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冉

【摘 要】目的:研討內分泌科室護理工作中踐行人文護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內分泌科診治的200例內分泌疾病患者作為對象,依據護理方式的差異將這些病人列入試驗組和基礎組,各100例;基礎組予以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常規方法的前提下實行人文護理模式,評比兩組病人護理后的健康知識知曉率、臨床依從性和護理滿意率。結果:經不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臨床依從性、護理滿意率都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結論:內分泌科室的護理工作中實行人文護理模式,可幫助患者提升其健康知識知曉率與臨床依從性,并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率。
【關鍵詞】內分泌科室;人文護理模式;實踐效果
【中圖分類號】R25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內分泌科主治內分泌系統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內分泌失調型肥胖、脂質代謝紊亂、痛風等;但由于疾病類型較多、患者個體差異大等因素,護理人員不能確保所有住院患者都能體驗到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加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持續增強,對臨床護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1]。為了改善內分泌科室護理質量,本院內分泌科對護理模式進行全面改良,將人文護理理念融入日常護理工作中,并取得良好成效,現詳述報告如下;
1 對象、方法
1.1 病例對象
將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內分泌科診治的200例內分泌疾病患者作為對象,包括113例男性,87例女性,年齡24-76歲,平均(48.3±9.25)歲;疾病類型;82例糖尿病、45例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1例甲狀腺功能減退癥、26例內分泌失調型肥胖、16例痛風;依據護理方式的差異將這些病人列入試驗組和基礎組,各100例;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各項基線資料上并沒有顯著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基礎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日常護理中注意監測其各項指標(血糖、血蛋白、尿蛋白、尿量等),同時定期測量并記錄血壓、體溫、心率、體質量等,常規開展環境護理、健康宣教、用藥指導等相關護理服務。
試驗組在常規方法的前提下實行人文護理模式,內容為;①加強基礎護理。在常規護理的前提之下,護士應加強病情監測與用藥護理,比如,糖尿病者需定量按時皮下注射短效或長效胰島素;痛風者需保持低能量、低嘌呤飲食,每天多飲水,正確使用糖皮質激素;肥胖癥者要使用抗膽固醇、降壓類藥物;在身體允許的狀況下,鼓勵患者積極鍛煉,特殊情況時絕對臥床休息。結合患者的血壓、尿量、心率等正確計算補液量,每天予以積極補液,避免患者出現脫水。告知患者禁食油炸、高脂、高糖類食品,同時禁酒禁煙,日常膳食以清淡、少鹽、低脂、低糖、易消化等為基本原則。②加強心理護理。許多內分泌科的住院患者都不了解自身病情,或受到疾病影響而出現消極、悲傷、焦慮等負性情緒;對此,護士遵循人文護理的服務理念,將心理疏導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中,及時掌握患者的情緒變化和心理狀況,使用和善、溫柔的語言與之交流,幫助患者釋放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重建治療信心,進而充分信任醫護人員,增強對治療和護理操作的依從性。另外,護理人員注意尊重患者個性,盡量滿足其合理的護理要求,做好隱私護理,讓患者體會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懷和溫暖,從而保持平穩、健康的心態,自主配合各項治療,以促進療效的提升。③加強環境管理。為了給患者營造更加舒適、優質的治療環境,護士要落實病房管理的各項事宜,合理擺放室內物品,做好定期消毒和清潔,每天開窗通風,合理調節病房內溫、濕度,尤其要注意痛風患者的病房管理,積極創設一個適宜治療和養病的良好環境。④加強健康宣教。對內分泌科患者施行系統化健康宣教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護士除了正確指導患者遵醫用藥外,還要指導其調整飲食結構、運動習慣、生活作息等,向患者耐心講解影響病情發展的相關因素,并告知疾病治療、保健的健康知識,熱心普及健康知識,讓患者增強自我管理的意識,并提高自律性,積極糾正既往的不良行為和飲食規律,促使病情得到穩定控制。此外,傳授患者自測血糖、血壓等指標的正確方法,使其自我監測病情,積極預防各種并發癥的出現,協助病人增強克服疾病的自信心。
1.3 評價指標
護理之后,使用我科室自制的問卷表調查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臨床依從性及護理滿意率。
1.4 數據分析
用SPSS25.0軟件對該研究中的所有數據開展分類計學處理,計數數據以(n/%)來表示,計數數據之間比較時通過 2檢測,如果比較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即表示為P<0.05。
2 結果
經不同護理后,試驗組患者的健康知識知曉率、臨床依從性、護理滿意率都顯著高于基礎組(P<0.05),具體數據見表1;
3 討論
近年,人文關懷的理念逐漸在臨床中推廣運用,具體來講,人文護理是將“人文關懷”作為基本前提,強調一切護理服務圍繞著患者而展開,要求尊重其個性化需求,讓患者提高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護理舒適度,進而提升住院期間的生活質量,輔助提高其康復效果[2]。該研究將人文護理實踐于內分泌疾病的護理工作中,讓科室護理人員按照人文護理模式的規范要求執行各項工作,從加強基礎護理、心理護理、環境管理、健康宣教等多角度入手,為患者提供綜合性、全方位的人文護理干預[3]。從研究結果能看出;實施人文護理的試驗組患者在健康知識知曉率、臨床依從性、護理滿意率等評價指標上都顯著優于基礎組(P<0.05)。據此可知,人文護理模式實踐于內分泌科室中,有助于改善科室的護理質量,使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臨床依從性都得到大幅提高,以此為其治療效果的提高創造了有利條件。
綜上,內分泌科室的護理工作中開展人文護理,可幫助患者提升其健康知識知曉率與臨床依從性,并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率,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林琳.探討人文護理在內分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03):262.
韓松.人文護理在內分泌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5):245-246.
梁及菊,代冬岳,陶萍,等.內分泌科室護理中人文護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04):3198-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