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賈延劼
【摘 要】目的:對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進的CT結果進行分析,為其臨床診斷提供參考價值。方法:選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并隨機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體檢的68名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兩組人員均進行CT檢查,對CT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觀察組胼胝體變性率為100%,腦萎縮占比率為82.35%,基底節和深部白質改變占比率為76.4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0%、1.47%、0%),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多為胼胝體變性,對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采用CT進行前期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為該病患者的后續治療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CT檢查;胼胝體;腦萎縮
【中圖分類號】R47.2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是指由于慢性酒精中毒所導致的腦損傷[1],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表現出神經系統癥狀及其伴隨病癥,一般表現為神經膠質細胞增生和血管增生,并伴隨出血。該病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飲酒史,臨床表現為智力減退,四肢麻木、乏力并伴有疼痛感及其末梢感覺障礙, 肢體震顫,精神方面問題,例如表現出幻聽、幻視、焦慮緊張、自私、攻擊行為、虛構、譫妄、人格改變及抑郁等,部分伴有小腦共濟失調及步態蹣跚及記憶、思維、語言、定向等癡呆綜合癥或機體其他器官疾病等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均造成較大的影響[2],我院為了分析該病的CT結果,選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進行了本次研究,過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并隨機選取同期來我院進行體檢的68名健康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年齡在32-68歲,平均年齡為(56.23±2.17)歲;觀察組年齡在31-69歲,平均年齡為(56.32±1.18)歲。兩組人員的一般資料上存在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入選觀察組患者經檢查均符合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的各項診斷標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飲酒史,對照組經體檢為健康者,不存在飲酒史,本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在患者及家屬的知情且同意的情況下進行。
1.2 方法
兩組人員均采用philips Bril-liance-6排螺旋CT機進行檢查,受檢查者取仰臥位,將聽毗線做為基準,厚層和間距為9mm,從受檢查者頭顱頂部逐層進行掃描,掃描矩陣為512×512,時間控制在6s。采用MPR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對患者的病灶和正常腦實質均進行測量,對于多發病灶的情況,盡量選擇面積較大的病灶作為興趣區,測量不得超過研究的病灶和器官的邊緣,并盡量避免噪音的干擾[3]。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人員的CT檢查結果經過專業分析和對比,探究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的CT特點,并作出歸納和總結。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1.0版本的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數據處理,對本研究人員CT檢查結果采用t檢驗指標間差異,當P值<0.05時表示組間數據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胼胝體變性
觀察組患者胼胝體變性率為100%,對照組為0%(P<0.05),觀察組檢查CT值為14-22Hu,均為對稱性低密度,側腦室前角變銳,前內壁變直21例,側腦室輕度擴大13例,形態不變為34例;其中邊界模糊患者為38例,清晰為30例;同時侵犯胼胝體膝體和壓部39例,僅侵犯膝部為16例,僅侵犯壓部為23例。
2.2 腦溝、腦室、池裂改變
觀察組患者CT檢查結果顯示存在56例患者的側腦室對稱性擴大伴腦溝腦、腦室、池裂增寬,占比率為82.35%,對照組僅為1.47%(P<0.05)。
2.3 基底節和深部白質改變
觀察組雙側豆狀核呈現橢圓形低密度32例,雙側內囊/外囊,或側腦室周圍白質低密度,邊緣模糊患者為36例;對照組不存在基底節和深部白質改變,為0%(P<0.05)。
3 討論
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的病變部位一般為乳頭體,丘腦下核區,四疊體下部,中腦導水管周圍及動眼神經核區,以及大腦皮層質萎縮,中心性腦橋髓鞘溶解,小腦病變主要集中在蚓部以及鄰近的小腦半球前部和上部,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質萎縮、葉間溝增寬等[4]。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在醫學上可以分為三類,分別為Wernick腦病、柯薩科夫精神病以及慢性酒精中毒性癡呆,其中多數患者為慢性酒精中毒性癡呆。在對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采取的治療方案為戒酒療法,即采取一次性斷酒、厭惡療法、服用抗因酒劑等措施對患者進行戒酒治療,在戒酒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一般支持和對癥治療[5]。
我院為了分析該病的CT結果,選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進行了本次研究,將CT檢查結果與健康者的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后,得出:觀察組胼胝體變性率為100%,腦萎縮占比率為82.35%,基底節和深部白質改變占比率為76.47%,均明顯高于對照組(0%、1.47%、0%),兩組數據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多為胼胝體變性,對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采用CT進行前期檢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為該病患者的后續治療提供了可靠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丁輝,蔡立君.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的CT及MR相關性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0):130.
趙莉.綜合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3):2470-2471.
徐永立,趙小華,郝金華,洪曉鋒,吳俊斌.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患者腦白質損傷的MRI特點[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9,17(04):345-347+350.
彭達明.MRI、CT檢查診斷酒依賴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的效果對比[J].中國醫藥科學,2019,9(03):110-113+209.
莊韜.慢性酒精中毒性腦病經顱多普勒超聲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