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樂新 代淑云
雙相情感障礙(Bipolar Disorder,BPD)又稱為躁郁癥,是臨床發病率較高的精神系統疾病之一。現階段臨床可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的藥物種類繁多,因此正確選擇用藥方案十分重要。本研究選擇2015 年9 月~2018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喹硫平、阿立哌唑分別聯合丙戊酸鈉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的治療價值,為今后制定針對此病的用藥方案及保障患者療效提供有效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 年9 月~2018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90 例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 例。研究組患者中男女比例25∶20;年齡19~69 歲,平均年齡(41.24±9.26)歲;病程2~9 年,平均病程(5.01±1.37)年。對照組患者中男女比例24∶21;年齡18~64 歲,平均年齡(40.90±8.32)歲;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99±0.18)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內容通過本院醫學與倫理研究會審核。納入標準:①符合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制定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中涉及雙相情感障礙診斷標準;②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17 分;③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ch-Rafaelsdn Mania Rating Scale,BRMS)評分≤5 分;④年齡18~70 歲;⑤患者本人、監護人均對本次研究內容完全知情,以獨立、自愿為原則簽署本次研究相關知情同意協議(該協議由本院倫理研究會制定)。排除標準:①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者;②腦部器質性病變者;③具有藥物濫用史、酗酒史者;④存在自殺企圖、行為沖動等情況者;⑤處于妊娠、產褥、哺乳等特殊生理時期女性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者;⑥對本次研究中涉及藥物無法耐受者;⑦合并其他精神系統疾病者。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304)聯合丙戊酸鈉[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595]治療,阿立哌唑,口服,2 次/d,5 mg/次;丙戊酸鈉,口服,2 次/d,400 mg/次。對照組患者予以喹硫平(湖南洞庭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117)聯合丙戊酸鈉治療,其中丙戊酸鈉藥物來源、用法用量同研究組;喹硫平初始3 d 口服,2 次/d,25 mg/次,之后每天增加用藥量25 mg(頻率同上),直至用藥量達到150 mg/d 后維持治療(頻率同上)。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8 周,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抑郁癥狀加重、藥物相關嚴重不良反應且無法耐受、自殺企圖等異常情況則需立即停止用藥并退出本次研究。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治療前后PSQI、MMSE 評分。①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患者治療前后HAMD 評分變化情況判定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HAMD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75%;有效:治療后患者HAMD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50%~74%;無效:治療后患者HAMD 評分較治療前下降<50%甚至增加??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睡眠質量:睡眠質量經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價,評價時間為治療前、用藥結束后(治療后),該量表評價內容涉及入睡時間、安眠藥物使用情況、睡眠效率、睡眠時間、睡眠質量(主觀)、睡眠障礙等,評分范圍0~21 分,評分越高,患者睡眠質量越差。③認知功能:認知功能采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in-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進行評價,該量表評價內容涉及語言復述、閱讀理解、即時記憶、語言表達、定向力、言語理解、視空間能力、物體命名、注意力及計算力等,總評分0~30 分,評分越低,患者認知能力越差。④不良反應:患者本次治療期間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利用副反應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評價,該量表評價內容涉及行為毒性、化驗、植物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其他等方向,量表總評價項目為34 項、每項均采用5 級評分法(評分范圍0~4 分),其中0 分表示無癥狀、4 分表示重度癥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均順利完成8 周各自用藥方案,期間未見因故中斷、意外死亡、自愿(或監護人要求)退出等異常情況。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MMSE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SQI、MMSE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 評分低于本組治療前,MMSE 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且研究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口干、便秘、惡心嘔吐、腹瀉、食欲減退或厭食、頭痛、體重變化(增加或減輕)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MMSE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MMSE 評分比較(,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伴隨抑郁、躁狂的慢性精神類疾病,其發生原因與環境、心理等因素相關。由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具有較大波動幅度的情緒狀態,因此會對其日常生活、人際關系、工作及學習造成嚴重影響,若患者未獲得及時治療,甚至表現出自殘、自殺等行為,會危及其生活質量、生命安全。現階段臨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雙相情感障礙,但如何選擇用藥方案仍是臨床醫務人員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丙戊酸鈉是目前臨床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主要藥物之一,但由于個體差異客觀存在,因此臨床針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患者大多主張聯合其他藥物治療[1]。
喹硫平屬于腦內多種神經遞質受體拮抗劑之一,給藥后通過對中樞多巴胺D1、D2受體及5-羥色胺1A受體有效拮抗從而促進釋放多巴胺,達到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治療目的[2]。阿立哌唑屬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二代),能夠通過對多巴胺、5-羥色胺有效調節,使前額皮質多巴胺能神經放電情況有效增強,同時能夠在大腦多巴胺通路中腦邊緣通路對突觸后膜多巴胺受體有效阻斷,從而達到改善抑郁癥狀、認知功能、陽性癥狀等作用,發揮穩定患者情緒的效果[3,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PSQI 評分低于本組治療前,MMSE 評分高于本組治療前,且研究組PSQI 評分低于對照組,MMSE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口干、便秘、惡心嘔吐、腹瀉、食欲減退或厭食、頭痛、體重變化(增加或減輕)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結論與高作惠等[5]研究結果相符。分析原因為阿立哌唑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安全性高,其與5-羥色胺受體、多巴胺受體存在相互平衡作用,同時能夠有效保護神經并作為心境穩定劑,因此相較于喹硫平應用有效性、安全性均較優[6]。
綜上所述,應用阿立哌唑、丙戊酸鈉聯合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抑郁發作效果顯著,值得在今后實際工作中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