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晨曦 郭雍祺


摘 要 通過調查法搜集了當代大學生有關互助式學習的意愿,旨在探析互助式互聯網產品的發展前景。認為當代大學生在脫離老師監管下的自發自主性學習積極性差、這種現狀可通過建立學生互助式學習平臺,相互督促、共同進步。現如今很多高校都是師生之間的單向交流且多數情況是教師自己的講授,學生在課堂生很少參與,這種方式不但會使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而且會使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以及與他人的交流方式較差,學生之間的說想交流較少,在學習中如果能有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增強學生自身的學習的能力,學習效率,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觀點進而共同進步。且通過資料查閱等認為現如今互聯網內容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學生互助式社交平臺市場空缺,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自發自主性學習 互助式學習 互聯網內容產業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04
Abstract By means of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collects the willingnes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interactive Internet product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are no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ers have a poor initiative in self-directed learning, which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tual-aid learning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urge each other and make progress together. Nowaday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one-wa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most of them are taught by teachers themselves. Students rarely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students. This way will not only make students pay less attention and low learning efficiency, but also make students think about problems, as well as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is poor, students say that they want to communicate less. In learning, if students can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ey can enhance their own learning ability, learning efficiency, share their own views with others and make progress together. And through the data search and other think that the current Internet content industry has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student mutual assistance social platform market vacancy, with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autonomous learning; mutual learning; Internet content industry
1 大學生學習存在的困難與挑戰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人才理念”不斷更新和升級,在此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實現當代大學生的自發性學習教育迫在眉睫。眾所周知,脫離老師幫助下的自發自主性學習是培養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意識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培養大學生獨立意識的重要保障。所以,要不斷致力于對當代大學生自發自主性學習意識的培養,并結合教育改革發展需求,使越來越多的當代大學生成為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性人才。但是在大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并不是那么的有效和順利,具體來講,首先要針對當前大學生自發自主性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策略探討,旨在解決目前當代大學生自發自主性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對于不同的困難進行相應的解決,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激情,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當代學生加入到自發自主性學習的行列中來,提高更多的大學生自發自主性學習的能力,增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造思維,將大學生自主學習教育改革發展結合起來,以此推動我國教育理念的貫徹和落實。
