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
【摘 要】目的:觀察他克莫司輔助復方甘草酸苷藥物在治療小兒特應性皮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取筆者所在醫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特應性皮炎患兒13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7例。治療組采用克莫司輔助復方甘草酸苷藥物治療,對照組采用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輔助復方甘草酸苷藥物治療,同時,為患兒清潔受損皮膚,詢問瘙癢情況,治療1個月,觀察并記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治愈7例,顯效37例,有效20例,無效3例,有效率95.52%;對照組治愈2例,顯效26例,有效28例,無效11例,有效率83.58%。同時,治療后兩組患兒均未有明顯嚴重的不良反應,治療組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p<0.05)。結論: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他克莫司對小兒特應性皮炎引起的皮膚干燥、瘙癢等癥狀均具有積極療效,且治療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少,可在臨床上放心使用。
【關鍵詞】復方甘草酸苷;他克莫司;小兒特應性皮炎;濕疹;復發
【中圖分類號】R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特應性皮炎癥狀不易消失,治療后易復發,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皮膚病,常發于兒童時期,病程長,甚至會伴隨患者一生[1]。患者發病后,會有明顯的瘙癢、濕疹、皮膚干燥受損等癥。在臨床治療中,可采用外用抗生素涂抹治療,還可以使用高糖皮質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是長期以來治療特應性皮炎的重要藥物之一,可以緩解患者的瘙癢等癥,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發癥,如對患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一定的影響,增加感染的幾率等[2]。
因此,近年來開始嘗試使用中藥成分的復發甘草酸苷片,該藥物的主要成分為甘草酸,有報道顯示,其作用明顯,并發癥較少,同時可聯合抗生素治療。本次將研究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他克莫司對小兒特應性皮炎引起的皮膚干燥、瘙癢等癥狀的作用,采用組間比較的方式進行,現將其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基本資料
取筆者所在醫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特應性皮炎患兒13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7例。
對照組男患兒30例,女患兒37例,年齡最小7個月,最大5歲,平均3歲8個月,患病時間最短1個月,最長3年半,平均(1.1±0.6)年;
治療組男患兒35例,女患兒32例,年齡最小8個月,最大5歲,平均3歲6個月,患病時間最短2個月,最長2年7個月,平均(1.3±0.5)年。
所有患兒均在入院后第一時間接受檢查,確診為小兒特應性皮炎,瘙癢癥狀明顯,部分患兒伴有疼痛但無感染癥。
本次所選資料患兒在性別、年齡及癥狀輕重上具有一定差異,但差異對研究結果無影響,滿足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使用復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療。生產廠家,利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006,劑量1.5mg/(kg·次),3次/d;于早晚清潔患兒受損皮膚,聯合使用他克莫司軟膏1mg/次;對照組復方甘草酸苷片用法用量同治療組,并于早晚清潔患兒受損皮膚,聯合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1mg/次。兩組均進行為期1個月的治療,觀察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情況。如患兒在治療中出現嚴重的瘙癢,皮膚變色,發痛癥狀應及時更換藥物,或停止治療。
1.3 療效評定標準
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治愈為用藥期間患兒皮膚瘙癢,疼痛癥完全消失,無受損皮膚,規定回訪期間無復發和不良反應;顯效為患兒治療期間皮膚瘙癢等癥基本消失,皮損完全消退,無嚴重刺痛癥,皮膚顏色良好;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但經過治療仍有部分皮膚損傷,繼續治療可見皮損減少;無效為患兒的瘙癢等皮膚癥狀未消失,皮損明顯甚至加重。治療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同時觀察兩組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發紅,皮膚瘙癢,皮膚刺痛等癥。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計量方法以SPSS20.0來完成,數據均在t檢驗的基礎上進行,其中治療有效率以%來表示,計量資料則以(均數±標準差)的方式表示,本次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標準。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兒治愈7例,顯效37例,有效20例,無效3例,有效率95.52%;對照組患兒治愈2例,顯效26例,有效28例,無效11例,有效率83.58%;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組患兒皮膚發紅1例,皮膚刺痛2例,發生率4.48%;對照組患兒皮膚發紅2例,皮膚瘙癢2例,皮膚刺痛3例,發生率10.45%。經過護理后均恢復正常,對兩組患兒進行2周的隨訪,無復發和其他不良癥狀發生。治療組不良反應少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治療后皮損癥狀積分、瘙癢積分比較
