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群


【摘 要】目的: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綜合性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134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觀察組(常規護理+綜合性護理模式)和對照組(常規護理)。結果:干預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分別約70.14%、80.59%,兩組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綜合性護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較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綜合性護理模式;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是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生命,隨著疾病類型逐漸增多,產生的癥狀也逐漸遞增,血液透析便成為該病患者的基本治療之一[1]。該病療程較長,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2]。而綜合性護理模式對透析患者治療有較大優勢,可以讓患者積極面對疾病,改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綜合性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135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嚴重基礎疾病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等。摸球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均67例,其中對照組男32例,女35例,年齡29-71歲,平均年齡(57.3±3.02)歲。觀察組男33例,女34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6.12±4.17)歲。兩組臨床資料保持同質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式,透析前護理人員給患者簡單說明治療過程,并指導患者以良好心態面對及配合,血液透析:血透前,護理人員需要將患者手臂的一根動脈及一根靜脈吻合為瘺管,血透時,將穿刺針導入瘺管,并連接于人工透析機,血液透析一般持續治療4小時,每周3次即可,均可選擇醫院、門診或經過訓練后在家操作;腹膜透析:透析前先將透析導管置入腹腔內,腹腔透析時將透析液從透析導管內向腹腔內注射,透析結束吸出透析液并遺棄到相關處理地方。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綜合性護理模式,①心理溝通護理:護理人員應該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主動并耐心與患者溝通,打開患者的心結,給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知識,指引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多關心體貼患者,讓護患之間更相信彼此,贏得患者治療時的配合;②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狀態調整室內適宜的溫度及濕度,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按時對房間消毒;③飲食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按照個人情況合理飲食,可提供多樣化的飲食增進患者的食欲,保持每天營養充足,對于該病患者建議每天攝入足夠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避免食用高鉀高磷的食物;④運動護理: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利用樓梯做上下臺階,護理人員可攙扶或自扶樓梯,運動時間及強度可循序漸進,運動中若有不適即可暫停并休息;⑤轉移注意力:護理人員可以讓患者一起配合做游戲或表演,調節患者間的氣氛,使患者忘記治療的焦慮及壓力,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提高患者自信心。
1.3 觀察指標和指定方法
(1)觀察兩組患者,根據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估患者滿意度[3],一般分為基本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基本滿意:干預后,評分在50分及以下,患者癥狀明顯好轉;較滿意:干預后,評分在50-70分,患者癥狀較為好轉;不滿意:干預后,評分在70分及以上,患者癥狀無好轉;基本滿意與較滿意為滿意。(2)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數值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1.3 觀察兩組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的對比(例)
干預后,對照組與觀察組的滿意率分別約70.14%、80.59%,兩組差異顯著, p<0.05。見表1。
2.2 觀察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對比(,分)
干預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未見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對照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見表2。
2 討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時間相對較長,不僅長期受疾病的折磨,還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加重家庭經濟負擔,給患者心理造成較大壓力。血液透析可以代替腎衰竭丟失的清除代謝廢物、調節體內酸堿平衡及水電解質平衡等功能[4],腹腔透析過程中并不像血液透析般在體內進行,而是通過流經體內的過程中覆蓋腹腔膜的覆膜血管,覆膜起到透析膜的作用,注意透析可以終身進行。
護理人員通過嚴格控制患者飲食中的營養平衡,保持舒適的環境,對患者密切的關心,指導患者適當運動,能夠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放松心態積極面對治療[5],認識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并主動配合醫護人員,謹遵醫囑按時檢查和服藥,營養平衡可以合理補充患者體內所缺營養,舒適的環境使患者開朗并放松面對疾病,運動還可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肌肉的力量及身體的免疫。
綜上所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綜合性護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較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張紅.護理評估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 2017, 23(7):47-49.
歐陽斌娟.綜合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癥狀性低血壓的預防效果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 2017, 21(6):755-756.
張秀華.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24):3355-3358.
董麗潔.風險管理結合前瞻性護理干預在預防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發癥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醫學, 2017, 037(0z1):45-46.
關美琴.心理護理在36例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 2017, 004(0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