。工作任務的計劃、實施、完工評估等程序的控制上,沒有執行好控制程序,存在瑕疵,致使重復性隱患問題出現。
3.3 組織管理缺陷原因
首先是隱患治理制度還不完善。員工對崗位上的工作該落實的不落實,自身不能整改的問題也沒有反映。而崗位員工向上級反映的,基層干部該接的沒有接,該解決的沒有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也不向上一級反饋。該上級主管部門協調解決的,不作為,不給下級答復。各級相互間沒有一套完善的,針對重復性隱患問題整改工作業務流程和問責機制。長此以往,重復性隱患問題常治常有。其次,監管制度存在缺陷。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對一些重復性隱患問題熟視無睹,認為這都是小事,不會造成大事故,導致監管不力。
4 預防和治理措施
重復性隱患問題整治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源頭治理,圍繞低老壞重復性隱患問題防控機制建立,抓責任落實,抓能力提升,抓執行力建設,使生產、經營領域重復性隱患問題得到全面削減。針對重復性隱患產生原因,按照“發現一點、整改一線、控制一面”原則,重點突出檢查成果的應用、全員參與的舉一反三手段,制定崗位--班站--作業區--廠的“四級”管控措施,強化各層級管理,削減重復問題數量。
4.1 嚴格落實管理責任,控制低老壞重復性隱患問題增量
建設單位要嚴格履行源頭管理責任。從嚴落實設計、配套、改造的審批與會審制度,強化工藝、設備變更管理控制,理順和優化設計變更程序,屬地單位要嚴格建設、變更驗收控制,理順驗收程序,細化驗收標準,落實驗收責任。生產單位嚴格履行日常生產運行過程管控責任。各級管理人員要嚴格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工作要求,落實好分管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生產運行組織和隱患問題雙重預防管控。各級管理部門要嚴格履行直線管理責任。按照有利于隱患問題及時整改的原則,厘清部門職責,優化治理資金管理和物資組織程序,縮短隱患治理周期;按利于隱患治理長效機制原則,對現有制度、規程修訂完善。
4.2 強化能力提升,減少低老壞重復性隱患問題發生
針對作業區、井區管理人員能力不足的現狀,加強管理人員HSE能力培訓、評估和考核。對評估考核不合格的,責成二級單位調整,形成作業區、井區管理人員任職前HSE能力培訓評估考核機制。大力開展崗位員工任職能力評估與培訓,結合崗位實際精簡和優化培訓內容,開展針對性實操培訓,發揮技術專家、培訓師的傳幫帶作用,建立能崗匹配的員工隊伍。生產單位要嚴格落實承包商“三個一批”管理要求,加強承包商準入管理和日常檢查和指導,督促承包商建立健全管理機構,配足安全技術管理人員,強化從業人員能力培訓,消除安全風險。
4.3 加強獎懲約束,加大低老壞重復性隱患問題整治力度
充分發揮正向激勵機制作用,加大獎勵力度。利用ACT卡、PTW、JHA等安全管理工具,持續提升員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的積極性。加大考核力度。結合審核、檢查發現的問題,系統梳理和評估,建立重復性隱患問題清單和數量。通過技防、物防、人防等措施,嚴格崗位QHSE責任清單落實,帶動全員參與重復性隱患問題專項整治和管控。對于觸及“四條紅線”、“六項較大風險”、“較大及以上安全環保事故隱患”的重復性隱患問題和整治管控不力的問題,同對照對應管理規定實施追責、問責。
4.4 加強總結,鞏固成效,改進提升,持續推進。
重復性隱患問題專項整治要與QHSE管理體系相融合,遵循體系思維,堅持PDCA模式,堅持邊整治,邊總結,通過有效的信息渠道,改進完善QHSE管理,及時推廣好的經驗做法,鞏固工作成效,形成重復性隱患問題管控長效機制。
5 結論
成效一:人員素質持續提升。通過近三年大力推進重復問題管控,員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升,安全環保的意識持續增強。
成效二:問題共享,舉一反三的氛圍已逐漸形成。建立項目部、作業區等各級隱患問題共享,并通過定期安全形勢分析與通報,持續保持安全監管的高壓態勢,有效形成全員參與、持續改進、舉一反三的氛圍。
成效三:建立健全了相關配套制度。編制、完善《設備設施管理實施細則》、《HSE業績考核管理實施細則》、《安全環保專項獎勵實施細則》等專項制度8項,進一步明確職責、壓實責任、提升管理。
成效四:重復性隱患問題數量下降明顯。自2018年集中整治以來,按照“意識、技能、責任、問責”管理思路,從提升員工素養、完善制度流程、發揮數字優勢、強化責任落實等方面,形成點上發現、線上整改、面上完善的長效機制,重復性隱患問題發生率2019年下降70%以上,專項整治初見成效,安全環保工作整體呈現“兩個增加、兩個降低”,安全管理形勢持續向好。
6 結束語
古語有“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就是告誡人們要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重復性隱患問題長期得不到系統的治理,這些小問題、小毛病的高頻率出現,最終必釀成大禍,需要引起各級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深思。只有通過各層級責任者的共同努力,全面控制個人行為,優化執行程序,逐步完善組織管理,對重復性隱患問題實施動態管理,鼓勵各層級創新摸索治理方法,才能從根本上預防、減少重復性隱患問題的發生,從而確保項目部生產的安全平穩。
作者簡介:
王志軍(1988- ),男,漢族,甘肅鎮原人,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石油天然氣井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