治療組患兒皮損癥狀積分(4.5±0.2)分,瘙癢積分(7.1±1.5)分;對照組患兒皮損癥狀積分(5.6±1.0)分,瘙癢積分(8.7±1.1)分。治療組患兒皮膚癥狀明顯優于對照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特應性皮炎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發病后可存在明顯的瘙癢,刺痛,該病以病程長,反復發作為特點,給患兒帶來痛苦,部分患兒可能始終存在癥狀[3]。臨床上將特應性皮炎的治療藥物分為皮質類固醇、抗組織胺劑和免疫抑制劑三種。其中,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可直接抑制變態反應,但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對發病兒童而言,不推薦使用。此外,特應性皮炎發病時間長,可能需要長期反復的治療,因此皮質類固醇藥物也不推薦使用。抗組織胺劑副作用較小,但是對特應性皮炎的治療效果不佳。非甾體類藥物的抗炎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與開發,其中本次研究的復方甘草酸苷片具有較好的抗炎性,并可在治療過程中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對實驗性肝細胞損傷小,且可促進肝細胞增殖,抑制病毒的增殖[4]。
在臨床治療中,復方甘草酸苷可以起到抑制局部過敏壞死細胞的作用,抑制皮質激素反應,增強拮抗激素的抗肉芽形成。與抗組織胺劑藥物相比,效果更好。與皮質類固醇藥物相比,效果相當,副作用更小。在普通皮炎、濕疹類疾病中已經得到應用,聯合使用氫化可松或他克莫司藥物治療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
研究認為,復發甘草酸苷可以增強氫化可的作用,一致人體的類固醇激素代謝,從而緩解特應性皮炎的瘙癢癥,但激素類藥物依然可發現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可以減少皮膚受損,更可抑制皮質內部變化,可長期放心的使用于面部其身體其他區域。
此外,他克莫司可穿過細胞膜與包內特異性受體結合,選擇性作用于鈣離子依賴信號傳導途徑,使鈣調磷酸酶失去活性。臨床對該病的致病機理進行研究,認為主要與遺傳因素,外部感染和皮膚屏障功能異常癥有關。并對該病的治療非常重視,現代臨床提出,保護或恢復皮膚的屏障功能可使特異性皮炎得到緩解,因此臨床治療中主要是采用內服藥和外用藥結合的方式降低損傷皮膚面積,控制患者的瘙癢癥。在以往治療中,采用間斷性外用糖皮質激素聯合潤膚保濕劑治療,大其主要成分為糖皮質激素,對患兒的皮膚造成影響,出現萎縮或者毛細血管擴張,對患兒以后的生活造成影響[5]。
因此,中藥成為臨床重點研究對象,近年來發現復方甘草酸苷對皮膚炎癥治療具有積極作用。該藥物取自于藥用植物甘草,主要成分為甘草酸,能抗炎癥和變態反應,調節機體免疫力恢復皮膚屏障共鞥,與糖皮質激素相比,對患兒血管和發育的影響較小。而他克莫司屬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以外用的形式使用,涂抹后即可快速滲透入皮膚,抑制多種細胞因子與炎癥介質的釋放和表達,具有很好的抗感染作用,并且能夠促進皮膚膠原蛋白的合成,與其他外用藥相比,臨床數據顯示,他克莫司的抗感染效果更好,產生的不良反應更少[6]。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聯合使用丁酸氫化可的松軟膏治療。觀察組則聯合采用他克莫司輔助治療,結果均提高了治療有效率。其中,治療組患兒治療后提高更明顯,有效率達到了95.52%,并且在后續治療中,治療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更快,且恢復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無嚴重不良反應。本次對照組一個月內的治療有效率為83.58%,其他患兒在研究結束后,也改用治療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效果良好,患兒癥狀減輕直至恢復,且無不良反應。
綜上,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他克莫司對小兒特應性皮炎的治療具有積極療效,且治療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少,應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陳小凡.他克莫司軟膏聯合氯雷他定片治療特應性皮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383(15):9.
董妍,曾維惠,李文彬,等.他克莫司軟膏治療兒童特應性皮炎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 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7,46(04):25.
廉潤芳,金浩然,楊品恩.特應性皮炎的中西醫治療進展[J].云南中醫藥重要雜志,2015,3(4):82-83.
孫巖,錢立.卡介菌多糖核酸聯合NB-UVB照射對特應性皮炎的療效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的作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5):463-464,470.
王東英,彭巍,劉劍.規律間歇維持使用他克莫司軟膏對兒童特應性皮炎臨床癥狀的改善及對病情復發的預防效果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8,17(2):28.
鄭亞紅.復方甘草酸苷聯合他克莫司治療小兒特應性皮炎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