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
在額敏王爺兒子蘇來曼王爺時代,阿斯塔那鄉(xiāng)有個窮商人,他靠著一點(diǎn)資本買賣水果,過著緊巴巴的日子。商人有個七歲的兒子,兒子也窮得沒褲穿,連村上街巷也去不了。這商人經(jīng)常去吐魯番街上做生意,從不帶自己的兒子去,也從不給兒子講外面的事情。有一天商人回家后,孩子突然問道:“爸爸,吐魯番街上有什么?跟我們家里一樣嗎?”商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吐魯番街上除了塔和城墻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孩子又問道:“塔和城墻又是什么東西?”“吃也行,玩也行,用也行。”商人不耐煩地應(yīng)道。這話就記在孩子幼稚的心中。
一天,商人為了去吐魯番街上做生意做準(zhǔn)備,孩子知道父親又要去吐魯番街上做生意,就向父親請求道:“爸爸,你把我也帶著去吐魯番街上,我好陪著你。”但是商人拒絕了兒子的請求,兒子大哭了起來。商人實(shí)在沒法,就帶孩子一起走了。他們騎驢上路,離開阿斯塔那,走過卡西哈和阿維提,來到河灘蘭改爾時,孩子問父親道:“爸爸,到吐魯番時只看塔和城墻嗎?還是能看到其他的東西呢?”“是的,孩子,是這樣,到了吐魯番時你只看城墻和塔,沒有別的東西。”商人說道。
他們父子倆就這樣走他們的路,我們再聽蘇來曼王爺?shù)膬删湓挕?/p>
商人和兒子來吐魯番的那天,蘇來曼王爺在自己庭院里舉辦了盛大的聚會,花天酒地,過足了鴉片煙癮。蘇來曼王爺喝得半醉,看到前面盤子里剩下的抓飯說:“抓飯,是世界上最好的飯,大概世上沒有人不知道這一點(diǎn)。”
過了一陣兒,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老官員坐到王爺?shù)纳砼哉f:“世上有不知道抓飯的人。”
王爺聽到有人和自己頂嘴,便生氣了,對那個老官員說:“那么你就找找不知道抓飯的人。”
“我能找到,如果你給我一定期限的話。”老官員說道。
“要多長期限隨你的便,如果你今天能給我找到一個不知抓飯的人該多好。”王爺說。
“不,期限太短了。”老官員說道。
“不,就在今天,就在這個聚會上你得找到。”王爺固執(zhí)地說道。
聚會上所有的人聽了王爺?shù)脑挘笮ζ饋恚S刺奚落了老官員。老官員心頭一動:街上那么多的孤兒,他們都知道抓飯嗎,應(yīng)該到街上去找找,或許可以找到。這時奚落的人也停止了大笑,王爺又問道:“怎么樣,你好像能找到了吧?”
“我能找到,如果我找到了的話,你有什么禮物?”老官員沉靜地答道。
“我賞賜你,如找不來則打你五十皮鞭。”王爺說道。
老官員立即想去找不知道抓飯的人,轉(zhuǎn)身朝外面走去,這時王爺又說:“慢著,你不得上街給某人三塊銀元,騙他到這里來。另外一點(diǎn)是不得是瘋子。”說完派一個自己親近的人和老官員一起去了。
老官員帶著給自己增加的伙伴上街了。他們一一看過街上來往的行人,當(dāng)遇到從阿斯塔那來的商人父子時,老官員眼睛立刻放出了光芒:只見小孩渾身的衣服補(bǔ)丁摞補(bǔ)丁,臉上落滿塵土,嘴唇也裂開了。老官員心想這孩子一定是從遠(yuǎn)處鄉(xiāng)下來的,且是窮人的孩子,便擋住商人和孩子問道:“你們從哪兒來?”
