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健龍
(云南省中醫醫院,云南 昆明,650000)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又稱阻塞性肺氣腫,系終末細支氣管遠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膨脹,伴有氣腔壁的破壞。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由慢性支氣管炎演變而成的一類常見疾病,且病因十分復雜,干預治療過程中必須考慮諸多因素。本文具體分析了中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效果,希望能為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康復治療提供有力支持,為其他的醫務人員提供有效參考,報告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符合“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診斷標準[1],且為自愿參與調查活動的患者。按照隨機分組原則,將全部患者分成對照組50例以及實驗組50例。其中,對照組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在40-65歲之間,平均年齡(50.07±2.96);實驗組則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齡在44-70歲之間,平均年齡(52.89±3.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化的治療方法,實驗組應用中醫治療方法,具體內容為:首先,注意病房通風換氣,避免患者吸入有刺激性的化學物品、煤煙粉塵等。其次,叮囑患者防寒保暖,戒煙戒酒忌辛辣,通過化痰治療,進一步提高身體抵抗力。再次,做好飲食管理工作,制定出營養搭配均衡的食譜。最后,升陷湯的藥方組成為:生黃芪20g、升麻4g、柴胡6g、知母10g、桔梗6g。患者有“陽虛”和“脾胃失和”等癥狀,加用白術10g、生姜8g、熟附子9g、茯苓10g。患者有“痰液粘著”等癥狀,加用白芥子9g、蘇子10g。患者有“血瘀”等癥狀,加用川穹10g、丹參10g、當歸8g。用水煎服,堅持服用 14 天[2]。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咳嗽、呼吸困難、水腫和心悸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各項檢查并不存在異常情況。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X片顯示肋骨間的間隙有所縮短。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改變,且病情加重。另外,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不良反應發生率,使用SPSS21.0專業軟件進行各項數據的處理,計數資料用χ2進行檢驗,p<0.05表示組間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詳見表1:

表1: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2.2 患者治療滿意度 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詳見表2:

表2:患者治療滿意度
2.3 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率的統計,詳見表3:

表3: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作為一種臨床上非常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不僅發病率較高,而且嚴重時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常規吸氧、化痰、戒煙戒酒和營養指導方面的治療方法,雖然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狀況,但是整體治療的效果并不非常理想。中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時,往往可以產生更好的治療效果。通過本次研究可以得知,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治療的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普遍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采用中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病情康復的關鍵所在,還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使他們更加信任醫務人員,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后形成和諧的醫患關系,不斷加快醫院的現代化改革,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綜上所述,中醫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療效顯著,這一治療方案的實際推廣價值更高,極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病情控制,必須引起醫務人員、患者、家屬們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