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敏
語法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程曉堂2013)。學生對英語語法語言形式和表意功能的準確靈活使用,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突出表現。但是,縱觀目前的初中英語語法課堂,相當一部分教師仍然要求學生反復死記硬背語法項目,重機械記憶、輕思維訓練,導致語法課堂沉悶、低效。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理順繁雜的語法,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使傳統、枯燥的語法課堂重現生機。下面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理清語法脈絡,構建語法框架,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使語法課堂科學高效,創新靈動。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初中生的語法掌握作出了明確要求。只有學生掌握了語法,才能更好地提升語言綜合技能(教育部2012)。因此,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發揮邏輯思維能力,尋找各個語法知識點的特點及其之間的內在聯系,在頭腦中構建語法知識網絡,提升語法學習效率。
思維導圖是東尼·博贊(Tony Buzan 2005)提出的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有效思維圖形模式。思維導圖運用圖片、文字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的應用效果得到了驗證:東尼·博贊曾應用思維導圖讓一群“學習障礙者”成為同年級學生中的佼佼者。應用思維導圖開展英語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記憶、聯想和創造,使其主動探究知識網絡,發現語言規律,從而培養其發散思維和創造力。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應用思維導圖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深入研究語法規律,熟悉教材中各單元的語法教學內容,包括單詞的構成規則、詞法、句法,深入理解教材編排的意圖和內容之間的聯系。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從部分中整合思維脈絡,將知識線、能力線貫穿學習情境,設計有梯度的教學活動,從不同的層面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思維達成程度(吉桂鳳 2014)。
其次,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讓他們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繪制思維導圖,將隱性的思維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出來。
第三,注重傳授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讓學生逐步學會獨立制作思維導圖,構建個性化的思維導圖,真正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和應用。
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語言能力培養的前提。將思維導圖與詞句的教學聯系起來,對于學生自主發現語言規律,發現詞匯之間的聯系,構建詞匯知識網絡十分有效。在構詞法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工具(張蕊 2017)。
例如,在對七年級所學單詞中以-est結尾的詞匯作總結時,教師繪制如圖1的思維導圖:

圖1
接著,引導學生將單詞放到合適的語境中記憶。比如用best,test,text造句,學生可以造出句子“I am the best student in the test by reading the textbook in the restroom.”思維導圖直觀、形象且有趣。這樣的構詞法教學可視易懂,學生樂于參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思維導圖與句子成分教學
詞性是初中階段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點。教師要讓學生有明確的關于詞性的概念,并且為句子成分的學習、簡單句的寫作,以及復合句的理解作好鋪墊。
教師在引導學生以詞性為中心詞繪制思維導圖(如圖2)的基礎上,讓他們分析句子成分的特點,并將詞性和句子成分串聯起來進行思考,并繪制思維導圖(見圖3),形成一目了然的知識框架。

圖2

圖3
教師指導學生按照詞性分類進行句子成分的學習,讓他們認識到:名詞、代詞常用作主語,動詞可以用作謂語,賓語和表語常由名詞、代詞充當,形容詞常作定語,副詞常用作狀語。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和例句總結出簡單句的五大基本句型:主謂狀、主謂賓狀、主系表狀、主謂賓賓補狀、主謂雙賓狀。可見,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讓語法學習簡單化。
復雜句子皆是由簡單句型演變而來的。在學生掌握了簡單句的五大基本句型后,教師創設情境,構建思維導圖更顯必要。
思維導圖具有無限的延展性。教師可以在簡單句中添加其他成分,使句子變得復雜,然后引導學生找出主干句,并結合主干句分析句子的其他成分,這對于學生牢固掌握基本句型、提升閱讀理解效率和寫作的層次性等方面均有促進作用。
簡單句的五大基本句型須與詞性及句子成分相結合進行講解。教師可以通過簡單句子翻譯進行教授,讓學生輕松地理解并掌握,進而產生語法學習興趣。只有語法基礎扎實了,后面的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2.思維導圖與復合句、并列句教學
學生的思維發展呈現由淺入深的特點。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把握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層次性,確保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個性化的思維導圖,要求他們遵循“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的順序,將上一部分所學內容結合本部分內容一并用思維導圖呈現,這有利于其個性的張揚和體現個體思考的多樣性。
在學生分析長句時,先讓他們尋找主干句(簡單句),圍繞主干句進行句子成分分析。定語從句是學生在分析長難句之前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制作關于定語從句的思維導圖。總之,要讓學生牢固掌握相關句型,一看到句子就能夠對句型作出快速分析。
3.思維導圖與時態教學
動詞的時態和語態是學生最容易出現錯誤表達的地方。《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指出,中學生只需要掌握最基礎的八種基礎時態即可。在初中英語時態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動詞的變形,從基礎動詞分類,到動詞的基本形式,再到動詞的時態語態,都要讓他們牢固掌握。另外,教師應讓學生牢固掌握四種基本的時態和使用要點,出示關于四種基本時態的思維導圖(見圖4),以便學生理解和復習時參考。

圖4
4.思維導圖與非謂語動詞的教學
非謂語動詞是初中生感到最難的一部分內容,也是提升寫作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繪制非謂語動詞的思維導圖(如圖5),提升其思維能力和記憶效率。

圖5
非謂語動詞的構成和用法非常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必須先弄清楚非謂語動詞的基礎用法,明確其三種形式及常見的主、被動變形形式;還必須搞清楚這些形式與邏輯主語之間的關系和動作發生的時間。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多是用詞的正確形式填空、句子翻譯等,無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不利于他們發揮自身的學習主體作用和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思維導圖式的英語作業以總結英語語法知識為目標,能激發學生創作的欲望,拓寬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鍛煉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
以人教版英語教材為例,在講授完七年級(下)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語法課之后,教師緊扣當堂課的教學內容,設計鞏固性作業:請用思維導圖展示你的周末活動,并用英語進行描述。讓學生以繪制思維導圖(見圖6)的方式復習課堂所學知識,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短語、句型的理解和印象。

圖6
總之,語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需要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林健儀 2019)。將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策略,以明了的構圖形式學習語法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同時改善教學效果。應用思維導圖開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興趣,還可以使他們課堂上的有意注意保持得更持久,完成課后學習任務的效率更高。經過實踐發現,學生的發散思維與邏輯思維逐漸形成,語言運用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這些變化足以驗證思維導圖對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借用思維導圖簡化語法,構建語法框架的做法,具有巨大的實用價值和創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