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艷萍 張春梅 漆敏 王艷華
【摘要】 目的:探究“薄荷健康”聯合“Keep”APP在個性化體重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內科系統、體檢中心及社區招募的肥胖超重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體重管理,觀察組采用“薄荷健康”聯合“Keep”APP個性化體重管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體重變化、體重相關指標情況、血糖血脂指標情況、體重管理知識認知度及自我管理水平評分情況。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體重、體重指數、腰圍、體脂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肌肉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體重管理知識認知度及自我管理水平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薄荷健康”聯合“Keep”APP個性化體重管理對于肥胖患者減重減脂的效果良好。
【關鍵詞】 薄荷健康 Keep 個性化體重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int health” combined with “Keep” APP in personalized weight management. Method: A total of 100 obese and overweight patients recruited from the internal medicine system, physical examination center and community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conventional weight manage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mint health” combined “Keep” APP for personalized weight management. The weight changes, weight related indicators,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indicators, weight management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self-management level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Result: After nursing, the body weight, body mass index, waist circumference, body fat rate, fasting blood glucose, triglyceride, total cholestero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uscle ma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nursing, the weight management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self-management level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Mint health” combined with “Keep” APP personalized weight management has a good effect on weight loss and fat loss in obese patients.
[Key words] Mint health Keep Personalized weight manage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Xiangd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Pingxiang 337016,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26.023
在如今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社會背景下,肥胖已經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肥胖作為一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疾病,其發病率逐年攀升且居高不下,肥胖雖然不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卻是很多慢性疾病的誘發因素,很容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諸多慢性疾病,還會增加其他疾病的治療難度,成為臨床醫學面臨的廣泛性問題[1-2]。肥胖的預防和治療已經成為臨床醫學的重要課題,經過長時間的臨床觀察,單一無差別的干預措施很難獲得較好的減脂效果,減脂后的反彈也較為明顯,個性化體重管理逐漸在肥胖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3-4],本研究將“薄荷健康”聯合“Keep”APP這樣的個性化體重管理方式應用于臨床,旨在探究“薄荷健康”聯合“Keep”APP在個性化體重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內科系統、體檢中心及社區招募的肥胖超重患者100例。(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預防控制指南》對肥胖的相關診斷標準;②可積極配合研究,不存在意識不清或認知障礙。(2)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肺嚴重器質性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合并遺傳性肥胖、青少年肥胖;④合并內分泌代謝性疾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5]。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患者或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方法 對所有參與研究的患者進行健康體檢,調查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各項生命體征,為患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并隨著研究過程不斷更新信息檔案,另外分別為兩組患者建立線上微信群,與患者建立線上實時溝通。(1)予以對照組患者傳統健康教育護理,護理人員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導建立體重管理方案,包括常規的飲食護理、運動護理、生活護理等,通過微信群或面對面對患者進行指導,幫助患者進行自我體重管理。(2)觀察組患者采用“薄荷健康”聯合“Keep”APP進行個性化體重管理,根據患者的個人健康檔案評估肥胖對患者各項身體指標的影響,確定體重管理的個人傾向,再綜合考慮患者飲食偏好、生活習慣、運動愛好等因素,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體重管理方案,并在體重管理過程中每周重新測定患者的體質變化及身體指標,及時更新體重管理方案。為患者安裝“薄荷健康”和“Keep”APP并指導患者科學使用,應用“薄荷健康”APP管理飲食生活習慣,在“薄荷健康”APP上設定短期及長期的減脂目標,計算患者每日所需的總能量,綜合考慮患者的飲食習慣及飲食禁忌,選擇富含營養、熱量較低、患者接受度高的食物,科學搭配成患者的每日食譜,督促患者嚴格遵照APP及體重管理方案推薦的飲食指導攝入食物,于APP內設定每日總能量,每天在APP上如實記錄飲食,通過APP計算每餐及每日的攝入熱量,合理搭配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能量配比,在保證營養均衡的條件下控制攝入熱量在允許熱量范圍內,使用APP監控每日飲食。應用“Keep”APP指導運動過程,依據患者的減脂目標、身體承受能力、運動愛好在“Keep”APP上幫助患者選定適宜的運動課程,科學選擇熱身運動、拉伸及保護性訓練、有氧訓練、塑型訓練等方面的課程,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運動細化方案,科學規劃每日運動量,使用“Keep”APP進行科學有針對性的運動鍛煉,教會患者正確使用“Keep”APP,在運動過程中使用APP記錄運動時間、運動量、消耗熱量,借助APP監督患者進行每日鍛煉。醫護人員借助微信群對患者的飲食、運動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督促患者將每日“薄荷健康”攝入熱量、每餐飲食照片、“Keep”APP運動記錄打卡發送至對應的體重管理微信群,促進患者保質保量的完成每日任務。可以適當設置開放日,允許患者在合理范圍內休息1 d、正常飲食,但需督促患者不可在開放日暴飲暴食,損傷身體。定期在微信群內組織線上教學,鼓勵微信群內患者相互交流,調動患者家庭和社會的力量,在監督患者堅持健康飲食運動的同時給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勵,為患者營造濃厚的減脂氛圍,增加患者的減脂積極性和護理依從性,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和體脂變化,及時調整體重管理方案,保證整個減脂過程循序漸進,發揮體重管理方案的最大作用,健康科學地進行體重管理。兩組均連續護理6個月,然后測定患者各項體重體脂等指標,評價減重減脂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體重變化情況及體重相關指標情況,體重變化采用體重和體重指數評價,采用電子秤測量患者的清晨體重[6-7],體重相關指標包括腰圍、體脂率和肌肉量,采用皮尺測量患者直立狀態下的腰圍,采用人體成分分析儀Inbody720測定體脂率和肌肉量,要求患者提前2 h清空大小便,測量過程中避免活動說話[8-9]。(2)觀察比較兩組的血糖血脂及尿酸指標水平,血糖血脂指標包括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測定,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尿酸采用AU5400奧林巴斯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采用特異性抗體法測定[10-11]。(3)比較兩組的體重管理知識認知度及自我管理水平情況,體重管理知識認知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總分100分,分數與認知度成正比,自我管理水平采用SDSCA量表測定,包括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測、吸煙、足部護理6個維度,共11個條目77分,分數越高管理水平越高[12-13]。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23~59歲,平均(42.38±7.74)歲;對照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2~58歲,平均(42.54±7.7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患者體重變化情況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體重、體重指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體重、體重指數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體重相關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各項體重相關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腰圍、體脂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肌肉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的血糖血脂及尿酸指標比較 護理前,兩組的血糖血脂及尿酸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的尿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