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衛 余靈 余誼
【摘 要】目的:探討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后護理的重要性。方法: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到我院進行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的50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給予生命體征監測、體位護理、飲食及生活護理、預防感染及疼痛護理等措施,觀察并記錄患者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等。結果:500例住院患者腎造瘺管平均置管時間為(6.4±0.5)d,住院平均時間為(8.5±0.6)d,術后并發癥32例,其中造瘺管出血15例,造瘺管脫出14例,造瘺管堵塞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4%,患者滿意度為(91.46±5.64)分。結論: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后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明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恢復效果并縮短恢復時間,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B超引導;腎造瘺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是指在B超引導輔助下,經背部皮膚進行穿刺并放置腎造瘺術以給予腎臟置管引流的一種手術,相比于傳統的泌尿外科手術,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具有創傷小、操作簡便、并發癥少、恢復程度好等優勢,可以明顯改善癥狀,逐漸被臨床廣泛應用[1]。優質高效的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后護理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恢復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應得到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視[2]。本研究主要探討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后護理的重要性,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到我院進行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的500例住院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齡(44.2±6.2)歲。入選標準:①符合經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適應癥;②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等;②全身身體狀況較差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在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術后給予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 生命體征監測 術后做好生命體征監測,測量血壓、脈搏、呼吸,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向主管醫生反映。同時,每日觀察尿液及尿量,無肉眼可見血尿方可允許患者下床活動。若出現血尿或創口滲血,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如情況加重、血尿增多,遵醫囑進行止血處理,夾閉腎造瘺管5min、10min后再觀察血尿有無停止[3]。
1.2.2 體位護理 術后出血患者配戴腹帶[4],通過增壓減少術后出血情況,術后6h觀察生命體征平穩、創口無滲血即可解除腹帶。期間,禁止患者下床活動,保持絕對臥床休息。
1.2.3 飲食及生活護理 為了避免術后患者腹脹,腹痛等不舒適感,給予絕對臥床休息的患者清淡易消化飲食,盡量多飲水,多排尿。術后出血患者24h絕對臥床,1周內限制活動,患者生活上的各種不便,包括穿衣、大小便等需要得到適當的照顧,應該對看護者進行指導。
1.2.4 預防感染及疼痛護理 術后每日監測體溫,觀察患者創口恢復情況和出血情況。當體溫升高時應考慮穿刺部位感染,及時遵醫囑進行抗感染治療,并留取尿液標本進行檢測。對于造瘺術創口周圍皮膚消毒,需嚴格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進行,及時更換切口敷料。囑患者多飲水促進尿路暢通,降低感染風險。定期檢查造瘺管,檢查是否發生受壓、扭曲、脫落的情況,囑患者避免較大幅度的活動造成造瘺管脫落、受壓,注意保持管道通暢。
2 結果
500例住院患者腎造瘺管平均置管時間為(6.4±0.5)d,住院平均時間為(8.5±0.6)d,術后并發癥32例,其中造瘺管出血15例,造瘺管脫出14例,造瘺管堵塞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4%,患者滿意度為(91.46±5.64)分。
3 討論
因尿路梗阻引起的腎臟積水,積膿等均是腎穿刺造瘺術的適應癥,目前在臨床上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可以避免傳統外科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創傷,大大縮短住院、恢復時間,并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在B超引導下可以直觀地觀察患者腎臟結構、病變情況,減少傳統手術上不必要的創傷。本研究本著以患者為中心,旨在提供優質、高效、全方位、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探討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后護理的重要性,希望給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使護理工作成為患者整個治療、康復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本次研究,針對500例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住院患者,給予了生命體征監測、體位護理、飲食及生活護理、預防感染及疼痛護理。結果顯示,500例患者腎造瘺管平均置管時間為(6.4±0.5)d,住院平均時間為(8.5±0.6)d,出院時患者的癥狀明顯減輕,精神狀態良好,疼痛感較輕。此外,并發癥主要為造瘺管出血和造瘺管脫出,總發生率僅為6.4%,相比傳統外科手術大大降低。造成造瘺管出血的患者多數自身患有基礎疾病,增加術后感染風險,腎結石侵犯腎血管增加出血風險。造瘺管脫出的情況主要發生在幼兒患者和高齡、行動不便患者,原因考慮是因為幼兒患者自制能力較差,造瘺管引起的不適較難控制自我情緒,而高齡、行動不便患者則因為體位、活動不便的原因容易牽扯使造瘺管脫出。在本研究的護理措施中,預防感染及疼痛護理可以大大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舒適感。造瘺管堵塞患者主要是因為飲水不足、尿酸過高引起結石堵塞管道。500例患者中,出現的32例并發癥,亦在早期發現并得到及時處理,未對患者的恢復造成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造瘺術后給予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明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恢復效果并縮短恢復時間,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顏琪,錢春婭,朱琴娟.微創經皮腎鏡術治療復雜性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07-809.
和建花,趙義仙.微創經皮腎造瘺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117.
金碧霞,葉麗敏,劉麗霞, 等.微創經皮腎造瘺術輸尿管鏡取石術治療復雜腎結石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2006,5(1):35-36.
陳長鳳,袁水麗.B超引導經皮穿刺腎造瘺術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14):3452-3452.