他們互相問候之后,老官員說打算把孩子帶進(jìn)宮去吃飯。商人問明情況后并得到一定讓孩子平安回來的許諾后,才讓孩子和老官員去了。
老官員把商人的兒子帶進(jìn)了王爺?shù)耐ピ海瑫r在商人孩子前邊鋪上了餐布,送來一盤抓飯,放在他前面。孩子不適應(yīng)吃抓飯將飯粒撒在了地上,令人大笑。笑聲停了以后王爺問孩子:“喂,孩子,你吃的那是什么?”

商人的兒子不明白王爺問的問題,便張口呆在那里。王爺對孩子不回答問題坐著發(fā)呆感到生氣,便喊道:“哎,笨蛋,我在問你吃的是什么。”
孩子害怕王爺?shù)臍鈩荩肫鹆怂赣H說的話,吐魯番除了塔和城墻外,沒有任何東西,便回答說:“我吃的,要么是塔,要么是城墻。”
聽了這回答王爺?shù)念^耷拉了下來。周圍的人雖然對王爺有所顧忌,但還是撲哧地笑了。王爺忍受不了這個委屈,責(zé)備道:“哼,安靜,笨蛋毛驢子們。”王爺又驚訝道:“天哪!世界上還有這樣笨的人嗎?連抓飯竟然都不知道。”
這時那個老官員又說道:“王爺,這不是值得驚訝的事情,這孩子窮,長這么大沒見過抓飯,父母親也沒給孩子說過有這樣的飯,因此孩子不知吃的什么飯也就不足為奇了,過錯在不公平的世道。”說著拿了自己該拿的賞賜,令王爺十分難堪。
“三個橋”是鄯善縣魯克沁鎮(zhèn)的一個村,一代幽默大師毛拉·翟一丁就出生在這里。這里曾經(jīng)是貴族居住的地方,所以有許多美好的傳說在這里流傳。
據(jù)說,一年夏天,魯克沁鬧旱災(zāi),人們奔走呼號,生活在此地的農(nóng)民們幾乎絕望了,他們在太陽還沒出山和太陽落山后就向上天祈禱,求上天開恩救助他們。這樣堅(jiān)持了一個月,終于感動了上蒼。
那天,天剛剛泛白,祈禱的人們還沒離去,只聽一片歡呼:“水來啦,水來啦。快攔住呀,快呀!”這個聲音很快引起了騷動,這時只見一條大水浪從連木沁大峽谷直奔魯克沁的塞爾克甫而來,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們紛紛攔起了水壩,把水引到了地里,剩下的大部分水向西奔涌而去。
大水從路面灌入了路兩旁的水渠,現(xiàn)今這條馬路的兩側(cè)分別有兩個大水渠,大水渠的上面有兩片土地,路南的土地是一些貴族王爺?shù)耐恋兀繁钡耐恋厥寝r(nóng)民的土地,而大水偏偏流入路南渠的要多,而流進(jìn)路北渠的很少。這樣,路北的農(nóng)民心急如焚,但是又不敢挖路通渠,不敢招惹這些王族貴人。
這時候,一個身穿潔白的衣衫、有著一張俊美的臉龐、和善笑容的年輕人路過此地,看到一撥人在喜笑顏開,一撥人在哭天抹淚,就上前問個究竟。
路北的農(nóng)民以為遇到了神仙,紛紛跪拜求他,希望能把渠南的水讓一些給渠北的人。這個年輕人二話沒說就跳進(jìn)水里,說來也怪,在他跳進(jìn)水的剎那,三股水分別從他的胯下流過,自然而然形成了三個拱形的橋洞,而且那水也自覺地轉(zhuǎn)了方向,向北渠分流而去,而這位年輕人卻不見了蹤影。
那年,渠南渠北的土地都獲得大豐收。當(dāng)?shù)氐霓r(nóng)民們狂歡了三天三夜。后來就把渠南的地方叫做“斯巴蘇”,即貴族們用的水,渠北的地方叫做“德杭蘇”,即平民們用的水。人們?yōu)榱藨涯詈陀涀∧莻€不知姓名的年輕人,就把這個地方稱為“三個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