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利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本應該是最容易理解的,但正因為這樣,學生有時候并不能夠更好地去學好語文,為解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系列問題,生活化教學應運而生。生活化教學是將日常的教學活動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通過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東西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實現在學習中用心生活,在生活中快樂學習。生活化教學相比較語文教學而言更加開放與靈活,因此,將生活化教學徹底融入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給學生和教師乃至整個教育行業都帶來巨大的驚喜。
關鍵詞:生活化;初中語文;應用分析
眾所周知,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用心記住生字詞,在課下死記硬背課文,將課堂變成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課堂,這種教學模式與當今教育所推崇的新課程改革標準相違背,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而生活化教學則是傳統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大改善措施,其從學生自身的生活實際出發來更加深入地教學課堂知識,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和日常表達的能力。正因如此,生活化教學的普及對初中語文教學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原因
新課改的基本教育理念下,各學段學科都在進行改革完善,而作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初中語文學科更是走在改革的前端,其中首要的就是生活化教學。生活化教學是將生活實際融入課堂學習中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將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作為教學資源來利用,形成學生的基本感知,這種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開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立足于生活來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但在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對于其所帶來的好處還不夠了解,因此無法恰當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
二、樹立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方法
語文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擁有的,因此要想將生活化教學理念貫徹落實,教師教學理念的樹立則是最基本的一個方面。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要認識到生活化教學對整堂課教學的重要性,而在課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能夠帶領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可以盡可能多地列舉生活中的實例,便于學生的理解記憶。語文學科最基本的就是生字、詞語、習作、表達等,作為教師,我們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將生活化知識融入其中。例如,生字、詞語等可以和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事物或者行為進行聯系和解釋,而針對口語交際和習作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多加表達。
三、融入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原因
文學源自生活,而語文源自文學,因此,語文與生活則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與人交往、表情達意都是語文的另一種體現,而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也大多數是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形的反饋,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將課堂生活化,學生就能夠將自己身心都放入課堂,便于思考和理解。另外,生活化教學情境不僅會對學生產生積極作用,對教師也有著積極影響,在生活化情境下,教師能夠更加放開自己,融入學生之間,縮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便于師生交往與溝通。因此,在課堂上融入生活化教學情境是十分必要的。
四、融入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法
教師在上課之前要進行備課,而在備課環節中,教師應當對當堂要講的課文的故事背景、作者經歷等與課文相關的課外知識進行深度了解,將這些知識轉化成我們日常的小故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這些故事穿插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要求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重點培養,而教師在備課時也應當注意多設計有趣又有效的生活情境,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使用能夠營造放松的學習氛圍,也能夠讓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在講授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時,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代入到作者的意境中,設身處地地思考作者當時的心境和思想感情,從而更深層次地掌握學習方法。
總而言之,生活化教學則是將語文簡單化、具體化的一個重要方法。初中語文知識的主要來源是生活實際,教師一味地讓學生死記硬背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只有將生活化教學熟練、恰當地運用于初中語文的課堂上,才能夠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獲得,才能夠將知識存入學生的腦海中,讓他們在生活中努力學習,在學習中快樂生活。因此,對于生活化教學,初中語文教師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觀念,而后積極探索、積極應用,真正地做到將課堂還給學生,落實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徐麗.試論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16-17.
[2]艾文淵.智能電網大數據技術發展探索[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10):255-256.
[3]王芬.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6(3):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