從目前來看,當代大學生自發自主性學習較低的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環境發生改變,沒有了傳統教學理念中老師步步緊逼的監管,deadline亦沒有之前的緊湊,對于學習任務一再拖延,學習計劃設置的非常完美,可是具體實施時總是不能按照之前的計劃進行,臨近任務提交時開始手忙腳亂,所有的任務加在一起,既不能很好地完成一項,也不能圓滿的完成所有的任務,最后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成果微薄,總結起來還是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以及大學生剛脫離中學一樣的管理方式之后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自我約束能力整體較弱,沒有老師設置任務,自己設置的任務不能完成甚至自己沒有任務,這也就是為什么現如今大學生普遍認為的高中忙得理所當然,大學忙得莫名其妙。
(2)學習要求發生改變,大學生的教育中實踐等課外活動比重高于中學生,因此學習的占比便有所下降。而且有很多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協調課外實踐活動時間和課內學習時間,盲目地將大部分時間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忽略了專業知識才是基礎的重要性,最終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同時教師工作不僅注重對學生學業的傳授,也注重學生科研、實踐等活動的能力提高,相比于中學時代教師只注重于教育教學有所不同,大學生會錯誤地認為專業知識在大學不重要,搞研究,搞社交,一些課外活動才是大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而不是跟中學一樣的只學習。其實大學生的任務遠比中學時代更加的多和重,大學生不僅要搞好社會實踐和一些相關的學科研究,還要將課內專業知識作為重點去學習,提高自身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社會實踐的能力。因此學生在規劃能力弱的情況下很容易忽視學業方面,不良現狀因此而生。
(3)學習氛圍有所改變,高中時一天超過十小時的在校時間,學生的任務只有學習,不僅有老師的監管,更有同學之間的互相督促與幫助,一直處于濃厚的學習氛圍中。而到大學之后課業安排寬松,自由時間較多,再加之現在網絡發展越來越迅速,很多大學生容易沉淪于網絡游戲的漩渦中,對自身的學習安排較寬松,甚至有些同學將游戲作為自己的生活主體,將學習放在之后考慮。或者還有很多大學生因為長期的中學時期的課業壓力過重,無法抵制大學時期的寬松管理,大多數時間用來逛街,聚會等社交活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在大學這樣開放的環境中,很多自控力弱的情況下學習時間縮水嚴重。
總之當代大學生學習能力下降、自發自主性學習意識差,需要一定的應對策略及措施來改變這一現狀。
2 學生互助式互聯網產品市場空間廣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與互聯網息息相關,互聯網學習產品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市場上,據調查79.31%的大學生下載并使用過互聯網學習產品,可見在大學生中互聯網學習產品的普及范圍廣。目前市場上的互聯網學習產品大致分為五類:搜題類互聯網學習產品,教輔類互聯網學習產品,家校溝通類互聯網學習產品,綜合平臺類互聯網學習產品,在線培訓類互聯網學習產品。根據以上五類互聯網學習產品的特點和內容分析,其注重的是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鮮有學生之間的溝通。而作為大學生,我們的學習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學校與家長,而是更多與同齡人之間直接的交流。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幫助,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你追我趕。為了更好地適應高速發展的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交互式教學模式的轉變,更好地運用每一位大學生手上的手機,更好的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一款在大學生之間交流的APP的產生顯得尤為重要,并且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市場空間。
經過多個資料的搜集以及文獻的閱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大學階段和不同學校大學生的一些調查,可以總結到大多數的結果都是大學生互助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很多大學生對這種學習方法是非常期望的,希望在大學這種寬松的管理方式下,沒有中學老師的嚴格監督下,同時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情況下,可以在一個平臺中看到同齡人的學習效果,從而起到促進督促的作用,對大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所以一款適合大學生互助學習的平臺是非常需要的。
通過數據采集獲得表1學生對學習類互聯網產品的用途分析,可知大學生對脫離老師與課堂的自主性學習的需求很大。因此,建立一個學生之間互助學習的互聯網產品,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而學生互助式的互聯網產品便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本能的競爭心理下,讓使用學生之間相互督促相互競爭,共同面對自主性學習的困難與挑戰。同時在進行了多項調查之后發現,不僅是當代大學生對這款學生互助平臺有很大的期望,而且許多的大學老師對學生互助平臺抱有很大的期望,如果平臺得以成功開發,并且大多數的學生應用此平臺進行學習,那么不僅僅是大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促進,相互監督,提高學習效率,甚至是可以通過平臺學習不同學校相同專業甚至是不同專業之間的交流,實現大學生之間真正的學習交流和提高,同時大學老師的教學任務也可以有所下降,老師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專業領域的研究,為國家創造更大的學術成果。由此可見,一款大學生交流平臺的需求是迫在眉睫的。
