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
【摘要】“微課”是科技發展背景下衍生的一種新型教學輔助工具,能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隨時隨地學知識的途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引入微課,可以把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及復雜的過程轉化為生動直觀的圖景,集中突破重、難點,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恰當的使用微課教學不僅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難答疑,還能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更輕松有效。
【關鍵詞】微課 ? 高中物理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8-176-01
近年來,隨著科技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微信、短視頻、自媒體等工具不斷滲入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教學方法也進行著不斷的探索和創新。在這樣的背景下,微課作為當前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走入教學中,不僅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空間以及時間上的局限性,而且能夠增加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
一、微課的主要特點
1.時間較短。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相對于傳統的45分鐘課堂,微課以微小、精細及針對性強等優點迅速成為課堂教學的新模式。
2.內容較少。相對于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更能夠突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微課可以把冗長的傳統的課堂教學化整為零,將知識點逐個擊破,并且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難答疑。
3.容量較小。“微課”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師生可流暢地在線觀看,也可靈活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上實現移動學習。它不僅是教師現場教學的輔助手段,還是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重要資源,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自由和便利。
二、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結合教學實踐,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微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進行闡述。
1.微課可以使學生高效的完成新課預習
在傳統課堂上,常常是老師在講臺上飛快地講,學生在臺下緩慢地學。如果學生課前不預習就很難跟上老師的節奏,課堂效率自然不會高。為了讓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有個直觀的了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呈現現象。比如在講追及相遇問題前,可以將不同快慢的汽車可能出現的情況錄制下來做成的微課,學生在預習時就會對復雜的過程有個直觀的了解,還可以把有疑問的地方找出來,上課時可以專心聽老師講,課堂氛圍會變得輕松,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2.微課為學生提供與物理相關的生活素材
高中物理規律的學習,需要具備嚴密的推理能力。而學生由于感性知識不足,大多憑感覺做題,不會應用物理規律進行推理。通過微課將物理與生活中的現象聯系起來,給學生提供些感性材料,結合學生所熟悉的各類現象進行新知的學習,可以讓物理教學更有親和力,更具趣味性,自然可以激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熱愛。如講超重和失重現象時,可以提供宇航員在宇宙飛船中生活的場景的視頻,學生理解起來就會更容易。以擷取生活實例,以熟悉的生活縮短學生與物理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的親切與真實,這樣更能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3.微課可以突破高中物理中的重點難點
高中物理內容多,概念抽象,教學中老師若鋪開各個知識點講解,學生聽得會很累并且效率會很低,在傳統的45分鐘課堂上要讓學生都能聽懂顯然是很難的。如果把知識點適情形逐一以微課的形式呈現,加之以直觀生動的動畫,風趣的語言講解,比如講解一個概念,分析一個過程或者某一規律的應用等,就會使知識點更加突出而通俗易懂,學生對物理的學習就會更加輕松,從而對物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實踐中筆者發現,在課堂上,即使引入一個適當動畫或展示一段小視頻,都會使課堂營造出一種輕松活躍氣氛,這無疑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率更高效。例如在講傳送帶或板塊模型問題時,雖然老師在黑板上畫出運動的示意圖,但是因為涉及過程較多,學生就很難想象出物塊運動的過程甚至相對接觸物體的運動過程。老師可以將此類問題以動畫或者短視頻為素材制成微課,利用視頻可暫停的特點,就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看清物體的運動過程,學起來就會更輕松。
4.微課為學生呈現相關的物理實驗過程
物理教學以實驗為基礎,既有老師動手完成的演示實驗,更有學生動手操作的學生分組實驗。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無論是分組實驗亦或是演示實驗,由于條件所限,導致很多學生觀察并不到位,因此學生就顯得非常被動。在筆者看來,主要原因有兩個:學生課前沒有充分預習、課堂教學時間緊湊。把實驗的內容及講解做成微課,可以讓學生課前自主學習,也可以在學生分組實驗前進行播放。使學生在實驗前對實驗原理、實驗過程及儀器裝置等具備初步認識,讓學生有一個直觀形象的了解。還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視頻,回憶實驗步驟,強化學生記憶。這樣老師只要簡明扼要進行講解即可,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實驗。
有些演示實驗會受到環境影響,例如光電效應的演示實驗中,周圍空氣過于干燥,就會引起鋅板上電荷快速地被中和,導致驗電器金屬箔未能張開,實驗很難成功。可以將演示過程制成微課,并利用暫停、重復、慢放等方式,讓學生觀察現象就會更方便。在流暢的語言和清晰的思路下,將物理實驗以微課形式呈現出來,抽象的實驗也可以變得生動形象,既達到教學的目的,又提升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微課在教學實踐中的反思
雖然微課在物理教學方面有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為了能夠在教學中達到良好的效果,老師最好是根據實際情況自制合適的微課。制作前,先要選取好適合的內容,并設計好適合在短時間內能把教學內容表述清楚的方案。教學語言要精練流暢,條理清晰,生動有趣,抑揚頓挫,才能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興趣。傳統一節45分鐘的課堂是由多個知識點連貫而成,將微課應用于教學過程中,會把一節課分成多個知識點,一定要注意知識的連貫性,恰當應用微課才能讓課堂熠熠生輝。
總之,在物理教學中微課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不僅豐富了傳統的教學手段,也推動了教學模式的變革。恰當的將微課與傳統物理教學結合起來,不僅能增加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還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學習物理更加輕松。
【參考文獻】
[1]羅章萍.高中物理“微課堂”教學探討[J].中學理科園地,2016,12(03):9-10.
[2]湛渝清.微課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30 (2 ):P.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