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40)
某高速公路項目地形以森林區為主,地表植被旺盛,且地勢高差起伏較大,主線橋梁和匝道橋梁共計18座,線形設計復雜,以140m小半徑曲線、7%大縱坡、6%大橫坡和8.9m窄橋面等多種復雜條件組合,施工難度大。橋梁上部結構設計為預制U梁和長度為18m~40m預制小箱梁。設計平面圖如圖1所示。
JQ200-42A步履式公路架橋機滿足雙向架設功能。架橋機結構主要包含主梁、前臨時支腿、前支腿、中支腿、臨時中支腿、尾支腿、前后上橫梁、2臺100t起重天車及吊具、電氣系統和其他零星構件等,整機重量257t,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1 項目設計平面圖

圖2 JQ200-42A架橋機結構圖
架橋機額定起重能力200t,架設跨徑42m,適用于I梁、T梁、小箱梁架設,有限起升高度橋面以上12.0m,天車起落速度0m/min~0.7m/min,吊梁橫移速度0m/min~3m/min,吊梁縱移速度0m/min/min~5m/min,整機縱移速度0m/min~3m/min,整機橫移速度0v~3m/min,前部油頂頂升能力2×150t,前部油頂有效行程3000mm,尾部油頂頂升能力4×40t,尾部油頂有效行程1000mm,適應最大縱坡±7%,適應最大橫坡±6%,適應最小曲線半徑為140m。
1.主梁結構。主導梁主要承載受力,上弦桿頂部設有縱行臺車走行的軌道,下弦桿作為導梁縱移、支腿縱向移動的軌道。導梁采用空間三角桁架結構,各分段單元采用雙銷軸連接。主梁采用等強度設計原則,前端不設置引導梁,前部大車總成設置平、搖滾總成裝置,過孔時,導梁前部在前一跨蓋梁上方到位后,前部大車總成才通過搖滾裝置前移就位,克服了設置引導梁的步履式架橋機過孔時,潛在的因前移慣性或操作時間差產生前沖的危險隱患。掉頭施工方便,沖垮可實現一步半沖垮,確保過孔時安全穩定性。架橋機雙主梁間有足夠的凈空7m,可滿足在施工角度為45°轉角時,各種梁板的寬度可滿足3.2m,同時可滿足大于200m的彎道架設要求。
2.前臨時支腿。臨時支腿位于導梁最前端,為分節式管柱結構,配以可調節400mm行程螺桿式伸縮千斤頂,以滿足過孔要求并方便調整導梁的水平度。柱身頂部通過平面法蘭與導梁底部連接。臨時支腿主要用于跨孔作業時臨時支撐架橋機前部。
3.前支腿。前支腿由反滾輪體系、支腿行程1000mm液壓伸縮立柱、上橫梁結構、下橫梁結構、連接轉盤和整機橫移機構等組成。反滾輪體系支撐主梁、縱行桁車、起重小車和混凝土梁片的重量,其驅動機構是主梁前后縱移與支腿自身沿主梁縱向移動。伸縮立柱通過液壓缸頂升立柱柱芯在柱套內滑動實現高度調整,調整到位后插上銷軸固定柱芯與柱套,使液壓缸不再承受載荷。前支腿上、下層橫梁之間設有連接轉盤,使上、下橫梁相互轉動以實現架設斜橋斜架。上、下橫梁結構是承載構件,上層橫梁兩端安裝反滾輪體系,下層橫梁連接臺車,上、下層橫梁中心位置設有定心軸,上下橫梁可相互旋轉5°。在架梁作業時前支腿與導梁通過壓板鎖定。前支腿用于架梁作業是支撐主機與載荷,同時在跨孔作業時為整機提供兩個可移動的支點。前部大車及起吊小車上設有轉換平臺,并標有刻度可方便地實現斜交調整。
