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蘭
(寧南縣人民醫院,四川 寧南,615400)
女性經妊娠和分娩后,盆底組織、神經、肌肉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從而導致盆底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包括盆底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可影響產婦生活質量。對此,為改善女性產后生活質量,應通過有效的康復訓練來預防和降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本文就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中實施盆底康復訓煉護理應用效果展開分析,并選擇208例產婦實施研究,以下就過程及結果進行報道。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間為2020年1月-2020年6月,208例入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產婦均在我院接受分娩,且自愿與我院簽署知情同意書,以方便抽樣法將入組對象劃分成實驗組(n=104)和對照組(n=104)。實驗組中,最大年齡38歲,最小年齡22歲,均齡(30.05±3.62)歲;孕周為38-40周,平均(39.04±0.49)周;體重為64-73kg,平均為(68.58±3.76)kg;初產婦73例,經產婦31例。對照組中,最大年齡39歲,最小年齡21歲,均齡(30.11±3.37)歲;孕周為38-40周,平均(39.04±0.49)周;體重為65-71kg,平均為(68.63±3.56)kg;初產婦71例,經產婦33例。采取專業數據處理軟件對兩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鼓勵自然分娩,產后給予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個人衛生指導、母乳喂養指導等。實驗組:給予產婦盆底康復訓煉護理,內容包括:(1)指導產婦正確、自主收縮提肛肌,同時收縮會陰、尿道、肛門等,收縮10s后放松15s,重復訓練20min,每日進行2次,自產后產婦無不適感后開始訓練。(2)給予生物反饋治療,將電極片分別貼在產婦的腹部、兩側髂前上棘,將探頭緩慢置入陰道,根據耐受情況調整頻率,通過交流等方式使產婦放松身體,治療時間為30分鐘,每周治療2次。(3)受自身不良感受影響,產婦產后極易出現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還應重視心理疏導,鼓勵產婦主動訴說內心想法以及主觀感受,盡量放松心理負擔,消除擔憂、恐懼等情緒,以便于更好接受盆底功能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 性生活滿意度:研究結束后采取婦科自制的性生活問卷表了解產婦首次性生活狀況,以主觀感受進行評定,包括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盆底功能:評估產婦護理前后的的盆底功能,分別是:(1)采取Oxford骨盆底肌力強度評估,以0~5分評分法評定,0說明無收縮力,分值越高,收縮力越強,表示盆底功能越正常,4分以上即可視為正常。(2)PFIQ-7表評估,主要涵蓋陰道、腸道、膀胱三個方面的評估,分值為0-300分,分值越大,表明盆底功能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將SPSS22.0作為本研究的數據處理軟件,以百分率“[n/(%)]”表示計數資料,取x2對組間比較實施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取t對組間比較實施檢驗,P<0.05可視為數據差異具有意義。
2.1 性生活滿意度分析 表1結果顯示,實驗組性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存在差異,P<0.05。

表1 性生活滿意度表[n/(%)]
2.2 盆底功能分析 比較數據顯示,兩組護理前的PFIQ-7評分及Oxford骨盆底肌力強度評分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出現差異,P<0.05,如表2。
表2 盆底功能分析量表(±s,分)

表2 盆底功能分析量表(±s,分)
實驗組 2.17±0.18 3.67±0.37 182.25±18.64 113.76±13.26對照組 2.15±0.22 3.44±0.31 181.35±19.74 118.09±11.53 t 0.7175 4.8592 0.3380 2.5129 P 0.4739 0.0000 0.7357 0.0127
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因素主要是妊娠及分娩,該過程較為復雜,是一項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具體原因主要是孕晚期胎兒壓迫、腹直肌分離、張力減退、骨盆不穩定、產道擴張等,盆底功能障礙直接降低了女性生活質量。女性盆底是一個復雜、緊密、多層次整體,由筋膜、韌帶、肌肉等構成,受妊娠、分娩、重力、排便、咳嗽等影響,可發生盆底功能障礙,尤其是生物力學影響較大時,可加重障礙[1]。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盆底康復訓煉護理可提高女性盆地功能。對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治療,臨床主要包括手術和保守治療,手術治療主要針對的是情況較為嚴重的產婦。對于輕度及中度障礙的女性,通過實施盆底康復訓煉護理,可給予產婦連續性、系統性的康復指導,是一種較為具體的康復服務模式,可對現有基礎護理服務內容進行充實[2]。
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服務模式,給予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產婦盆底康復訓煉護理,可有效提高產婦性生活滿意度,改善盆底功能,具有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