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傳高
【摘 要】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公共傳染性疾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發展,人類對于傳染病的防控能力大大提升,但基于傳染病毒的廣泛流傳性和變異性,傳染病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公共衛生事業長期以來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然而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受到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的差異增加了公共傳染病的防控負擔。
【關鍵詞】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
【中圖分類號】R18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引言: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的發展,公共衛生事業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從職能上來看,公共衛生事業通過宣傳教育和衛生政策的制定來提升居民的衛生意識、規范醫療行為。人民的健康得益于公共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近年來,傳染病在世界各地頻發,病原體感染人體后,通過多種媒介傳播,從而引起區域性感染。這些具有傳染性的致病菌嚴重威脅了居民的健康。
一、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的現狀
近年來,傳染病在世界各地區廣泛爆發,在我國也存在許多危害重大的傳染性疾病,例如HIV、肺結核、H1N1等等。2003年,我國爆發了非典,此次肺炎病毒感染致死率高,傳染迅速,影響范圍大。2018年,我國因艾滋病死亡人數達到18000余人,占傳染病死亡人數的80%。這些具有傳染性的病原體成為了威脅居民健康的最大殺手。我國每年有超過700萬人感染傳染病,由此可見公共衛生事業在傳染病防控上責任重大。這也說明,我國公共衛生也是在傳染病的管控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二、當前公共衛生事業在傳染病控制上的不足
1.區域醫療衛生水平發展不均衡
我國地廣人多,受到區域經濟的影響,醫療衛生水平和人口密集程度成正比。在偏遠的農村地區,公共醫療衛生建設相對薄弱,居民的衛生意識淡薄。在傳染病的宣傳教育上,有待提高。在我國廣泛的農村地區,普遍沒有形成傳染病防控體系,傳染病預防、診斷、治療能力低下。在農村地區,鄉村醫生擔負著醫療健康工作。受到其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的影響,在傳染病的診斷上缺乏經驗,對于突發疫情的防控缺乏意識,只有在疫情大規模爆發時,才會開始處理。這就為疫情的大規模爆發提供了條件。
2.社會因素的影響
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1).人口的流動性增加,(2).引起了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國人口分布東多西少,沿海城市多、內部少。密集的人口為傳染病的傳播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加大了防控難度。人與人接觸加速了傳染病的傳播,人口流通使得傳染病呈現跨區域傳播,跨國傳播。這使得傳染病具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和殺傷力。就傳染病的發病原因來看,它與居民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開始嘗試新的食材、未知的區域。這也加劇了人類感染病毒的風險。
3.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存在缺陷
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在疾病的宣傳力度上有待加強,居民對于傳染病的防范意識普遍不高,不懂得如何正確防范傳染病。對于傳染病的預防和傳染的相關知識有待補充。長期以來,我國公共衛生事業偏重于醫療行業,但是對于疾病的宣傳存在不足。缺乏對普通民眾的醫療宣傳,這也就導致居民對于傳染病的防控意識薄弱,警惕性不高。
三、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的方法
1.加強對傳染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
針對我國居民對于傳染病缺乏重視和理解的現狀,通過大規模的宣傳教育能夠對傳染病的防控起到積極的影響。通過傳染病的案例講解,讓普通居民意識到傳染病離我們并不遙遠。在居民心中筑起一道疾病防控的城墻。同時,教會居民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消毒習慣,提升居民的衛生意識。通過社區講座,讓傳染病知識走進社區,貼近生活。讓普通居民學會如何鑒別傳染病,如何科學應對。我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消除傳染病的影響需要從基層做起,傳染病的防控責任需要落實到每一個人。通過宣傳單進行傳染病的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同時基層醫院也應當肩負起對居民進行健康教育的責任,對重大傳染病進行宣教,給住院病人進行醫療知識講解。從醫務人員的角度宣傳傳染病,提升個人的傳染病預防能力。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互聯網平臺,以網絡課堂的方式向居民講解傳染病等相關問題,讓醫療知識走進千家萬戶。通過提升居民意識,切斷傳播途徑。在傳染病的控制上,預防往往是第一步的,其效果也遠遠大于治療。
2.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通過有效的治療技術,提升對傳染病的治療能力。通過科學研究,進一步完善對于傳染病毒的認識,并積極尋找特異性診療方案。從免疫學、生物學角度攻克傳染病。加大藥物研發力度和臨床治療能力,從傳染病診療角度,降低傳染病對于患者的損害。
3.隔離傳染源
及時的對傳染源或感染人群進行隔離是降低傳染人口數量的有效措施,對于確診人口進行早隔離,早治療。建立敏銳的疾病偵查體系,動態的進行疾病的排查,對于傳染源和治病因子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體系,一旦爆發疫情,就開始采取嚴格的隔離措施,減少人口流動,將病毒封鎖在最小范圍內,降低疫情損失。
4.注重公共衛生
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有助于降低疾病的發生。從個人做起,從家庭做起,定期對室內進行嚴格的消毒和大掃除。提高居民的飲食健康意識,避免病從口入。同時,也要注重公共衛生,及時對城市垃圾桶、城市路面、街道進行清洗消毒。保護環境,營造良好的生存環境。
四、結束語
傳染病的控制工作應當以防為主,努力提升公民對于傳染病的認識,通過群防群控,最大限度的降低傳染病的影響力。相關人員也應當充分落實居民疾病宣傳工作,保持公共衛生,居民健康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希望本文的以上內容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周仲瑾.公共衛生傳染病消毒控制的探索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88):381+383.
鄧建偉.關于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的探索[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A0):228.
吳波.關于公共衛生傳染病控制的探索[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13(02):123-125.
劉昌全.基于公共衛生傳染病消毒控制的探索[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24(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