3 大學生互相幫助學習的意愿很強烈
人是群體性生物,例如,大家在微信、QQ、微博、抖音等各大互聯網社交平臺上都有自己的社交圈。而學生互助式互聯網學習產品則是以筆記等學習資料為媒介來彼此幫助共同合作,大家通過對彼此學習方式、學習態度等的了解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圈,可以和適合自己學習的同伴一起進行學習,不同學校不同地區相同專業或相同目標的求學者即可通過此類互聯網社交平臺取得聯系、相互督促、共同進步。同時,學習本身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本身的課堂授課只能是一個任課老師對于所學課程的一個完整的交流,可是知識是無盡的,和一個人的交流總是有局限性的,為了能夠很好的學習,我們需要一個很好的交流方式和一些適合自己的交流者,可是這些對象往往都是很難尋找的,而學生互助式互聯網學習平臺則通過分享筆記的方式來和其他的大學生進行交流,從而相互提升,相互促進,相互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大學生是否愿意使用學習交流平臺以及是否愿意將自己的筆記進行分享進行了數據采集和統計。數據表格如圖2和圖3。
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學生愿意分享自己的學習資料,同時愿意使用這款學習交流平臺進行學習,作為學習資源來講這對一位學生都是有益的。不僅對于學生學習有所幫助,更能培養學生分享的意識。分析可以得到,大學生對這款學習交流平臺的期望是相當不錯的,大多數人都希望可以有這樣一個平臺進行學習交流以此來提升自己。
4 互聯網平臺具有強大的優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被廣泛應用于互聯網行業當中,全屏生態、粉絲經濟和知識付費此類新模式的興起使得當今互聯網產業更加的內容化。內容視頻、內容新聞、內容文學等互聯網產品發展勢頭一片良好。抖音、今日頭條、知乎給多少人帶去了精神食糧。具有求學求知態度的學子們也應有自己的一片凈土來進行社交。從當前來看,學生互助式產品選擇互聯網平臺具有以下優勢:
(1)中國網民數量龐大、互聯網服務方便價低。據CNNIC 統計信息顯示,截至 2019 年 6 月底, 我國網民規模已達 8.54 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 8.47 億,人口滲透率超過 60%。同時學習交流平臺的所有資料都是學生自己分享的,不會有中間的收費環節,學生可以應用互聯網進行免費學習。
(2)內容生成簡單便捷,互聯網行業社交性明顯。學生用戶選擇分享的學習資料只需拍照、掃描或文檔形式上傳即可,占用時間少效率高。另一方面,互聯網行業的社交性尤其明顯,基本上各大產品用戶之間都有社交圈,這正是學生互助式產品需要的,讓有共同或相似學習態度、學習方式的學生之間塑造學習交流圈的良好基礎。
(3)內容質量高,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逐漸增大。網絡并非法外之地,近年來我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網絡監管工作逐步完善,學生互助式網絡平臺內容皆為高質量的信息,不僅在當今以內容質量為競爭重點的互聯網領域中有絕大優勢,還有助于凈化我國網絡部分低俗、惡劣內容滋生的環境。
(4)學習時間可自行安排。學習交流平臺進行的學習沒有時間的限定,學習者可以隨意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并且可以進行多次的學習,使得學習更加的輕松有效。
(5)記錄學習過程和內容,方便復習和下一次的學習。學習交流平臺采用拍照,傳文檔的方式進行學習的交流和分享,同時上傳學習筆記的同學可以方便查找自己的之前的筆記,省去了紙質版的困難查找,方便復習以及下一次的學習。
(6)內容符合大學生的認知,方便交流。很多的學習網站雖然學習資料眾多,但是與多都是專家或者學者發布的相關文章,其中有很多是大學階段難以理解的,可是學習交流平臺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得學生可以學到學生自己的第一手資料,簡潔易懂,對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具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在如今互聯網發展迅猛的時代,不同的學習APP相繼出現,其中很多的學習APP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學生自主資料分享、學生互助式交友這一板塊內容市場空缺。同時經過調查分析,大多數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自控力比較低下,學習效率不高,希望可以有相應的學習伙伴進行學習和督促。很多大學生對學習交流平臺的期望是非常高的,并且樂于參與到其中,與不同的大學生進行學習分享交流。同時可以看到學習交流平臺相較于其他的學習APP是有很大的優勢,學生更加樂于參與。由此可見,學習交流平臺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參考文獻
[1] 王琪琳.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同城貨運平臺發展策略研究[D].深圳大學,2018.
[2] 周玲玲.“互聯網+”背景下創業生態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研究[D].大連工業大學,2018.
[3] 許鹿鵬.互聯網平臺經濟[D].上海交通大學,2015.
[4] 王春清.淺談當代大學生學習不良的現象與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9(06):169.
[5] 李永田.大學生自主性學習存在的困難與挑戰及應對策略[J].管理觀察,2019(16):138-140.
[6] 張乃文.大學生互助平臺APP的研究[A].北京聯合大學,2018.
[7] 大學生互助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A].廣東金融學院,2015(06).
[8] 錢春華.“JSETI TIME”校園及時互助APP設計與實現[J].科技展望,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