4.中支腿。中支腿由反滾輪體系、上橫梁結構、下橫梁結構、連接轉盤和整機橫移機構等組成。反滾輪體系支撐主梁、縱行桁車、起重小車和混凝土梁片的重量,其驅動機構是主梁前后縱移與支腿自身沿主梁縱向移動。中支腿上下橫梁設計為凹型,降低了喂梁高度方便喂梁。中支腿上、下層橫梁之間設有連接轉盤,使上、下橫梁相互轉動以實現架設斜橋斜架。上、下橫梁結構是承載構件,上層橫梁兩端安裝反滾輪體系,下層橫梁連接臺車,上、下層橫梁中心位置設有定心軸,上下橫梁可相互旋轉5°。曲線架梁作業時中支腿反滾輪體系與主梁之間固定壓板拆除,當前、中支腿錯位移動時,使中支腿反滾輪自由滑動或電動微調其在主梁縱向長度距離,確保前、中支腿中心距保持不變。中支腿支撐主機與載荷,同時在跨孔作業時為整機提供兩個可移動的支點。中部大車及起吊小車上設有轉換平臺,并標有刻度可方便斜交調整。過孔時,中部液壓總成與前部平搖滾總成設計有兩道剛性連接機構,導梁下部加強,與其余幾道上部加強機構共同作用,更進一步提高架橋機過孔的整體性。
5.尾支腿。尾支腿位于導梁尾部,使用縱移機構行走至所需位置時,通過壓板與導梁尾部下平面連接。尾支腿設有可伸縮的柱芯柱套結構,通過行程1000mm液壓缸頂升柱芯調整高度,是架橋機喂梁時的一個重要支點,同時也是跨孔作業時的一個臨時支點。
6.臨時中支腿。臨時中支腿由尾部拔線器、搖滾、滑移擺架及其他焊接件組成,臨時中支腿可以在任意調換位置,可以靈活調整各支腿支撐跨度及位置,打破架橋機自身長度過長對于曲線轉彎半徑的限制,可以滿足架橋機滿足140m小曲線半徑橋面行走施工,同時避免曲線施工中架橋機輔助支架的搭設。
7.天車總成、橫梁縱車總成。天車、橫梁縱車機架底座及橫梁立柱全部采用箱型梁結構,強度高、剛性好、外形美觀,吊梁小車主起升機構采用特制JM8卷揚機經12倍力,滿足額定起吊100t,在繩筒設計時采用單卷筒多層纏繞,只要滿足動滑輪組在最高點時卷筒鋼絲繩與動滑輪的導入偏角≤2°即可保證不亂繩。天車橫移及橫梁縱車縱移通過變頻行走,實現送梁及架設任何一片梁的平穩、快速、精確。
8.液壓系統。液壓總成油缸設計采用4個電子閥控制,4個油缸既可獨立工作又可同時工作,由電控系統集中控制,支腿下部的萬向調節塊適應了各種不平整路面要求。
9.其他結構特點。架橋機起升高度距離橋面12m,起升小車縱移臺車采用全驅設計,以滿足坡度喂梁要求,起升鋼絲繩尾繩固定采取特殊設計,滿足低凈空要求,確保起吊高度,可滿足±7%坡度喂梁施工要求。架橋機中間、前部大車采用單軌設計,其優點是可實現首跨在橋墩上進行架設,采用側喂梁或下喂梁的方式。架橋機中、前部大車其承載梁采用懸梁設計,可實現邊梁架設一次到位,在吊邊梁時天車、預制梁及大車重心重合,可保證架橋機重心永遠在已經架設好的橋面內,不存在傾覆風險。走行機構采用變頻技術,特別增加了邊梁架設的就位、過孔時前部大車總成就位等,對操作有高精度要求核心動作的安全度與精確度,使設備工作更安全、更精確、更高效。
架梁作業時插好立柱保險銷,鎖定前支腿反滾輪壓板螺栓;架設斜交橋時,先調整整機角度,再調整縱移桁車角度,使兩者的斜交角度相同并與橋梁斜交角一致;在吊梁工況時,將軌道調水平,水平度誤差須≤0.5%;在橫移軌道兩端設置限位擋塊,并保證限位裝置有效;軌道下平面與橋面或橋臺頂面之間用硬木支墊或鋼支墩,支撐距離須<1m;軌道的支撐點不得設于梁體翼緣板上或梁體縱縫上,以防止損壞梁體。
相比傳統施工技術,優化與改進后的架橋機可滿足各種復雜條件下的小箱梁架設施工,安全性能穩定,經濟成本低,工程的經濟效益高;使用范圍的拓展,可降低橋梁上部結構設計選型的復雜性;在小曲線橋梁區域的施工能力拓展,摒棄了傳統地面機械吊裝施工或者滿堂支架施工的工藝,減少了山區橋梁施工的難度,同時也減少了施工對地面環境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